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成 郭艷飛 馬佳澤(、.云南師范大學文理學院 云南 昆明 650;.昆明重工中學 云南 昆明 6500)
論和諧體育在構建獨立學院“和諧校園”中的作用
□李朝成1郭艷飛2馬佳澤3(1、3.云南師范大學文理學院 云南 昆明 650222;2.昆明重工中學 云南 昆明 650203)
如何理解體育與構建和諧校園的關系,如何揚長避短、趨利避害并利用高校體育推動和諧校園構建,這是我們必須面對和解決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和諧體育是以學生為主體的,以課外體育文化活動為主要內容,以校園為主要空間,以校園精神為特征的一種群體文化,和諧校園作為一種社會文化,學校作為社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構建和諧社會的時代潮流中,應該發揮重要作用。本文從校園的發展現狀和學生的發展角度,以及和諧體育對構建和諧校園需求等方面進行研究,結果表明學校加強對和諧體育的開展,對構建獨立學院和諧校園乃至社會的和諧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獨立學院 和諧體育 和諧校園
和諧的本質乃是協調與共享。在和諧體育一詞中,和諧是體育的定語,和諧體育簡言之既是協調與共享的體育。和諧體育是指體育系統與社會各系統之間以及體育系統自身各組成部分和各要素之間所處于的一種協調發展的狀態,是和諧社會體育的必然存在形式。和諧體育并不是沒有矛盾的體育,而是各種矛盾關系配合協調達到的一種相生相長的狀態。
1.1、全面發展是和諧體育的特征之一
構建和諧體育是一種整體性思考問題的觀點,這要求我們必須系統地來看待體育的發展問題。眾所周知,體育在我國一般被認為有競技體育、群眾體育和學校體育三大部分組成。體育的發展不僅僅是競技體育的突飛猛進,也不僅僅是群眾體育和學校體育的蓬勃發展,而是三者全面發展、并駕齊驅。競技體育、群眾體育和學校體育猶如支撐我國體育事業的三大支柱,不能長短不一,否則構筑的體育大廈將會傾倒。因此,和諧體育必然要求競技體育、群眾體育和學校體育的全面發展。三者的全面發展也就是和諧體育的重要特征。
1.2、協調發展是和諧體育的特征之二
和諧體育的構建離不開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的指導,這就要求體育的發展必須與經濟社會的發展協調一致,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旨歸。此外,和諧體育不但要求體育系統與外界環境的協調,而且要求體育系統自身內部的協調。和諧體育既要求競技體育、群眾體育和學校體育全面發展,也要求三者協調發展。總之,協調是通向和諧之根本,協調發展是和諧體育的必然要求,離開了協調發展,和諧體育便無從構建。
1.3、可持續發展是和諧體育的特征之三
體育的可持續發展與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并行不悖的。體育的可持續發展不僅是指體育的發展能滿足當前人們體育文化需求,而且指體育的發展能滿足今后人們的體育文化需求。和諧體育追求的是體育與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和諧,與人類發展的和諧以及體育自身的和諧,最終是為了實現體育的可持續發展。同樣,也只有可持續發展的體育才能使和諧體育,因為和諧體育立足的是現有的發展,展望的卻是未來的和諧,這必然要求其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和諧校園的構建既是推進獨立學院健康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組成部分。構建和諧校園也是教育規律的體現,加強開展體育活動,配合學校的體育教學目標管理,創建學校師生健康的體育培養目標,對和諧校園的構建乃至對和諧社會的構建都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2.1、獨立學院校園活動開展特色鮮明,宗旨明確,定位準確
獨立學院各項工作能夠做到科學、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它闡明獨立學院辦學的宗旨,并將學校的信念、觀念和價值觀貫徹其中,是為學校制定政策和工作計劃的依據,亦為學校全體人員致力實踐的目標。它為學校設定了一種構架,所有學校的活動均在這種構架上進行。而目標定位則表明學校如何落實所訂立的宗旨。
2.2、育人為本,人才興校
“教育以育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辦學以人才為本,以教師為主體”的辦學理念落到實處。獨立學院以培養人才為宗旨,必須時時處處關注和關心學生的成長與成才,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
2.3、以德治校、依法治校、科學治校,民主治校,機制高效靈活
“以德治校”與“依法治校”在學校管理中猶如鳥之雙翼,車之雙輪,功能互補,缺一不可。“德治”是學校管理的動力和靈魂,“法治”是學校管理的保證和主題,“德治”與“法治”并舉是自律與他律的要求。科學治校就是要一切從實際出發,按客觀規律辦事,按教育規律辦學。
學校體育是整個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活動不但能使學生增強體質,提高運動技能,而且還是鍛煉意志,發展智力,陶冶情操,培養集體主義精神,增強組織紀律性的重要途徑。學校體育的目標,是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守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學校體育同時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各項體育活動,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頑強拼搏的作風、吃苦耐勞的精神。
3.1、和諧體育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
體育文化是存在于學校這一特定環境中的體育文化形態。學校的體育教師,是擁有專門體育知識的人材,人類創造的體育文化以系統的知識形態經教師的傳授,給學生們以滋養,使他們掌握體育的知識,認識體育的價值,得到全面發展。
3.2、和諧體育教育增進學生身心健康
體育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它包括體育教學、體育競賽、運動訓練、課外體育活動、體育欣賞等。通過各種形式來給予人體各器官以一定的強度和量的刺激,使機體在形態結構、生理機能等方面發生一系列適應性反應,從而對機體產生積極的影響,提高運動能力,促進人體體能和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提高人體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使人延年益壽。因而,關注師生身心健康是校園體育文化的本真。
3.3、和諧體育教育提升學生的德性和修養
體育文化功能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體育人格是人格主體在體育運動中言語、行為、態度、儀表、愛好方面自然表現出來的常態,是人格主體的尊嚴、價值、思維、道德品質綜合反映,表現的是個體道德形象。體育運動是人們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地促進身體全面發展,增強體質,提高運動技術水平,豐富社會文化娛樂生活的一種社會活動。
良好的體育賽事是獨立學院體育文化環境的一部分,是學校環境建設的一部分,這是一個復雜而細致的工程,需要全校師生員工長期不懈的努力才能完善。在學校總體建設的框架內,規劃好學生師生開展體育文化活動必需的場所,如:田徑場、體育館、游泳池、籃球場、排球場、網球場、羽毛球場、健身房、棋藝室、體育展覽室、體育宣傳櫥窗、校園體育網等,使得學校體育文化環境達到使用功能和審美需求的和諧統一,更好的發揮體育賽事的作用。
體育比賽是學校體育的一個窗口、一個品牌、一個宣傳欄,搞好校園體育比賽將帶動學校其他相關活動的全面發展。在學校體育中也存在體育明星,要把校園的體育比賽辦成傳統的體育賽事,辦成名牌的體育賽事,逐步增加各項比賽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擴大比賽的群眾性和基礎性。以校園體育賽制為基點,加強學校和諧發展,構建一個和諧的校園文化。
以體育比賽為良機和載體,發展高校體育文化。良好的體育比賽將推動校園的和諧發展,以點帶面,弘揚真正的體育精神,宣揚人本主義精神,在實際中做到與運動員為本,以學生為本,以校園為本,構建和諧的校園文化。
構建和諧校園首先必須提高治校興校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建設團結和諧的領導班子。學校領導班子是學校改革發展的舵手,是團結與帶領廣大師生不斷前進,實現高校發展宏偉目標的核心,也是構建和諧校園環境的關鍵。
其次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努力推進學校事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高度重視校園建設,努力為師生創建美好的學習工作環境。堅持以改革求發展,不斷探索發展的新思路。要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開創發展的新局面,要緊緊圍繞學校發展大局,規劃建設人才隊伍,加強管理,從嚴治教。
和諧體育教育給學生搭建了充分展示才華和特長的平臺,更重要的是,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了學生的組織能力,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促進了學生人格的完善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提高了學生的品德修養。獨立學院在弘揚積極向上的校園體育活動中,對學生的身心健康起到積極作用。總之,和諧體育對振奮精神、增強學生的凝聚力、提高學生道德品質、展示學校形象、提升學校辦學水平、配合學校的教學目標管理、創建學校師生健康的體育培養目標,對和諧校園的構建乃至對和諧社會的構建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1]梁廷方.體育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6.
[2]喬梁.關于校園體育文化問題的思考[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3.01.
[3]陳媛媛.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J].首都體育學院報,2004.
[4]常煒.關于構建和諧校園的思考[N].中國教育報,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