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錦平 劉子強(南昌航空大學體育學院江西南昌330063)
社會轉型期江西高校大學生身體健康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
□熊錦平劉子強(南昌航空大學體育學院江西南昌330063)
本文通過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專家訪談法及數理統計等方法,就社會轉型期江西高校大學生體質、身體健康狀況及日常生病歷情況,以及影響當代大學生身體健康的影響多因素進行問卷,跟蹤測試大學生體質監測數據(江西省各高校體質檢測中心2014-2015數據),進行調查分析,具體分析維度:(1)主要采用身高體重指數(BMI);(2)肺活量體重指數(肺活量ml/體重kg)對體質測試數據進行跟蹤比較,分析得出社會轉型期江西高校大學生BMI指數分布規律和大學生肺活量體重指數數據得出大學生達到優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現狀,分析維度;(3)從校醫院調查大學生生病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得出隨機抽取調查大學生有過日常生病歷記錄情況及身體抵抗能力,從而反應出身體健康狀況情況。綜上社會轉型期江西高校大學生體質及身體健康現狀,進一步分析造成這種現狀的多因素影響到底是什么,這也是本課題的研究初衷。
江西大學生身體健康
1.1、研究對象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江西省高校大學生身體健康現狀及健身參與主動性的思考。研究特隨機抽取南昌大學、江西師范大學、江西財經大學、南昌航空大學四所高校的學生各250人進行跟蹤測試,共1000人,其中男生500人,女生500人。
1.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為了更好的研究本課題,本人通過網絡,圖書館查閱了大量相關大學生健身及健康方面的論文100余篇,著作10余本,為本課題的研究打下了扎實的理論基礎。
(2)問卷調查法。
為了了解當代大學生作息生活習慣,特編制問卷1,對他們的平時學習生活安排進行調查分析。發放問卷1000份,回收問卷990份,回收率99%,有效率99%。
(3)專家訪談法。
為了更清楚的了解當代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和影響多因素,特向江西省各大高校體育健康專家拜訪詢問相關內容和情況,并一一記錄在冊。
(4)數量統計法。
將回收的問卷調查有順序編程,進行數據整合,為課題分析所用。
2.1、社會轉型期江西大學生身高、體重比值(BMI)比較分析
身高標準體重是將身高和體重綜合起來,以每厘米身高的體重分布,確定學生的體形勻稱度,可反映學生是營養不良、正常體重,還是超重和肥胖。它以大規模調查的統計數據為依據,采用了以學生的每厘米身高為單位,利用標準差,增減間距為1厘米,以離差法方式,制定了對身高、體重進行綜合評價的評分表。如表1,根據隨機抽查1000名在校大學生身體形態測試比較來看:依據統計,男女大學生平均身高分別為171.6cm和159.90cm;平均體重分別是61.25kg和52.25kg。從總體上看,大學生身體形態指標偏低(見表1),男、女身體重正常化比例只有33.28%和39.01%;體重較低比例分別為49.57%和47.81%;男生超重、肥胖比例為4.38%和8.50%,明顯高于女生的2.70%和2.24%;而女生營養不良比例為7.67%,明顯高于男生的3.36%。從調查數據分析顯示不難看出,這些都與平時學習壓力、個人經濟狀況,生活習慣、體育鍛煉等有關,江西高校體育、學工相關部門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切實加大提倡和引導。

表1 身體機能、身體素質指標測試成績統計一覽表(N=1000)
2.2、社會轉型期江西高校大學生肺活量體重指數比較分析
肺活量體重指數指標是身體機能動態下的客觀反映,能比較客觀地評價人體肺功能的優劣。參數標準為:優秀(男75ml/kg,女74ml/kg);良好(男69-64ml/kg,女63-57ml/kg);及格(男56-54ml/ kg,女53-44ml/kg),不及格男女都是43ml/kg;從表1中可以看出,男女大學生肺活量體重指數優秀和良好率另計折算,分別為58.5%和55.8%,不及格比例達到10%以上。可見社會轉型期大學生心臟和肺臟的有氧能力較差;同時耐力項目的測試主要反映的是人體心血管功能,這個結果與測試的800m和1000m的不及格率也同時證實了這一點,幾項測試素質中最高的分別達到了5.30%和5.38%。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許多學生對中長跑項目存在畏懼心理,主要是因為在跑步中“喘不過氣”,這在運動學中稱之為“呼吸極點較低”,實質上說明了學生的心肺需要加強。從50m、坐位體前屈和仰臥起坐測試結果來看,合格率較高,男、女優良率均達到80%以上,不及格率均在5%以下。
2.3、社會轉型期江西高校大學生常見疾病和運動不良反應分析
從上表2可以看出,除29.4%的大學生認為自己近一年來沒有患過較為嚴重的疾病之外,超過七成的大學生都寫出了患病的情況。排在大學生患病種類前六位的是感冒、眼科疾病、耳鼻咽喉疾病、口腔疾病、急性腸胃炎、慢性胃炎癥,分別占被調查人數的29.9%、26.7%、16.5%、15.9%、10.1%、9.1%。男生沒有患病的比例為25.6%,顯著地低于女生的25.6%。男女大學生患病類型的前六位基本一致,個案調查表明,女生在許多大學生常見病的發病率上比男生高,與多數女生學習刻苦努力,把較多的時間用在學業上,用眼不衛生,容易誘發近視眼、結膜炎、沙眼等眼科疾病,同時她們缺乏適當的體育運動,導致體質下降,抵抗力弱,比較容易患感冒。

表2 社會轉型期江西高校大學生體育運的不良反應的比例(N=1000)
通過調查顯示:只有不到三成(28.2%)的大學生講,自己在近一年內的體育運動中,未發生不良反應,其它學生或多或少地都發生過不良反應。大學生在近一年內發生不良反應的類型主要是肌肉酸痛、腹痛、肌肉痙攣。女生在體育運動中未發生不良反應的比例為25.7%,較男生低。同時在運動不良反應最強烈的是肌肉酸痛和漲疼較多,占比39.9和47.5%,這說明較多男女大學生沒有很好的堅持長期規劃鍛煉時間,所以每次鍛煉開始階段都是過肌肉關的感覺;體育教師、運動衛生專家共同探討大學生體育運動不良反應的原因,在諸多原因中,缺少準備活動、準備活動不科學和技術動作不規范三項是最主要的原因。此外,運動負荷過大、思想麻痹大意等也是不可忽視的原因。
從表3對江西高校大學生影響身體健康的運動參與情況來看,問卷中分別從“學習壓力影響、生活經濟壓力影響、喜歡玩手機、偷懶貪睡、不想運動、其他原因等方面進行調查分析,研究表明:江西高校大學生影響身體健康因素排在首位的是學習壓力大,時間安排太緊,課多,沒有什么業余時間,教室寢室食堂三點一線,耽誤了身體的鍛煉,影響了健康。這種比例占調查人數的近50%,排在影響第二因素的是“微時代”玩網絡游戲的大學生,特別是男生占到調查人數的20%,現代社會網絡時代,門不出戶,各種游戲層出不窮,諸如“傳奇、英雄聯盟、魔獸爭霸”等游戲特別吸引大學生的眼球,大學生起早貪黑,成幫結隊的玩,虛擬世界殺的是渾天暗地,早已不顧學習上課,身體鍛煉,運動參與的事;加上現在的網絡購物平臺的快速發展,造就“宅男、宅女”越來越多;排在第三的是“低頭族”玩手機沒天沒夜的大學生也非常多,在路上玩手機,在寢室玩手機,在教室課堂玩手機;主要是這幾個方面影響因素排在前三,其他如沒有運動健康意識占7%,生活經濟壓力占8%。

表3 江西高校大學生影響運動參與的多因素調查(N=1000)
通過本課題的調查研究得出:
(1)根據跟蹤測試隨機抽樣的1000名大學生的體質監測項目數據,反映出社會轉型期江西高校大學生身高體重指標參數主要分布在女生15.6-17.5較輕體重占到了調查總數的近1/3,男生身高體重指標參數分布在15.6體重超輕,營養不良的占比較多,近10%,另外男女生身高體重指標參數分布在24-28超重肥胖范圍占比也比較明顯,占到調查人數12%之多;在參數在34以上的占比4%左右,超過了國家體質監測規定的2%的要求。另外根據體質測試肺活量體重指數,男女生參數在43ml/kg及以下的占到調查總人數的5%,比例較大;男生參數在75ml/kg,女生在74ml/kg以上的分別比例為10%和8%,說明肺活量體重指數達優秀的比例較低,這些數據充分說明一點當代大學生心肺功能及有氧運動能力急切有待提高。
(2)從江西高校大學生校醫院調取隨機抽取的大學生就醫情況,從記錄表明:大學生平時發燒感冒的比例是在所有病情里是最大的,可能身體抵抗能力差,其次是眼睛和口腔疾病和各種腸胃炎癥比例較大,可能跟學校飲食習慣和生活環境衛生有關,其他依次是高血壓、耳鼻喉疾病、泌尿感染和神經衰落等,但比例都較小。
(3)根據問卷調查當代大學生在校期間影響身體健康的多因素分析中得出:學習壓力大,課多,時間緊張排在所以因素的第一位,然后是玩網絡游戲和玩手機占比例也較多,偷懶、貪睡、和生活經濟壓力影響比例排在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