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保平
孟菲斯
托尼·阿姆斯特朗是美國田納西州孟菲斯市一名普通市民,30歲那年,他創辦了一家運輸公司,如今已擁有100名員工、百十輛大型運輸車。
阿姆斯特朗是許多孟菲斯人的縮影。這座僅有60多萬人口的城市,十分之一勞動力直接從事運輸業,三分之一的人職業與航空城有關。航空和貨運已經成為孟菲斯的兩大產業支柱和經濟引擎。
一個昔日的“棉花城”,如何一步步變身全美貨運航空中心并十幾年保持全球最大航空貨運港地位而不倒?
一個決策改變一個城市
孟菲斯位于美國田納西州,密西西比河從城中自北向南流過,將它分為東西兩部分。自北美殖民者定居以來,孟菲斯逐漸成為港口城市,躋身美國四大內陸港之列。
孟菲斯市周邊是棉花種植區,很像美國經典電影《飄》所描述的地理環境。在孟菲斯棉花交易所的墻上,至今還可以看到《飄》的電影廣告畫面。上世紀50年代,孟菲斯成為全美最大的棉花現貨市場。
時光流轉,密西西比河上的運棉船如今船影寥寥,孟菲斯卻因航空港的蓬勃發展而依然充滿活力。
拉里·考克斯,65歲,土生土長的孟菲斯人。從實習生到孟菲斯機場管理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考克斯堪稱孟菲斯機場的“活地圖”。
考克斯說,孟菲斯從水運中心、鐵路交通中心發展為航空城,聯邦快遞創始人弗雷德·史密斯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史密斯上大學時便敏銳捕捉到快遞的重要性,認為進入20世紀60年代,美國經濟將愈發依靠服務業和高技術產業。許多制造“質輕價昂”產品的公司不再依賴于接近原料產地,而是把企業設在能夠吸引科學家、技術和管理人員的地方。正是抓住這一全新生產方式提供的契機,史密斯率先創立“隔夜快遞”這一新興服務行業。
1971年,史密斯在小石城創立聯邦快遞公司,卻因城市霧氣大不利飛機起降、周邊阿肯色河水運量小、地方政府不愿為公司提供建機場所需土地等諸多因素而無奈遷址。此時,位于小石城以東200多公里的孟菲斯向史密斯拋出“橄欖枝”。
..
聯邦快遞與孟菲斯
如今一到了夜晚,聯邦快遞位于美國航空城孟菲斯的總部上空總是“星星”閃爍。它們不是真正的星星,而是即將著陸的飛機。當聯邦快遞全球運營監控中心的時鐘指向22時51分時,各部門都已做好接機準備,一場與時間的賽跑即將開始。23時11分,首架飛機飛抵機場。緊接著,裝卸工人駕駛牽引車、掛斗卡車和電動車開往停機坪卸貨,全程只需要20分鐘。
隨后,卡車將集裝箱運往分揀大廳,按照貨物大小和重量進行分類。通過閱讀貨物上的條形碼,機場電子裝置隨時了解每件被發送貨物的具體位置。裝運貨物的運輸帶長達3公里,像迷宮般蜿蜒在機場大廳,各種形狀的包裹則如雨點一樣從滑道落在傳送帶上……
這就是孟菲斯每晚都會出現的景象。提起這里,人們首先想到的是聯邦快遞。自史密斯將公司總部從阿肯色州小石城遷到孟菲斯之后,孟菲斯成為美國數一數二的航空城并多年保持全球航空貨運量第一的位置。
聯邦快遞運營著全球最大的貨運航空編隊,每天在孟菲斯處理3萬個包裹,實現全球直飛。
聯邦快遞的故事是風險資本創業投資的范例。1965年,還是耶魯大學國民經濟學專業學生的史密斯在一篇論文中提出以航空中心為基礎的空運配送模式,認為當時從事投遞業務的郵局和鐵路等很少把包裹直接送達目的地,這留給快遞巨大的市場空間。大學畢業后,史密斯開始按照自己的想法創業。
到20世紀80年代末期,聯邦快遞穩居美國隔夜快遞業龍頭企業地位。1988年,聯邦快遞向全球90個國家和地區提供隔夜快遞服務。2005年3月,聯邦快遞率先開通全球航空速遞運輸業內首條中國大陸直飛歐洲的航線。7月,聯邦快遞宣布投資1.5億美元在廣州白云機場建設全新的亞太轉運中心。
史密斯的長子理查德·史密斯說,聯邦快遞在孟菲斯機場雇傭將近3萬名員工,航空城每3個就業崗位中就有一個由快遞業創造。快遞業的發展還帶動高新技術產業和高端制造業的發展,每年為當地經濟貢獻的產值達280億美元。
軟硬兼備營造良好環境
就地理位置而言,孟菲斯享有發展航空業得天獨厚的優勢。
首先,孟菲斯位于美國中南部,密西西比河橫穿市區,使它處在美國南北水上大通道咽喉的位置上。其次,兩條州際高速公路交會于此,貨運集裝箱可以通過卡車在10個小時內抵達美國本土三分之二的地區。第三,孟菲斯鐵路交通比較發達,火車站緊鄰密西西比河,有利于水陸聯運節省成本。另外,孟菲斯冬季氣候溫和,降雪較少,不會對航班起降造成季節性影響,周邊的平原地形也有利于飛機起降。
除卻出眾的地理區位優勢,孟菲斯的機場設施和政策環境為航空業起飛提供了軟件和硬件的“雙保險”。
20世紀20年代,孟菲斯市政府在市區東南部的棉花地上建起機場,占地大約1200畝。70年代,孟菲斯市政府對機場實施大規模改拓建,修建大型跑道以便大型飛機起降。為吸引聯邦快遞落戶,孟菲斯市政府出面擔保,為史密斯申請到20年期限的低息貸款,同時減免稅收,提前儲備發展機場所需的大量土地。
在孟菲斯機場管理局精心運作下,1973年4月,聯邦快遞總部正式遷往孟菲斯。
聯邦快遞入駐后,考克斯肩上的擔子變得更重。一方面,由于航空貨運量的迅速增加,機場需要不斷改建擴建,急需大量資金;另一方面,在籌措資金的同時還要解決周邊居民的拆遷問題,這一過程整整持續了10多年時間。
時至今日,聯邦快遞的世界總部仍然在孟菲斯國際機場。作為孟菲斯機場最大的客戶,聯邦快遞的經濟輻射力達到280億美元產值。從機場示意圖上看,聯邦快遞的作業區占據了整個機場約四分之一的面積。
談及政府對航空業的支持,考克斯說,除為航空港發展提供必要政策支持,政府還需要對從業人員進行定期訓練。另外,要發展航空業和民間快遞業務,必須打破政府對航空業的壟斷,減少監管部門的過多干預,轉變中央政府職能,由過去的側重監管向提供服務轉變。
一業發達帶動多業興起
聯邦快遞的入駐帶來航空業興旺,同時也帶動高新產業群體興起。考克斯說,航空城是一個區域概念。孟菲斯航空城實際上覆蓋阿肯色、密西西比和田納西3州的部分區域,其中的機場、鐵路、公路和水路形成一個綜合運輸系統。伴隨機場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將會進駐這一地區,為當地增加就業機會。
統計數據顯示,孟菲斯航空城區域有130萬人口,每3個就業機會就有1個是航空城創造的。在航空城產業輻射下,與它相關聯的物流業、制造業、醫療服務業、計算機維修、旅游業等產業發展迅速。考克斯說,例如,顧客把筆記本電腦通過聯邦快遞業務空運至孟菲斯,在當地修理后,電腦第二天便可以空運給顧客,這就是航空港帶動維修業發展的例子。另外,依托航空城,孟菲斯如今已成為全美最大的醫療器械制造中心,還是美國中南部最大的醫療中心,吸引多家醫療機構和保險公司入駐。
“即便是高端制造業的發展,”考克斯說,“也離不開快速便捷的物流和運輸。”
說起航空城今后的發展,考克斯向記者展示了孟菲斯機場服務局2007年提出的20年航空城發展規劃。除繼續對機場實施改擴建外,在融資機制上,孟菲斯機場管理局還設立資本補充項目基金,資金來源為聯邦政府和州政府撥款、機場收費、發行債券,以用于機場的改建和擴建。另外,聯邦政府還將出資修建兩條州際高速公路,其中一條已經動工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