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光紅重慶市第四十九中學
論初中語文新課程閱讀教學
梁光紅
重慶市第四十九中學
閱讀教學初中語文新課程對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知識、實踐能力、身心健康、審美情趣、創新意識的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課標要求初中階段的語文教育立足于人的發展,立足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為學生的終身教育與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對初中生的要求,注重學生的智力發展、語文能力素養的培養與情感、靈性的啟迪,使語文的思想性、工具性、與人文性充分體現。
1.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必須引導和幫助學生認識社會和人生。
陶冶情操、豐富感情、鍛煉意志、健全人格,語文的人文性、工具性為此提供了方便。在實施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努力培養學生正確使用民族共同語進行交際的能力,養成尊重祖國語言、文學,并在運用中逐步達到完美,規范的目的。學生都具備一定的語言潛能,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充分尊重學生富有個性的情感體驗與思維方式,為其營造豐富而有序的語言環境,促使其在課堂與課外的日常生活的語言環境中,通過親身參與提高語言的表達,寫作能力,提高智力。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特別關注學生的創新意識的培養,發展學生的思維個性與探索精神,并促使其逐步形成實事求是獨立判斷的智能。
2.漢語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結晶,蘊涵的民族精神、思維方式、倫理道德、心理習慣等豐富而多彩。
漢語還具有整體性、靈活性、形象性、表意豐富性的特征。因此,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應通過對文章的誦讀與感悟,培養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的能力,閱讀不同文化背景下作品的能力,在閱讀過程中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的能力,在閱讀過程中能做出獨立判斷的能力,閱讀后能吸取有用信息,剔除無用、有害信息的能力,合作,整合閱讀中能博采眾長的能力。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應遵循漢語教學規律,促使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充分發揮語文教育在學生能力培養上的無可替代的作用。
1.以學生的知識積累與生活經驗為切入點,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美國教育家華特?B科勒涅斯認為:“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在知識構建的過程中,學生對舊知識的理解是以舊經驗為基礎的,對新知識的攝入實際上也是對原有知識的改造和重組。長期以來,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往往忽視學生的生活經驗與感情體驗,將閱讀教學局限在課堂上,書本里的各類語文知識點的分析上,語文教師大多強調課文的背景、分析、評價與結論,學生大體處于被動接受,機械記憶的位置。這樣,閱讀教學也就失去了它應有的生活情趣與人文魅力。語文是最貼近學生生活的課程,盡管初中學生閱歷有限,但絕大多數語文所敘述或描繪的,都是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事實,揭示的也是學生能夠理解的事理。因此,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應盡可能將學生的個人知識、直接經驗與生活世界當作課程資源,以學生的知識積累與生活經驗為切入點,促使學生產生閱讀期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誘導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探索新知識。
2.以學生的閱讀感悟與生活體驗為基礎,營造學生積極參與的開放性的教學氛圍。
不同的讀者有不同的“期待視野”,“期待視野”不同,價值觀念,審美情趣也就不同,所領會的作品的含義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閱讀教學方法不應回避學生在學習中的個性差異、理解差異。正如語文新課標所指出的:“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這是閱讀教學理念上的明顯進步。要使語文新課程的閱讀教學在實踐上也與之同步發展,就必須營造師生平等、相互尊重的開放性的教學氛圍,淡化教參,教師的權威,倡導學生獨立思考。保護學生的好奇心,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的意見。課堂提問設計要有民主,開放意識,要善于捕捉學生情感和思維的興奮點,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并因勢利導,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
1.正確理解并大膽實踐現代閱讀觀。
新課標強調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與評價的能力,并首次提出了以“合作的方式”來解決閱讀中的問題,要求學生“能利用圖書館、網絡收集自己需要的信息”。新課標還就知識與能力的關系作了闡釋,對課外閱讀作出了要求。而這些要求與傳統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都相去甚遠。因此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首先要求教師轉變觀念,正確理解并大膽實踐現代閱讀觀。堅持以讀為主,突出學生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整體把握、重視學生的閱讀感受與情感體驗;重視學生閱讀的個性與創造性,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讓語文閱讀教學貼近學生生活,促進學生將語文知識轉化為運用語言的能力。
2.培養品質,以自己的個性促成學生的個性發展。
沒有教師的個性就談不上學生的個性。而教師的富有個性的教學風格的形成,絕非信手拈來,一蹴而就的易事。教師的個性能影響并帶動學生的個性,從而更好地發展學生的個性。能優游自如地將學生引領到作品面前,和學生一起感受和領悟語言之美,情境之妙,使學生對語文課有期盼的語文教師并不多見。語文教師需要著意培養自己的人格,讓學生期待感知與思考,期待獲得驚喜,期待語文教師帶給他們一個獨立的世界,一個美不勝收,能給人新發現、新體驗的世界。而欲達此目的,語文教師就必須下大力氣培養自己的個性,不斷“充電”,在教學中不斷反思探索,在求同的基礎上求異,在維護共性的基礎上張揚個性,殫精竭慮發展學生多姿多彩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