□謝玉萍(邵陽職業技術學院湖南邵陽422000)
?
基于職業素養培養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分析
□謝玉萍(邵陽職業技術學院湖南邵陽422000)
摘要:本文從教學觀念、教學方式及教學內容三個方面對我國高職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基本分析,在此基礎上,本文對高職體育教學改革及學生的職業素養培養也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案,得到了高職體育教學改革、學生職業素養培養對高職體育教育及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職業素養高職院校體育全面發展
引言:高職院校是指專門對即將踏入社會的人才進行教育、培養,使其專業能力及綜合素質達到職業培養要求的高等職業教育院校。而高職體育教學是整個高職院校教育體系中最主要的部分,它是保障學生身體素質及體能發展的基礎,也是培養學生學習生活習慣的關鍵。隨著教育體制及社會人才需求的變革,僅僅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要求,在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中,我們不僅要傳授學生基本的技能與方法,還要深入貫徹“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不僅要體現高職體育教學的特色,還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不僅要發展學生的身心健康,還要規劃學生的職業生涯。因此,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黃炎培曾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發展學生的個性、增長學生的技能、滿足社會的需求。而在我國目前的高職體育教學中,能達到上述要求的院校少之又少,大部分院校的體育教學模式及教學方法還存在許多的問題。
1.1、教學觀念不夠成熟
目前,許多高職院校在進行體育教學時,往往只對學生進行專業知識及專業技能的培養,忽視了體育與身心健康發展及全面素質培養的關系,忽略了健康教育與教學方式的重要性,認為“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能、增強學生的體質”就是體育教學的最終目的。然而,這種教學觀念不僅導致了體育教學的機械化,使學生在進行體育鍛煉時過分注重體育考試得分而忽視了對自身綜合素質的培養;還使學生在進行體育鍛煉時帶有一定的盲目性,不能從思想上真正接受體育教育的益處,影響學生意志力及生活習慣的正確培養。
1.2、教學方式過于傳統
在我國的小學、中學乃至高職體育教學中,其教材內容仍然大同小異,教學方式仍然帶有濃厚的競技性質。在進行課程教學時,教師往往以傳授學生競技技能為目的,一味地迎合體育競賽的需求,過分注重競技能力的培養而忽視了社會實踐的發展要求;同時,在許多高職院校中,體育水平的考核及評價仍然停留在形式化的“規范”、“規?!狈矫?,即:在對學生進行綜合測評時,學校僅僅以競賽成績及傳統的競技規章為依據,忽視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得綜合培養的體育教學變成了以技術為主的技能培養。
1.3、教學內容不夠全面
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及社會經濟、技術的不斷發展,高職院校的就業形式也越來越嚴峻,一些院校為了緩解學生的就業壓力,在進行體育教學時,其往往只注重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而忽視了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與此同時,許多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師認為職業素養培養是政治老師及輔導員的工作,在進行體育教學時,他們僅僅以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為目標,忽視了體育教育與職業素養的綜合教學,使得高職院校的體育教育只有“教學”管理而缺乏“育人”教育。
職業素養是以專業知識為基礎、加以個人素質、職業操守及職業道德等各方面所組成的一個整體概念,它包括職業信念、職業知識技能和職業行為習慣。良好的職業素養不僅能培養學生樂觀的心態、高尚的修為,還能拓寬學生的視野、實現學生的自我價值。因此,為了滿足職業素養培養的教學要求,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1、樹立全新的體育教學理念
在進行體育教學時,教師應當改變傳統的以“競技”為目的的教學理念,重視體育教學與職業培養之間的聯系,在對學生進行專業知識及專業技能培養時,不僅要傳授學生鍛煉的方法,還要使學生明確鍛煉的目的,從而培養學生體育學習的意識,為學生樹立全新的體育教學理念,使學生在進行體育鍛煉及學習時,能明確體育學習的目的,真正從心理上接受體育教育的益處;同時,也能使學生在增強體質的同時培養體育學習的興趣,為學生的意志力建設及生活習慣的培養奠定良好的基礎。
2.2、采取個性化的體育教學模式
首先,在課程教材方面,各個學院及各個專業應當根據學院的情況及專業的特點設置相應的具有專業特色的體育教材,[3]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體育鍛煉,使學生的體育教學與專業技能及職業素質培養能相互融合。其次,在選課模式方面,學校應當根據不同學年的情況進行不同的學科設置,例如,在第一學年,設置球類等學科以達到高職體育與高中體育的良好過渡;在第二學年,則根據不同專業的情況進行不同的學科設置,從而滿足個性化的發展要求。最后,在學生教學方面,重視學生的個性化培養,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及興趣愛好進行有特色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參與體育教育的同時達到全面的素質培養及發展要求。
2.3、改變傳統的體育評價方式
傳統的形式化的以競技成績及競技規章為依據的評價方式不僅影響了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質量,還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高職院校在進行體育水平考核及個人能力評價時,應當突出職業素養的重要性,即:在進行評價時,學校應當以集體協作為主、個人單項為輔,以項目完成情況為主、考試得分為輔,以綜合素養為主、專業技能為輔,綜合多項指標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評價,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及協作能力,達到體育教學與職業培養相融合,“教學”管理與“育人”教育同發展的目的。
高職體育教學是整個高職院校教育體系中最主要的部分,它是保障學生身體素質及體能發展的基礎,也是培養學生學習生活習慣的關鍵。改革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不僅能傳授學生基本的體育技能與方法,體現高職體育教學的特色,還
能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及職業生涯規劃做出有利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沈鐵.基于職業素養培養的高職體育教學創新[J].當代體育科技,2014,24.
[2]仲慧慧.試論基于職業素養培養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J].才智,2014,25.
[3]牛英群,謝永廣.基于職業素養培養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J].教育與職業,2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