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良國(清原滿族自治縣高級中學遼寧撫順113300)
?
中學體育教學中滲透素質教育內容的實踐嘗試
□卞良國(清原滿族自治縣高級中學遼寧撫順113300)
摘要:在實施新課程改革后,強調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文化課知識的學習,更加要注重強調學生的素質教育。為了能夠滿足中學生素質教育的需求,在其體育教學中也要滲透素質教育的理念,并在其教學實踐中積極踐行素質教育,使素質教育能夠被較好的滲透在體育教學中,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對中學體育教學中滲透素質教育的必要性進行分析,并探究中學體育教學中滲透素質教育內容實踐的具體教學策略,希望能夠對廣大的教師同仁有所啟發。
關鍵詞:中學體育素質教育滲透
在近年來的教育教學改革中,強調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滲透素質教育,是現代體育教育事業不斷發展的需求,也是學生成長的內在需求,符合當前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滲透素質教育,可以將體育教育和素質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既能促進對學生的體育技能的訓練與培養,也能對學生的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能力等進行鍛煉,從而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這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能起到積極的作用。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滲透素質教育的實踐中,還需要不斷借鑒先進的經驗,并及時總結經驗,進行改進與創新,使素質教育能夠較好的滲透在體育教學中。
在新課程理念實施的背景之下,我國的基礎教育打破“應試教育”的限制,積極踐行教育的真正目的,努力推行素質教育。這種巨大的轉變對整個教育具有極大的重要性,也理所當然的成為當下比較急迫的事情,這也是教育界需要盡快解決的重要問題。
21世紀需要大量具有高素質的人才,不管是中國,還是全球任何一個國家,對人才的素質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素質教育的重大任務由中學教育承擔起來,每一所學校都在積極踐行素質教育。高中教育應該積極轉變教育理念,明確具體的教學轉變方向,以素質教育為己任,切實抓好素質教育,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體能訓練、素質教育等多方面的內容,協調統一的發展,為素質教育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新的教育研究表明,在具體的高中體育教學中滲透素質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能促進學生的智育發展。不僅可以協調德育與體育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也能使素質教育的形式更加多元化、戶外化,具有較高的靈活性,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學習。除此之外,還可以有效避免傳統教育中的問題,促進高中體育教育的發展。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積極的應用素質教育,并能及時的總結教學經驗,為以后提高中學體育素質教育奠定基礎。
在幾年來不斷發展的素質教育中,如果只是響應教育政策與教育決策,卻不能在教學中對其進行實踐,那么素質教育就只能成為空談。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滲透體育教育,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采取積極地教學策略,保證素質教育能夠在體育教學中實施。
2.1、及時更新教育觀念和指導思想
要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滲透素質教育,就要求在傳統的中學體育教學中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教學模式都要及時的進行革新,要及時的轉變傳統體育教學的人才培養目標,不將教育目標局限于培養學生的體育技能上,而是更加注重學生通過體育教學能夠自行進行鍛煉,并能逐步培養其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中學體育教學和其他的文化課程不同,在其教學的過程中要求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能夠結合起來,且更加注重對學生的體育技能和競技技巧的培養。因此,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滲透素質教育,仍舊需要保證一定的基礎性教學。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礎性體育技能,可以為其開展素質教育提供技術基礎,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基礎,來判斷學生的學習體育的動機與興趣。在教學的過程中,采取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從而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并能夠使其主動積極的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的習慣,并受用終身。
2.2、合理選擇體育教學內容
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能夠選擇恰當、合理的體育教學內容,可以使學生受用終身,對其身心健康有積極的影響;如果選擇的教學內容不夠合理,往往會出現事倍功半的現象。因此,就要求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滲透素質教育時,能夠慎重選擇體育教學內容。在對中學的體育教學內容進行選擇時,要遵循以下原則:首先,要求教學內容能夠符合體育教學大綱的內容和教學目標,通過設置更加多元化、全面化的教學目標,旨在將學生培養為具有全面、綜合能力的人才;其次,教師還要聯系學生的實際情況,了解學生的興趣與喜好,盡量選取學生比較感興趣的體育教學內容;最后,教師還應該將素質教育的內容和體育教學內容二者有機結合起來,能夠實現素質教育與體育教學的互相融合,使得學生在加強其體育技能水平的同時,還能不斷提升其綜合能力,實現全面發展。
2.3、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在中學階段,已經初步形成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外界的事物已經形成其初步的判斷力。因此,在家長與教師進行干涉時,往往會感到反感與厭惡,教師與家長在同學生進行溝通時,就需要注意到這一現象,充分的考慮學生的這一實際情況。在教學的過程中掌握學生的心理,充分尊重其學習主體的地位。教師要尊重學生,能夠創造出平等的教學環境,同學生進行平等的對話,使學生能夠主導體育教學課堂,這樣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參與到體育教學活動的積極性。此外,體育教師可以聯系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比較感興趣的體育活動納入體育教學范圍內。在近年來屢屢出現學生失聯等現象,往往就是學生的抵抗能力和防范意識不夠,教師可以以此為專題,進行專門的防身知識教學,并能教授學生比較實用的防身招式。這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也能提升學生的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
2.4、科學、合理評價體育素質教育
在中學體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并不是說完全摒棄傳統教育,在其教學評價的過程中,仍舊需要通過沿用傳統的考試評價模式,這樣才可以對學生的體育教學的素質教育滲透情況進行檢視。
但是,也要對其考核的內容進行改進與創新,要求其評價的內容不僅要包括對教學成績的評價,還要包括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多方面進行考核。中學階段的體育教學不同于小學階段,小學階段是為了能夠幫助小學生開展活動,從而促進其身體機能健康發展。而中學體育教學課堂,要求能夠向學生傳授具有實踐意義的體育技能與體育技巧。在對其教學效果進行檢測與評價時,就需要應用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通過建立完善的體育教學考核評價體系,對學生的體育教學成果進行全面的分析,從而得出公平、認真、合理的體育評價結果,能夠對學生參加體育教學的綜合素質進行科學、直觀的反應。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科學的教學評價實現體育教學的良性循環,從而實現其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滲透素質教育的教學目標。
總而言之,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滲透素質教育,對促進人才的全面培養有著積極的意義。其不僅可以滿足培養人才的需求,也能滿足學生生長、發展的內在需求。通過在中學體育教育中滲透素質教育,教師在培養學生體育技能的同時,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這為提升學生的身體機能也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滲透素質教育,還處于探索和發展的初級階段,還尚未形成成熟的機制,仍舊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教師在實踐的過程中及時的總結經驗,不斷完善教學模式,以促進素質教育在學生體育教學中的滲透。
參考文獻:
[1]佟勝.中學體育教學素質教育的實施問題及解決措施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2,(29).
[2]何磊.新課程改革理念下中學體育素質教育初探[J].少林與太極(中州體育),2011,(3).
[3]楊中朝.中學體育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認識和嘗試考[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S1).
[4]王笑一.素質教育背景下中學體育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的路徑選擇[J].中國校外教育,201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