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凡(福建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福建福州350108)
高校體育教學創新體系的建構路徑研究與思考
□王超凡(福建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福建福州350108)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社會對于體育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了;當前我國對于高校體育教學的創新以及新型體育人才的培養極為重視,傳統的高校體育教學制度已經無法繼續適應當前的社會發展需求了,因此我們必須對高校體育教學的體系進行突破與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的為學生們培養出全新的體育觀念,同時也有助于學生們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最終實現國家所提倡的體育創新體系與構建理念。
高校體育創新體系教學方法
現今制約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發展的主要因素就是過于傳統,對于高校而言,一味的固守傳統,體育教學就不能夠與時俱進;因此,想要使我國的高等院校體育教育能夠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優質人才,并適應國際體育高等教育的發展實際情況,就需要我們在原有的傳統基礎上進行創新突破,只有將創新精神與體育素質教育思想相結合,才能夠構建出培養學生多方面能力的新型高效體育教學體系。
(1)在指導思想上觀念陳舊:我國現今的高校體育教學,一直以來都受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和限制,因此也就導致很多高校在辦學的過程中思想較為傳統,缺乏創新思維,進而使得學生普遍出現了重智育輕體育受教思維,所培養出來的人才,也大都缺乏較強的身體素質。除此之外,傳統的高校體育教學制度體系還強調一教師為中心,這樣的教學模式不但忽視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所占據的主體地位,同時還嚴重阻礙了學生的身心發展,使學生的個性、尊嚴、人格發展受到了極大的限制,進而導致其無法適應社會的環境氛圍,不但會對土語人才的興趣培養造成阻礙,同時所培養出的人才能力也較為片面。
(2)教學計劃制定不合理:在現有的教學過程中,體育教育的教學計劃對于整個高校學生的體育培養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傳統的高校體育教學計劃無論是從單元課、學期還是學年來看,其教學計劃的安排往往都是以運動技術教學為主,而對于學生本身的身體素質、耐力等并不看重,教學的考核也多是以運動是否達標為評判標準,除了對技藝和教科書上知識的掌握進行考核外,對人才本身的素質培養十分輕視,不合理的教學計劃,使得高校的體育培養本身失去了原本的目標和意義,同時也是如今大學生們身體素質過弱的主要原因之一。
(3)教學方法與內容缺乏靈活性:當前的高校體育教學,沿襲了傳統的運動技術教學模式和理念,在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學方法都顯得十分單一,枯燥的教學不但使得整個課堂顯得沉悶乏味,同時其所教的課程內容也過于機械呆板,這樣的教學方式不但大大降低了學生們對體育教學的興趣,打消了學生們的積極性,更使得學生缺乏了主動進行體育課程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致使我國大多數院校的體育課程缺乏生機;學生們對于體育課程教學的聽講解、看示范以及反復練習的單一教學模式早已經產生了厭倦,因此其在學習的過程中不但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體驗和感受體育教學所帶來的樂趣,同時還使學生們對體育課的興趣與求知欲望大大降低,使得體育課程的教學目標難以實現。
(1)教學方法及評價體系的創新:我國當前高校的體育教學想要實現創新和發展,首先就需要對教學的方法進行突破與改革,這同時也是我們各大高校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重要環節之一;大多數的體育教學方法體系主要都以教學、學習和考試三個環節為基礎,傳統模式的高校體育教學方法,其考核的內容大都以體育運動技術等指標為主,考的主要是學生的“成績”,而并非使對學生本身的運動素質與體育能力進行培養與考核。想要實現創新,我們就需要改變傳統的考核形式,以學生的體育能力與身體素質考核為中心,將成績考核與身體素質考核進行充分的結合,這樣才能夠使教學方法以及評價體系本身得到創新與變革;其次,我們在評價的過程中,不能夠僅僅只看重參與考試學生的成績進行評價,而是應該將評價體系落實在教學與學生本身的各個環節上進行綜合性的評價;并且,評價本身不能只聽教師的“一面之詞”還需要結合學生自評與學生互評的結果來進行綜合評價,這樣才能夠使教學方法與評價體系得到完善,從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與提出問題的洞察力與創新能力,進而使評價的目的得以落實,強化高校體育教學的質量。
(2)教學內容的體系創新:首先,高校的體育教學創新應該多重視與健康教育的相結合,使其發揮出強化學生身體素質的目的,同時還應該向著選項課與專項提升課等方向進行多元化的發展;除了要培養學生對于體育教學的理論技術與身體素質等多方面綜合能力外,還需要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進行培養,使其能夠在走出校園環境后,盡快的適應并融入到社會當中;其次,我們的各大高校在培養學生進行體育學習的過程中,還需要增加學生的體育能力教育,傳統的高校體育教學模式大都以運動技術教學為主,而對學生本身的體育能力以及身體健康素質等方面的培養并不重視,因此,我們需要在進行體育教學的同時,對學生們進行體育方法與身體素質的強化教學;在新的教學模式當中,教師們不但需要傳授學生健康正確的運動技術與技巧,同時還需要讓學生充分的理解體育教學與體育鍛煉對自身未來發展的益處,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學生主動的進行體育教學內容的學習。最后,我們還需要全面的增強教學內容,使其能夠面向學生的未來發展做出合理的規劃;創新的教學體系需要以現實和學生未來發展為重點,使學生們能夠在不斷的學習與探索中逐漸找到自身的目標與價值,并對社會產生清晰的認識,這樣才能夠使高校的體育教學穿心體系構建得以圓滿。
(3)教學思想模式體系創新:經過各大高校對體育教學的不斷實踐證明,高校學生想要獲得成長與鍛煉,并培養出一定的創新能力,首先就應該拜托傳統的教學思想模式,不能夠將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在對知識但單純死記硬背上;傳統的教學模式大都是要求學生對體育教學的技巧和知識進行死記硬背,這樣不但會使學生逐漸的失去創新能力和想象力,還會浪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在記憶上,進而使得我國的高校體育教學難以得到有效的發展,人才的教育和培養也出現了較大的難度。因此,我們的高校體育教學應該建立起較為完善的教學思想,摒棄傳統的單一教學理念,并始終堅持以健康為主進行求知創新的教育新模式,只有這樣的教學方式,才能夠使教學本身的質量得到顯著的提升,學生們的創新意思與發散性思維才能夠得到培養和鍛煉。
綜上所述,我國的高校體育教學體系想要實現創新構建,就需要進行多維度、多層次的多元化結合,在高校的體育教學體系中,各種影響因素不僅相互獨立,同時又彼此相關聯,只有將這些因素進行融合,才能夠實現高校的體育教學目標;因此,我們的各大高校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不但要對學生的體育成績進行嚴抓,同時還需要對學生的實際身體素質進行考核,除此之外,在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我們不但要對學生們進行充分的體育技能教育,同時還需要對學生的心里進行教育,引導學生對體育教學產生興趣額,只有這樣才能夠使體育教學的本身價值得以發揮,從而構建出高校體育教學的創新體系,使培養出來的人才更加具有適應社會的能力。
[1]李春榮,王彥成,胡永南,李春生.構建普通高校體育理論課程教學體系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4,02.
[2]王滿.面向陽光體育的高校體育教學模式創新體系構建[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09.
[3]張曉紅,徐汶,崔巍.高校體育教學管理引入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的現實意義[J].體育與科學,2014,01.
[4]郭時萍.北方高校冬季體育教學創新與大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J].冰雪運動,2013,01.
[5]陳立波.全民健身運動視角下的高校體育教學內容體系的創新規劃[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