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麗欣,張春陽
(四平衛生學校,吉林 四平 136000)
在生化檢驗技術教學中嘗試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探討
安麗欣,張春陽
(四平衛生學校,吉林 四平 136000)
在生化檢驗技術教學中應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學生對知識的接納較困難,教學效果不太理想。考慮對學生人性化培養的初衷,探討嘗試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生化檢驗技術教學中應用的效果。
生化檢驗技術;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生化檢驗技術是中等衛生職業學校醫學檢驗專業的一門主干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較強、操作技術要求較高的學科,承擔著對機體各類體液成分的測定和分析,在各級各類醫療衛生、預防保健、醫學研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近幾年來,我校醫學檢驗專業的生源質量參差不齊、差異較大,有初中、高中、中專、大學專科的畢業生(或未畢業生),還有部隊轉業人員等,他們的年齡、基礎知識水平、理解能力及動手能力差異較大,學習的目的、要求及就業去向各有不同。教師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上課講得多,多數學生記不住。同時,實驗室的教學資源有限,教師對于一些儀器及其操作過程盡管進行了詳細描述,但學生還是覺得困惑。面對上述問題,筆者嘗試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于生化檢驗技術教學中。
互聯網的普及和計算機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使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變得可行。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使用優質的教學資源,不再單純依賴教師講授知識,學生和教師的角色也發生了變化。通過學生自主學習,把知識的吸收和消化過程放在課堂內,徹底放棄“灌輸”的老路子,在培養學生能力上下功夫。
1.1 課前預習,完成預習作業
每次上課之前圍繞特定的知識點,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依據教學大綱的具體要求,根據課時目標的提示,寫出預習提綱,認真進行課前預習,包括預讀教材和相關資料,例如:每個檢測項目的測定方法、測定原理、使用試劑的準備、操作過程、比色波長、正常參考值、注意事項及臨床意義等,也可通過網絡視頻觀看儀器結構及儀器如何操作,完成預習作業。這樣學生可以對教學內容有初步的了解,遇到問題和難點時就會記錄下來,帶著問題進入課堂。這一環節需要教師進行明確的學習指導,和學生一起制訂學習目標、明確學習要求,最后教師布置預習作業。可以因人而異,不同學生的預習目標可以不同,內容有深有淺、有難有易。作業的形式多樣,可以是做課后的練習題,也可以是讓學生對測定標本或臨床意義進行分析,或對測定方法寫出評論等。這些可在上課的前一天下午或晚自習時進行,可以去圖書館或上網查閱資料,也可以找教師指導。
1.2 學生交流匯報,導入課程
在翻轉課堂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交流學習收獲和體會,有效進行課堂導入。把全班學生分成4個組,由基礎知識水平較好的學生或年齡稍大的學生擔任組長,以小組形式分享個人的學習收獲或遇到的困惑及問題。由教師系統梳理學習的主要內容。這一環節的時間大概是5~10分鐘。
1.3 學習問題的講解和探究
對學生預習作業中存在的共性問題(或實驗課實際操作中存在的共性問題),由教師統一講解;在預習作業中遇到的個性問題(或在實驗課中遇到的個性問題),可以通過小組內探討或教師單獨指導來完成。在上述問題的基礎上,對于學習基礎比較好的學生,可以通過具體應用和拓展深化等環節進一步加深其對有關知識的掌握。在理論課上,可深化對檢測項目相關知識的探討,如糖類、脂類、蛋白質、核酸的一般代謝及其與疾病的關系,糖尿病發病機理,高脂血癥,高尿酸血癥及肝腎功能等;在實踐課上,對每位學生的操作技術水平、動作熟練程度、加樣準確性等進行指導、糾正,分析和探究影響測定結果的因素等。這樣能確保全部或90%以上的學生掌握自己的學習目標。這部分的教學時間為50~60分鐘。
1.4 當堂檢測學習效果
課程結束前,教師可當堂檢測本節課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以測試小考的形式對每位學生進行反饋和矯正。實驗課中的反饋是書寫實驗報告,分析實驗操作給實驗結果造成的誤差,這一環節對學習較差的學生尤為重要。對學習較好的學生可以提出有挑戰性的問題,以滿足學生更高層次的需求。例如“血清葡萄糖測定”一課,可以將患者在醫院化驗科和在家里自己檢測血糖過程的異同點進行對比分析,如測定標本、測定儀器、測定方法、測定結果、注意事項等。這部分的教學時間安排5~10分鐘。
2.1 學生不習慣
翻轉課堂是讓學生先自學或同伴互學或小組合作學習,是對傳統教育的革新。它是將知識的內化過程放在教室內,讓學生與教師、同學相互討論交流,將知識的傳授階段放在課堂外。但在課堂外,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控能力、基礎知識水平等都將影響學生的知識探究。還有一些學生受學習條件和工具的限制,如幻燈、DVD、手機、電腦、無線網絡等。因此,有的學生或學生家長不認可這種教學模式,他們不習慣、不理解、不支持甚至不配合。
2.2 課堂上秩序較亂
翻轉課堂相對于以往的課堂,學生的問題多、愛發言,比較活躍,教師有時控制不了課堂教學的節奏,顯得有些散亂。特別是在實驗課上,學生以小組形式動手實踐,演示和交流的機會多,有的學生走神,或做一些與學習不相關的事,擾亂課堂紀律,教師精力有限,課堂秩序較亂。
2.3 教學時間不夠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考慮到學生的參與度,因此班級內的學生人數多問題就多,特別是好學生發問的機會多,對于他們一些古怪的問題和答案,教師要理解和寬容。有時已經下課了,但學生還在問,這就使得教學時間不夠用。
2.4 實際操作中會發生危險
生化檢驗技術實驗課多,使用的化學試劑和儀器也多。有的學生不熟悉化學試劑的理化性質及相應的化學反應,有的學生沒有牢記化學反應方程式,有的學生沒有按照實驗的要求去做,有的學生弄錯試劑,有的學生將試劑滴在手上或衣服上,有的學生將試管、燒杯打碎,有的學生忘了關掉水、電、氣的閥門及開關等,這些都會造成危險。
2.5 教學效果不好掌控
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觀、以學為本的教學觀。在實踐中嘗試后發現,對于年齡較大的、基礎知識豐富的、有明確學習目標的學生,教學效果還是相當好的。但對于年齡小的、基礎知識缺乏的、貪玩的、對于專業課沒有興趣的、家庭條件比較優越的學生,教學效果依然不理想。
3.1 轉變觀念
觀念決定行為。很多教師、學生、學生家長“分數至上”的觀念根深蒂固,認為在學校上課就是教師講、學生聽。而翻轉課堂打破了原有的教學模式,注重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從這個角度出發,教師在學生的成長中只是起到引領和輔助的作用,而不是學生的“保姆”和灌輸知識的“機器”。
3.2 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學生課前有各自的預習目標,并自行探索。查資料、看微課、寫預習作業,課上交流互動,人人參與。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有的學生給出的答案不全面,但教師不應輕易否定,要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對其能夠獨立思考、主動獲取知識的行為給予鼓勵和肯定。
翻轉課堂相比傳統課堂,問題多而課堂時間不多,需要教師有更強的支配課堂、掌控課堂的能力。課堂上的對話和討論,需要教師精心準備和細致觀察,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通過嘗試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可以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己思考、發表意見。
[1]田愛麗,吳志宏.翻轉課堂的特征及其有效實施——以理科教學為例[J].中國教育學刊,2014(8):29-33.
G420
A
1671-1246(2015)10-006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