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效榕
(新疆阿勒泰地區衛生學校,新疆阿勒泰836500)
淺析中職衛校內科護理學精品課程建設的內涵與思路
張效榕
(新疆阿勒泰地區衛生學校,新疆阿勒泰836500)
中職衛校;內科護理學;精品課程建設
精品課程建設是國家教育部為提高教學質量和實施教學改革推出的一項重大舉措,是指能體現現代性、科學性、先進性并具有示范性和輻射作用的優秀課程。所謂“精”就是有先進的教育理念、緊致的教學內容、現代的教學技術和顯著的教學績效;所謂“品”就是有特色,有輻射和示范效應。換言之,精品課程就是高水平且具有特色的課程。
中職衛校內科護理學精品課程建設是一個不斷完善發展的過程,按照建設要求,首先要從教學質量的內涵出發,轉變教學觀念,深化教學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在課程內容上強調精選、優化與整合,教學方法上突出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并重原則,完善教學大綱、配備輔導用書、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創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學質量等是精品課程建設的主要環節。通過精品課程建設,切實推進教育創新,深化教學改革,促進現代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進一步規范課程管理,提高課程質量和教學水平。
目前,中職學校精品課程建設工作還處于萌芽狀態,應借鑒高等院校精品課程建設的成功經驗,結合本校特點積極探索,建設一批特色明顯、具有示范作用的高水平精品課程。內科護理學課程經過長期的探索和建設,現已在完善教學大綱、配備輔導用書、加強實踐教學環節,貫穿以人為本思想等方面形成特色。以下是我們在精品課程建設中的一些思路,旨在為內科護理學課程建設提供參考。
精品課程建設涉及教師、學生、教材、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手段、教學管理等各個方面,只有各方面協同并進,教學質量才能得到切實提高,才能建設成為精品課程。學校應將精品課程建設作為日常工作的核心,結合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精品課程建設規劃,同時找準切入點,制定周密的實施方案,為精品課程建設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2.1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建設是精品課程建設的核心
完善的課程體系應與經濟、社會、科學的發展相適應。因此,構建課程體系應以人為本,體現科學性、實用性原則,同時突顯多樣性、開放性和可選擇性的特點。精品課程教學內容應該在理論與實踐、基礎與新知、知識與技能等方面有恰當合理的布局和設計,注重學科交叉和文理交融。
2.2重視課程改革,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的思想素質和業務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教學質量的優劣,建設一支師德高尚、執教能力強、教學效果好、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是精品課程建設的重要環節。逐步建立一支以主講教師為主體,結構合理、人員穩定、教學水平高、教學效果好的教師隊伍,并為教師創造良好的工作及學習環鏡,激發教師開展精品課程建設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他們的帶頭作用,不斷提高整體教學水平。
2.3創新教學方法
精品課程建設應根據課程特點,深入開展教學方法改革,積極實行啟發式、討論式、開放式、探究式等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教學手段上,合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網上開放實訓指導、參考文獻目錄等,使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為學生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提供平臺。
2.4重視教材建設
教材作為知識的載體,是人才培養過程中傳授知識、訓練技能和發展智力的重要工具,是關系到教育質量的關鍵因素。因此,教材建設是精品課程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教材建設的主要任務是圍繞課程目標,一方面抓好教材的選用和編寫工作,另一方面抓好理論教材和實訓教材的配套建設工作。教材的選用和編寫要緊緊圍繞人才培養目標,符合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要求,防止片面強調教材自成體系而偏離培養目標情況的出現。
2.5強化實訓教學
實訓教學是精品課程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能力和獨立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環節。加強精品課程建設,要充分重視實訓教學,嚴格按照教學計劃修訂和完善實踐課程的教學大綱、考核制度和考核標準,保證實訓課程的開課率、開課條件和教學質量。加強現代化網絡實訓建設,大力開展仿真實訓、模擬實訓、網上實訓選課系統的研究。
2.6規范教學管理
精品課程的建設和維護,需要投入很多時間和精力,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作。在精品課程建設中,應做到以下幾點:(1)建立有效的保障機制,使精品課程建設管理機制暢通。(2)制訂精品課程建設規劃,確保有效建設,在措施上得力,在技術上有保障。(3)建立科學的評價標準,規范精品課程建設,以確保精品課程建設質量。(4)激勵精品課程的實施,將精品課程建設與教學評價掛鉤,提高教師積極性,保證精品課程有效實施,進一步促進課程教學精品化。
內科護理學是現代護理學的主干課程,是學生學習臨床護理相關課程的重要基礎。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導下,我校臨床教研室制定了課程建設的詳細方案,即按照一套新的教學大綱,一套實用的立體化教材,一套先進的教學內容與方法,一套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一套科學的管理機制和一支高水平的“雙師型”教學隊伍6項標準評估精品課程建設,目前已圓滿完成各項既定任務,取得預期成果。
3.1促進教學隊伍建設
通過精品課程建設逐步建立一支以主講教師為核心,以優秀教師為骨干,知識、年齡結構合理,教學水平高、教學效果好的教師隊伍。為加強新教師的規范化、系統化培養,我校臨床教研室近幾年試行導師帶教制,即由具有豐富教學、臨床經驗的高年資教師帶教,負責對新教師進行教學指導、生活幫助與思想教育。教研室制訂了詳細的帶教計劃,使帶教更加深入有效。
3.2促進現代教育技術應用
教師在進行課程內容設計時,能夠及時將教研成果及學科最新發展成果引入教學,恰當地處理了課程內容的基礎性與先進性、經典與現代的關系。精品課程采用高質量、內容齊全的多媒體課件授課;同時,教師積極試行學導式、研討式、PBL等體現以學生為主體、調動學生主動性、培養學生科學思維與創新能力的新教學方法。
3.3加強精品教材建設
精品課程需要精品教材,精品課程建設最終是要形成一批高質量的立體化教材。在全體課題組成員的參與和相互配合下,我校臨床教研室完成了內科護理學教學大綱、教學計劃、電子教案、備課筆記、教學課件、學習指導、實訓指導、操作標準、目標測試、示范教學等教學資料的編寫,為廣大教師教學、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完整的教學方案,最大程度地滿足了教學需要。
3.4提高實踐教學質量
為適應現代職業教育教學進展及配合課題研究需要,學校大力加強內科護理學實訓中心建設,使硬件設施更加先進,功能更加完備。現已建成5個實訓室、1個模擬病房和1個多媒體教室。同時編寫實訓教學指導,積極開發綜合性、設計性實訓,切實加強實訓教學管理,積極開展實踐教學基地建設,保證實踐教學質量。
3.5實現教育資源共享
網絡教學是未來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網絡教學離不開網絡課程,而精品課程自然成為網絡課程的首選。精品課程建設促進了教學研究成果與計算機技術的相互滲透,促進了教學現代化、網絡化的實現。我們以打造職業教育精品課程、引領內科護理學教學創新為目標,以指導教學、輔助自學、共享資源、促進交流為功能,設置十大欄目、六大板塊,內容涉及教學、實訓、考試的網絡課程,收錄大量圖片、動畫、音頻、視頻等多媒體資源,通過展示課題成果,促進教學交流,對助學幫教起到促進作用。
G423
A
1671-1246(2015)23-01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