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雨純
土地信托是指一定不可以變換集體土地所有權,但是可以更改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戶可以采取自愿交易的方式,鑒于其對被委托人的信賴與想要得到更多土地收入與利益的目標,經過簽署土地信托書面合約,把自己土地承包地的經營權在約定的時期內委托給被信托人,被信托人不能夠改變土地的農業用途,但是可以用自身名義把土地規范化運營,但由土地產生的效益歸委托人擁有的一項土地流轉方法。在信托的財產處理方法上土地信托一般分成租賃型及出售型兩種信托。土地信托制度能夠遏制土地拋荒現象,可以提高農民收入,加快農業用地規模化經營,土地信托可以促進土地流轉,解決“三農”問題。在土地流轉中土地信托制度成為一種制度創新,不僅能夠規范流轉土地使用權,而且能夠對農村土地運營機制進行深刻探索,土地信托制度的有效推行肯定會對吉林省造成深遠影響。
(一)土地流轉規模較小。吉林地區實行農地流轉的時間與其它地區相比要晚一些。吉林省進行大范圍的土地流轉是在二十一世紀初期進行第二次農業用地承包行為之后出現。由于吉林省第二、第三產業發展緩慢,農民寧愿種地,導致土地這種資源依舊是大多數人民心中的主要經濟來源,所以無論土地面積大小的農民都不想把它流轉起來。對于農民來說,流轉方式基本就是與親朋好友、鄉親鄰里相互之間進行,流轉范圍較小。
(二)土地流轉程序混亂,滋生腐敗。吉林省實行土地流轉時,村集體內部成員之間往往僅僅通過口頭商議的形式,使得雙方約定的權利義務不能有效固定下來,從而容易導致爭議的發生。同時,土地流轉缺乏有效的秩序,權力集中于村委會手中,村委會本來是土地利用的監督管理機構,由于缺乏有效的監管,權力的過于集中,使得村委會在土地流轉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另一方面,對于已經流轉的土地,其所得利益往往被村委會所控制,對于信托的土地財產收入的管理、分配,沒有公開透明的管理機制予以約束。土地交易的暗箱操作、地下交易行為嚴重,滋生了腐敗土壤的同時,引發了社會矛盾。
(三)無成熟的土地流轉市場。如今的法律法規還不夠完善,現在大部分法律對土地承包經營權如何流轉尚不明確,由于尚處在萌芽階段不能夠進行實踐,阻礙了土地流轉的快速發展。根據目前的發展情況吉林省土地流轉大部分都是自發性流轉,因為缺少土地流轉市場,所以造成土地流轉交易雙方可以進行彼此抉擇的范疇比較窄。有些農民對相關的法律法規認識也相對狹隘,因為合約沒有法律效力的約束,所以導致以后沖突越來越多,不僅彼此之間土地流轉時發生了許多矛盾,而且造成貿易代價越來越高,給農戶的收入造成損失,這些都使土地流轉發展的速度過慢,有時停滯不前。
(一)明確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期限規定,以強化農地的利用效率。關于流轉的期限問題,要進行明確。這種期限,原則上應該由雙方當事人約定,因為流轉存在各種各樣的方式,除了法律上明確規定的方式以外,在日常生活中,農民在進行流轉時還會根據實際情況采用甚至是創造出全新的流轉方式。那么,要想讓法律對所有流轉方式都一一明確期限,既不現實也無必要。同時,雖然說這種期限應當有流轉的雙方當事人根據實際情況自由制定,但是法律仍然會規定一個大致的限制范圍,否則這種過度的自由反而會損害流轉雙方的合法權益。《物權法》對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期限作出了明確規定,要求當事人雙方約定的期限不能過長,流轉的期限只能低于土地承包經營權本身存在的期限。
(二)探索創新農村土地流轉的有效形式。
1.龍頭企業帶動土地流轉。結合當地的特色農業和主導產業積極全面發展,對以前的單一產業去粗存精。使多方產業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帶動農民的積極性,進行土地流通與轉讓。培育一些龍頭企業,鼓勵和支持這些龍頭企業租賃農民的土地,不僅使企業能夠擴大生產規模,也可以帶動該地區農民就業,農民在放心把土地交付給企業的時候也能享受到良好的待遇。
2.改善承包機制,推進土地流轉。改善和發展承包機制,不僅能夠穩步改變土地的發展現狀,而且最主要的是能推進我國農村土地流轉的進程。一是要加大改革力度,完善機制,在堅持土地承包權30年不變和當地實際結合上做好文章,用活辦法。二是要改變以前土地平均分給農民的機制,在得到農民同意的情況下打破小農經濟體制。三是要調查清楚當地農民耕種情況,按照各個農戶的耕種特長把承包土地進行重新分配。
3.加強政府職能,確保土地流轉。一是政府應該對農村土地流轉狀況進行審查核實,了解農村土地流動轉讓的最新動態,分析農村土地承包行為的現在狀態以及未來變換形勢。二是指引土地流轉當事人雙方簽訂合約,并且對合約內容進行審核,確保雙方能夠順利進行土地流轉。然后政府需要成立專門的檔案管理部門,及時地把農民的土地流轉檔案妥善進行保管。三是當雙方發生糾紛時政府要發揮職能立即進行調節,以穩定保改革,以改革促發展。
(三)規范管理土地流轉市場。我國通過大批的調研證實了土地市場對農民收入的提高、農田的增大起到了重大作用。土地作為一種生產要素,應該綜合各種有利因素把它運用起來,這就需要成立一個公平交易的信息平臺,定期更新土地流轉價格。與此同時為了使土地交易雙方更加了解土地流轉市場與土地流轉價格,需要經過土地中介服務機構對土地流轉的交易價錢、土地大小和存在的位置這些基礎信息進行補充和完善。大力向農戶推廣職業技術能力培訓,讓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進來,增強他們的能力。經過對農戶宣傳相關的政策和相關法律規定,讓他們在交易中不再處于劣勢地位。在進行土地流轉時,應該讓土地所有權一方提交土地流轉的資料,通過中介服務機構來促成當事人進行土地流轉,進而一起簽署擁有法律效力的書面合約,并且強力監督合約的實行情況。在構建土地流轉市場時,按照不同的土地劃分不同的等級,使土地流轉的價格更能得到委托人和受托人雙方認可。根據不同時期不同情況建立相應的條款,真正做到一切為了農民利潤最大化,并且使土地流轉市場健康蓬勃發展。
[1]劉玉紅.農村土地信托制度研析[J].農業經濟,2013,9
[2]鮑海君,王娜,周嬌君.土地信托:土地儲備融資新模式[J].上海國土資源,2013,1
[3]呂晨光,楊繼瑞,謝菁.我國農村土地流轉的動因分析及實踐探索[J].經濟體制改革,2013,6
[4]來陽.吉林省農村土地流轉現狀、制約因素及對策研究[J].吉林農業,2014,4
[5]孔翔玉.論吉林省農村土地流轉的制約因素與對策[J].山西青年,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