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秀鳳
電子圖書的版權困境及解決思路探究
趙秀鳳
電子圖書可以使廣大讀者更加方便、快捷地進行閱讀及查閱。電子圖書雖然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但其在初入市場時就陷入嚴重的版權困境,導致發展進程長期受局限。從電子圖書的概念及其版權現狀入手,分析當前不同類型的電子圖書面臨的版權困境問題及其解決思路。
電子圖書;版權困境;解決思路
[作者]趙秀鳳,河北省邢臺市委黨校圖書館。
電子圖書是通過光、磁、電等介質的方式將文字、圖片、影像及聲音等信息存儲起來,以供讀者通過使用計算機等設備對其進行復制、讀取的大眾傳媒形式。其便捷性、準確性及廉價性不僅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人們的閱讀品位及方式,同時也擴大了數字產品的傳播范圍。電子圖書的出現對傳統紙質閱讀領域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并且顛覆了人們閱讀的概念及形式。
電子圖書雖然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但其在初入市場時就陷入嚴重的版權困境,導致發展進程長期受局限,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電子圖書的出版鏈條發展不平衡,作為電子圖書內容的原創者通常收益很小,而終端用戶、圖書服務平臺及網絡運營商的收益十分可觀。電子圖書行業存在的這種利益分配扭曲的情況不僅無法實現各方的合作共贏,同時使其出版產業鏈無法打通,導致各種內容原創者與出版鏈的利益糾紛問題頻頻出現。
二是與電子圖書相關的政策法規跟不上網絡技術發展的步伐,從而導致其版權問題陷入困境,在實際司法追究過程中無章可依。
三是現代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及網絡傳輸速度的加快使得電子圖書被隨意復制,盜版現象肆意,同時由于在網絡上對非法行為無法有效取證,電子圖書內容的維權工作難以進行。這些情況使電子圖書的版權無法得到有效的保證,維權難度大大增加。電子圖書的版權困境成為其發展道路上難以克服的瓶頸。
(一)轉變出版紙質圖書的版權困境
1.轉變已進入共有領域的紙質圖書的版權困境。將已經進入公有領域的紙質圖書轉變為電子圖書是一種非常高效、經濟的方式,能夠使電子圖書的內容量大大增加。在圖書進入公有領域后雖已不在著作權保護期內,但仍存在版權保護問題,在其轉變為電子圖書的過程中仍需要對原作者的修改權、署名權及保護作品完整權進行合法維護,而現實中卻頻頻出現電子圖書商侵犯原作者人身權的現象。
2.轉變處在版權保護期的紙質圖書的版權困境。處于版權保護期的紙質圖書是電子圖書需要進行大量轉變的對象,而使用版權圖書必須支付版權使用費并且獲得版權人的許可。在實際中部分電子圖書商為了謀取更高的利益,漠視圖書版權人的權益違規操作,并且通過重新加工版權作品或者盜用部分內容等方式在未經版權人許可的情況下自行將圖書內容上傳到網上或閱讀器中;部分電子圖書商還在未獲得版權人許可的情況下擅自先使用版權圖書,隨后發表版權聲明并聲稱自己尊重原作者的版權。
同時,這類圖書大部分在《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頒布實施之前就已經出版,而圖書作者與出版社之間沒有對轉讓信息網絡的傳播權進行相關約定,對版權許可也未進行商定,電子圖書商應在與原創作者簽訂轉讓合同并支付版權費用,在獲得信息網絡傳播授權后再進行圖書轉變,否則很容易導致訴訟糾紛發生。在《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頒布實施之后,大多數紙質圖書的原創作者通過與出版社簽訂轉化為電子圖書的許可協議,這樣使電子圖書商可以通過正規渠道,與出版社簽訂授權協議并支付相關費用就可以。而這種正規獲權途徑使電子圖書商的成本增加,這也是促使部分電子圖書商采取非法途徑的原因之一。
版權保護期內的紙質圖書在轉化過程中常常存在效率低、大量授權成本高以及授權程序煩瑣等問題,從而導致獲取圖書版權的機制不健全、盜版等非法現象頻發。
(二)電子圖書在移動終端上的版權困境
由于不同電子圖書商對圖書的版權獲取途徑不一,導致電子圖書在移動閱讀終端或網絡上的版權問題突出。版權困境使電子圖書行業的發展幾近停滯。網絡盜版現象使圖書版權保護的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同時頻發的盜版現象也是網絡原創作品面臨的嚴峻情勢。如何在電子閱讀器或網絡上對隨意復制、轉載以及防止盜版現象等問題加以解決仍然是圖書版權困境的關鍵。同時,如何證明廣大網絡寫手的作品是原創對電子圖書商與網絡運營商也有很大影響,無法保證網絡寫手作品是非盜版的會導致運營商背負侵權的連帶責任。
(一)轉變已進入公有領域紙質圖書的版權困境的解決思路
進入公有領域的圖書作品是人們共同享受的精神財富,不經過原創作者的授權即可免費使用。但是,雖然原作者的發表權、與圖書相關的財產權等已經不在版權保護范圍內,但其保護作品完整權及署名權等仍然受法律政策的約束并屬于作者的人身權范圍,同時對于公有領域的圖書應盡量保持作品的原貌。對圖書原作者的相關版權充分保護才能在避免版權糾紛的同時滿足電子圖書對海量內容的要求。
(二)轉變在版權保護期內紙質圖書的版權困境的解決思路
首先,在保護由在版權保護期內轉化的電子圖書的版權時可以通過著作權管理機構有效解決授權問題。對作品進行版權調查時可以利用著作權管理機構的信息查詢系統,在確定作品版權實際情況后落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在《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頒布實施后,著作權管理機構都設立了圖書版權信息查詢系統以方便使用者對圖書版權進行確證。圖書作品的名稱、權利種類、授權管理的期限及圖書權利人的名稱等都會被錄入著作權管理機構的信息查詢系統中,以滿足使用者的需求。電子圖書商利用著作權管理機構的版權信息查詢系統可以提前對作品的版權情況進行調查了解,并且通過機構解決相關版權問題,這種一攬子式的版權解決途徑不僅高效、便捷,同時對圖書的版權能夠進行有效保護,簡化圖書作品授權程序為電子圖書商降低了版權糾紛事件發生的頻率并提高了其獲取圖書版權的速度。
其次,要加大跟出版社的合作力度。針對那些并未委托著作權集體管理機構進行管理的作品,電子圖書商可與出版社合作,以取得有效的版權許可。目前,許多出版社如高等教育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等,都在與作者進行直接合作。雙方簽署出版合同的同時,出版社可直接取得作品的信息網絡傳播權。如此一來,出版社就可取得版權授權代理機構的資質。當做者將某一作品與出版社合做出版時,也就將該作品的信息網絡傳播權、復制權等權利一并交由出版社代為行使。因為出版社擁有豐富的出版系統上下游資源,并且與作者以出版合同為鏈接有著緊密的關系,因此電子圖書商可以出版社為渠道,直接獲得作品的信息網絡傳播權與復制權,從而把紙質圖書進行數字化處理以轉換為電子圖書。如果加大跟出版社的合作力度,電子圖書商在需要此種圖書時,只需要跟出版社進行磋商合作,即可方便地取得圖書的版權授權。這樣既節省了檢驗權利人身份的無形成本,又減少了授權磋商的費用與時間,因此可大幅度提高授權效率。此類做法既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又方便簡單。通過加強與圖書出版社的此類合作,出版社與電子圖書商可以達到雙贏的目標。
(三)移動終端上或網絡上原創電子圖書版權困境的解決思路
原創電子圖書在移動終端或網絡上的版權問題是電子閱讀器商及電子圖書商在發行圖書過程中需要首先考慮的問題。在圖書網站發行原創電子圖書的過程中通過采取簽約作者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避免版權糾紛問題。通過買斷網絡寫手的著作權并且與作者共享收入的方式既合法又可以很好地對電子圖書版權進行保護。電子閱讀器商及電子圖書商可以通過在作品上傳時就進行審查以確保其是否原創,同時可以采用篩選部分作品進行審查的方法減少工作量。由于電子圖書在抄襲及盜版問題方面比傳統紙質圖書更容易出現非法行為,因此,需要電子圖書商通過加密技術等有效保護版權的手段減少非法現象出現,通過不斷開發新技術保證網絡作品的原創性及作者的權益保護。
通過閱讀電子圖書可以使廣大讀者更加方便、快捷地進行閱讀及查閱等,同時電子圖書具有代價低廉的特點,可以為讀者減輕閱讀帶來的消費量,其未來發展很有潛力。因此,電子圖書商在為大眾提供閱讀享受的同時,更應自覺主動地對電子圖書的版權問題進行保護,并且尊重圖書內容原創作者的各項權益,這樣才能使電子圖書產業健康、有序地發展下去。
[1]姜明芳.適用于電子圖書版權保護的可逆可見水印方案[J].現代情報,2014(2).
[2]朱穎,樊銳.談電子圖書的質量問題[J].包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
[3]呂娟.關于網絡時代下的電子圖書發展現狀研究[J].科技資訊,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