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 斌 黎明星(湘南學院 湖南 郴州 423000)
對網球訓練中提高擊球速度訓練觀念的探討
□ 黃斌黎明星(湘南學院湖南郴州423000)
訓練觀念是直接支配訓練活動的思想,是理論指導訓練實踐的中介,是推動運動訓練突破的支點,是推進運動訓練變革的先導。網球運動在我國競技運動領域屬于不斷發展的項目,要想取得好的比賽成績,教練員、運動員要用先進的訓練觀念來指導訓練。本文從提高擊球速度的訓練觀念著手,分析探討我國網球運動訓練中存在問題及解決方法。
網球運動擊球速度訓練觀念速率探討
李娜在2011年法網和2014年澳網兩次奪得大滿貫賽事冠軍,將我國網球推進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嶄新境地。更可喜的是,在這樣的時候我國網球界的一些有識之士沒有松懈,反而更加勤勉的態度來認真思索我們在體制、在訓練、在觀念上的一些問題,毫無疑問,如此求真務實將引導我國網球運動事業走向嶄新的高度。
網球運動在我國還屬于不斷發展的項目,世界網壇更看重個人單打實力,截止2015年5月中國女子單打進入世界排名前100名有6名運動員,男子單打進入前100名沒有一名中國運動員。隨著李娜的退役,中國小花們接班的速度還跟不上來,能夠扛起中國網球榮譽旗幟的運動員還沒有出現,中國男子網球運動員還在為進入世界前100名奮斗。為了使我們的訓練工作更好地緊跟世界職業網球發展趨勢,特別是使新一代年輕運動員的成長,更加符合世界網球運動發展的潮流,提高中國教練員的訓練水平,根據中國運動員目前的特點和國內專業運動員訓練情況,本文重點從提高擊球速度這一訓練觀念進行探討,力求能對我們今后的訓練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啟示。
在擊球速度上與世界上一流選手存在的差距,反映了我們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說明我們對基本技術動作的原理和訓練要求還認識不清,在技術動作的掌握上存在著問題;另一方面是我們對提高擊球速度的重要性認識不夠,要求標準不高。目前在我國網球教練員對提高擊球速度的問題存在下面二種主要看法:
1.1、認為中國運動員的身體結構,肌肉類型與歐美強國運動員的身體條件不同,因此不能追求擊球的絕對力量,通過訓練也是不可能達到或接近歐美選手的擊球速度。
大部分中國運動員目前平均擊球速度確實與歐美選手存在較大差距,但中國最優秀的女子選手和亞洲最優秀的男子選手擊球速度都是非常快的,特別是底線擊球與歐美優秀選手的速度差距并不大。李娜2014年3月世界排名第二位,錦織圭2014年12月世界排名第五位,并且勇奪美網男單亞軍,這兩人目前是亞洲網球職業運動員的嬌嬌者,也是世界網球的頂尖水平。這說明中國運動員完全有可能做到在擊球速度上與歐美選手相抗衡。當然,由于個體差異,我國選手不一定全能夠向歐美選手那樣快,但要認識到每一板球必須是運用自身的力量主動全力出擊,盡可能在絕對速度上縮小與世界一流選手之間的差距。不管運動員身體基礎如何,必須要求運動員把自身的擊球能力全部發揮出來,在這個基礎上再進一步發揮我們的節奏變化能力強、步伐積極靈活的特點,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另外,對運動員擊球速度的要求也是對運動員場上精神能力和全面身體素質能力訓練的必然要求。也只有在基本速度接近的前提下,才談到變化的問題。變化是在同一級別選手中進行的,級別相差大的選手依靠實力已經可以取勝。
1.2、認為中國運動員要通過借力反擊去發揮自身的速度
首先防守反擊的打法已經逐漸被當今網球運動發展的潮流所淘汰,高水平的網球運動員無論是成年還是青少年,防守反擊的打法越來越少。國際網聯二級教練員培訓班導師弗蘭克來華講課時曾明確指出:目前國際上的主要戰術打法以底線為進攻型、全面進攻型和發球上網型為主,而防守反擊型的打法已經很少了。試想,如果以借力反擊為主,那誰首先發揮進攻速度,又如何談得到積極主動搶攻在前,發揮前三板的搶攻作用。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再借力反擊,那對運動員擊球能力的要求會更高。在低水平的較量中防守反擊類型大多可以取勝,而高水平選手之間的較量則肯定是主動發力搶攻在前,主動壓制對手的運動員取勝,這也是世界一流選手與一般選手之間的最大差別。
1997年中國青年網球隊到美國網球學校訓練時,美國著名教練尼克就曾針對美籍華人運動員張德培的打法提出看法,他認為張德培的職業精神是非常好的,但他的打法是不可取的。就我們認識的張德培來講,他使用加長球拍,改進自己的發球技術,目的還是要不斷提高自己擊球速度,提高自己的主動進攻能力。因此我們向張德培學習,是要學習他在場上的拼勁,頑強的意志品質和快速的奔跑能力,被動時不屈不撓的精神,并不是完全照搬他的打法。2014年張德培擔任錦織圭的教練后,他帶給錦織圭很多先進的網球理念,錦織圭的發球和底線進攻都是依靠自身的絕對速度去壓制對方,爭取主動,已在世界網壇上取得了優異成績。錦織圭的身體條件與我們中國運動員的身體條件,十分接近,為我們樹立了成功的榜樣。
再來看我們目前在國際網壇上取得最好成績的兩名中國運動員,彭帥國際排名最高曾達到23位,鄭潔國際排名最高曾達到25位,他們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但限制他們向更高水平發展的因素還是他們的整體擊球速度不夠快和技術的不全面性。特別是他們的發球和網前技術偏于薄弱,這兩項技術缺乏攻擊性,速度明顯滯后,在比賽的第一回合較量中往往處于被動的地位,然后依靠防守反擊的戰術再去爭取主動。我們都知道她們是非常能拼的運動員,他們的場上移動能力和意志品質已經十分出眾,他們的底線進攻也具有一定的威脅,如果她們的發球和網前速度能夠更快一些,底線連續主動進攻能力更強一些,威脅更大一些,她們將會取得更好的成績。當然,當時負責她們訓練的各屆國家隊教練也看到了這一點,并針對她們的問題采取了許多措施,但由于多種原因,收效不大。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她們受那個時代技術打法的影響,在兒童少年時期的基礎訓練中,對發球、攔網技術的攻擊性要求不夠,缺乏對全面進性打法的追求,速度能力沒有充分挖掘出來。
對防守反擊問題的提法應該是加強和提高這種能力,但加快主動進攻速度是前提、是基礎,防守反擊是對主動進攻速度不足的一種補充。我認為中國教練一定要明確認識到主動發力搶攻的重要性,眼光放遠,目標定高,必須要求運動員主動發力進攻,搶攻在前。
當今世界職業網壇優秀運動員的擊球速度越來越快,他們尋找一切機會,積極主動搶攻,擊球速度成為他們爭取主動的一個重要手段。
網球運動員的主要技術都是在動員全身力量參與的情況下全力揮拍完成的,因此每一柏擊球力量都非常大,速度非常快(個別技術動作,如網前反彈球、放小球、防守性的挑高球等除外)。在整體打法中誰快誰主動,誰放慢誰被動,越是關鍵的時候越要敢搶攻。越要敢搏。網球技戰術打法中的快,一方面來自迎上搶點快,一方面來自擊球速度快。網球技術的運用需要成功率,但成功率一定是在擊球速度很快的基礎上的成功率。
大部分運動項目運動員的競爭,都是建立在相同級別的基礎上,個別情況除外。如果我們運動員的擊球速度與世界上的優秀選手極別差太大,就根本不可能與他們競爭,或在競爭中處于非常不利的境地。
從整體上來說,目前我們中國年輕一代運動員在擊球速度上與世界一流選手還存在著較大差距。在2009年第十一全運會和2013年第十二全運會網球項目比賽中彭帥共獲得八枚金牌,基本上包攬了女子項目所有金牌,說明我國最優秀的年輕選手與彭帥還有較大差距,比賽中明顯地表現在擊球速度和擊球節奏上存在著巨大差距。雖然擊球速度的重要性已經得到了人們的普遍認同,但在技術訓練中還沒有把對速度的要求放在首要位置。如果我們不在年輕一代選手的訓練中把提高擊球速度和擊球節奏的問題當成首要問題來抓,那我們趕超世界先進水平將是一句空話。大部分中國運動員不能全速連續發力擊球,擊球不實,平均速度慢,喜歡借力打球。這除了造成運動員在比賽中技戰術運用十分被動外,更重要的是還造成運動員訓練、比賽中的精神集中性差,注意力的穩定性不好,對抗能力差,尤其是不注意加強心理對抗;步伐移動慢,場上節奏慢,全面身體素質能力差等方面的問題。因此全面提高擊球速度不僅僅是提高我們的技戰術水平,更重要的是提高我們的心理素質水平和全面身體能力,提高我們訓練比賽中的對抗性,擊球速度的全面提高才能帶動我們整體實力的進一步提高。
3.1、為了提高運動員的絕對擊球速度,在運動員的擊球中,一定要提出一個板板發力的明確概念。樹立板板發力概念的前提是,針對一切能來得及主動做動作的來球。板板發力不僅僅指底線正、反手抽球,除個別擊球動作外,大部分擊球動作都要板板發力,用全身的力量去擊球,在擊球中適當加進旋轉,以提高成功率。例如正反手上旋高球,必須依靠全身的力量增加旋轉,才能打出過網高,落地前沖快的破網過頭高球,用力不充分就變成了挑高球。再比如,運動員運用反手削球,這個動作也是要全力發力的,因為只有通過增加旋轉,才能控制球的過網高度,加大球落地后的急速下墜前沖,增加攻擊性,否則就是送給對方的機會球。這里要充分說明的是,板板發力,并不是板反追求最快的速度,它強調的是板板用力的概念,擊球時要做出板板用力的動作。歐洲打紅土場地的許多高手,他們運用的是強烈上旋球,絕對速度沒有平擊快,但全身用力的程度反而超過平擊球。
3.2、要求運動員在擊球時板板發力,也是運動員掌握正確的擊球動作的必然要求。教練員在訓練或通常會要求運動中擊球動作要做充分、完整,而在快速對抗中充分、完整的擊球動作必然是一個全力發力的動作。近期來國家女隊指導訓練的美國著名網球教練波特在講述正反手擊球動作時,要求運動員擊球時要轉肩、轉髖,整個擊球動作上體要完成180°的轉動,對后場又慢又深的高球雙腳要充分向上跳起擊球。如果運動員能夠按照波特教練的要求在對抗中板板完成這個技術動作,那他一定是在板反發力擊球。完整的、全力的發球動作也一定是良好的技術動作,時速在120英里左右的發球,一定是優秀的技術動作。在對抗中不發力做動作,動作就不會完整充分,就不可能掌握最符合現代網球運動要求的技術動作。
3.3、板板發力的技術要求也是針對中國運動員訓練作風差,打球不努力提出來的一種訓練措施。擊球平均速度快且保證一定成功率,場上對抗性就會加強,訓練質量就會提高。如果運動員能在訓練中做到板板發力,那他訓練中一定精神十分集中,步伐移動十分積極,訓練中的質量就會很高。所以教練可以在訓練中提出這種簡短、清晰的訓練要求,讓運動員連續發力擊球,來控制運動員的訓練質量,促進訓練不積極的運動員能對自己有所要求。
3.4、板板發力還非常有利于運動員關鍵時擊球用。實踐證明,在緊張和壓力大的情況下打球,全速用力加旋轉是最有利于控制球的。因為在緊張時人的頭腦對肌肉的控制精確度下降,追求控制球的用力百分比是困難的,減少用力往往控制不住球,而全力擊球是最簡單的控制球的原理,百分之百的發力最好掌握的用力動作。這也是我們通常告誡運動員在緊張的時候不要放小球,越關鍵的時候越要敢搏、敢打的原因所在。但千萬不要忘記全力加旋轉也是全力發力擊球,這也是關鍵球的重要打法。
4.1、以上強調的關于加快擊球速度的問題,重點是指我們在訓練中要把握的主流和發展方向,不排除部分運動員根據自己的身體特點形成有自己特性的技戰術打法。
4.2、目前最優秀的中國女子運動員普遍已經形成了積極主動,全力進攻的技戰術風格,但大部分年輕選手在技術風格的形成上存在一定缺陷,后備的少年兒童選手訓練中更迫切面臨著要明確訓練觀念的問題,本文提到了問題更是針對后兩部分群體的。
4.3、在快速發力擊球的訓練中,必須注意加快步伐移動,步伐是快速擊球的保證和前提。
4.4、防守反擊的戰術必須有,必須用,而且在比賽中還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不應成為主流戰術打法,不能成為首要提倡的戰術打法。
4.5、比賽中的有些來球是可以或必須借力打的,但本文論述的是主動或相持中的擊球。主動或相持中的擊球,必須強調主動發力,特別是在對青少年選手的基礎訓練中,更要明確主動發力的概念。
[1]葛曉倩.比大滿貫更多.體育畫報(N),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