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鋼輝(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湖南長沙410016)
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俱樂部模式分析
□裴鋼輝(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湖南長沙410016)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高職院校也在體育教學方面實行了課程改革,并結合改革的宗旨和職業教育的要求,建立了比以前的體育教育更具有操作性和系統化的教學模式,一方面從理論上研究了“倶樂部”教育模式,另一方面,也在實踐中讓這種教學模式與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實現了結合。本文將主要結合“俱樂部”體育教學模式的優點與要求,簡要分析“俱樂部”體育教學模式的設計與實施。
高職院校俱樂部體育教學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幾年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高職教育也隨著市場的需求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因此,其課程教學改革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是總體上來講,還是沒有擺脫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都是通過統一的課程,安排學生的教學活動,學生對于自己想學的課程內容沒有選擇權,這樣一方面影響了學生學習體育的熱情,另一方面也會有一些學生因為厭學而逃課。這些都與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宗旨不相符。21世紀,我國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下,本著“健康第一”的思想,一些高職院校開始探索“倶樂部”教學模式。
“俱樂部”教學模式最大的特點就是以“俱樂部”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學生對于自己要學習的內容具有很大的選擇性,不僅能選擇自己學習的內容,而且對于上課的老師和時間都可以選擇。這樣,學生對所學的內容首先應是感興趣的,這樣,學生可以在一個學期內,通過自己的主動性學習,從而可以培養出至少一項的體育專長,從而可以幫助學習養成體育運動的習慣,為其進行終身的體育運動打下良好的基礎。
1.1、“俱樂部”體育教學的優點
“俱樂部”教學模式最突出的優點就是能站在學生的角度,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興趣、時間和接受能力,去選擇自己想學的項目、內容、授課老師,通過這種給學生很大自由度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這樣,不僅能避免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以老師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同時,也有利于提升教學的質量和效果,此外,對于培養學生的特長,將這種體育的興趣和能力延伸到課外,也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揮和體育老師專長的發揮,從而更好地提升體育教學的質量。
1.2、“俱樂部”體育教學的要求
高職院校要運用“俱樂部”的模式開展體育教學活動,必須滿足“俱樂部”教學模式的教學設計和管理的要求。因此,首先要將教學的條件進行改進,比如,可以通過網絡在全校范圍內公布可選的課程,然后,統籌安排課程,此外,高職院校還要增加開展“俱樂部”教學的場地和器材,這樣才能保證每一次課程的正常進行。其次,“俱樂部”教學模式對于體育老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倶樂部”的授課老師,要有較高的教學水平,同時,其在教學管理和溝通方面上都必須具有較高的能力,要熱愛自己的教育事業和學生,要有豐富的知識和技能,更要能通過自己獨特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參與到體育實踐中,運用自己和體育的魅力感染學生的去參與體育實踐。第三,“俱樂部”教學要為學生的學習和老師的授課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這樣,讓學生在一種良好的人際關系中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第四,對學生的基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參與“俱樂部”學習的學生來講,必須對于一些基本的體育和健身知識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同時,具有較強的體育意識,這樣,才能在“俱樂部”的教學活動中自覺地養成參加體育運動的習慣。第五,“俱樂部”教學對體育老師具有全新的教學觀念,這樣,老師才能有效地將教學的思想、目標和任務在教學的活動中進行很好的貫穿,從而通過這種全新的教學方式更好地實現教學的目標。
開展“俱樂部”教學,首先高職院校必須要結合本校的師資力量和學校的硬件設施,以及本校學生的基本情況,然后設計合理的教學項目與教學目標,總體來講,高職院校的俱樂部教學,一方面是要讓學生掌握開展體育運動和保健衛生的常識,另一方面,結合學生的興趣,熟練一至兩項健身的方法,并能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2.1、“俱樂部”體育教學的組織
高職院校的“俱樂部”教學,一方面打破了傳統的教學常規,從新生開始入學就實施“俱樂部”的教學方式,在新生開學的第一學期通過大班授課的方式,讓學生對體育教學中的基本常識和健康常識有一些了解,接下來的俱樂部體育教學會一直在一、二、三年級實現以興趣為導向的選課方式,讓學生通過校園網進行自主報名。俱樂部會結合學生的基本情況和師資力量對學生進行分層、分組教學,分別設立基礎班、提高班和高級班,并結合不同的層次設定授課的師資和考核標準,讓老師能在教學過程中實施因材施教的方案,這樣,一方面學生結合自己的基礎和興趣,選擇自己喜歡的老師和項目,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老師對學生的指導,讓學生通過自己學習完成從喜歡到專長或特長的轉化,從而更好地提升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2.2、“俱樂部”體育教學的方法
在高職院校開展“俱樂部”教學,主要采用的是學生自主學習、討論學習和輔助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在教學的整個過程中,以學生自主完成教學活動的日常管理,同時,充分發揮其在教學中的主觀能動性,課堂的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學生在參與教學實踐。比如,針對教學的日常管理工作,采用輪流制,由學生輪流負責做好課前的準備工作和課后的總結。例如,在田徑、籃球、足球、網球這些項目課中,在“俱樂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自主去組織每堂課上的比賽,并安排好裁判人員,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組織和管理能力,而且也可以對學生的觀察能力進行考核,是否能對課堂上每一個學生的特點和能力有一個較明確的把握和對體育精神的理解。而俱樂部教學中,教師只是處于輔導者的角色,主要負責練習的指導,技術的指導,以及對于運動中知識的傳授。這樣,學生在學習中的能動性就能得到很充分的發揮,由學生主導的俱樂部活動,這樣也非常有利于不同層次的學生結合運動項目的特點,分層設置學習目標和內容。
2.3、“俱樂部”體育教學的管理
“俱樂部”教學實現的是老師掛牌授課,學生自由選擇上課的老師。因此,對于老師的要求很高,首先,不僅要具有專業的知識和技能,而且要有優秀的人格品質和良好的溝通和協調能力。其次,對老師在單位時間內的授課質量,場景設置和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也提出了要求。在俱樂部教學模式下,雖然上課的時間是學生選擇的,但是總的時間不能比傳統授課的時間少,而且對于學生在上課的紀律要求、遲早、早退的考核一樣也沒有少,而且也是實行學分制。
2.4、“俱樂部”體育教學的考試辦法
“俱樂部”教學的模式下,考試是在學校督導的情況下,由學校組織專業的老師組成考評小組(任課老師排除在外)對學生進行統一的考核。主要考核內容有三個方面:第一,對學生的體育基礎知識和健康知識進行考核;第二,對學生的身體體能和健康狀況進行測試;第三,綜合型考核,主要考查學生在運動參與、運動技能以及社會適應能力等各方面的綜合素質。在俱樂部的教學模式下,評價的方式,主要采用結果評價、過程評價與發展性評價相結合,同時,結合學生平時上課的出勤率,學習態度和能力的提升程度,運用理論考試、素質達標與技能測試和比賽的方式進行,最終將考核結合分為優、良、合格與不合極四等。
綜上所述,以上為筆者針對“俱樂部”體育教學模式談一下自己的淺見。當然,每一所高職院校是否在體育教學中應采取何種教學模式,首先必須從本校的師資力量,硬件設施和學生的具體情況出發,只有適合本校基本情況的教學模式才是最好的。但是,從目前高職院校在體育發展的總體趨勢上來看,俱樂部教學模式還是比較適用于絕大多數高職院校的,因而,在未來可能會成為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主流模式之一。
[1]歐陽萍.我國高校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分析與發展對策[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2008,(3).
[2]靳浩,江艷平.淺析高校體育俱樂部形勢下的學校體育變革[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體育與藝術,2010,(9).
[3]熊建萍.對幾種普通高校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的分析[J].南昌高專學報,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