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煥霞河北省高邑縣富村學區東塔影學校
給孩子們創造一個無比快樂的數學課堂環境
薄煥霞
河北省高邑縣富村學區東塔影學校
教學十余年,教過的學生也有好幾屆,卻依然是縣里最年輕的教師。可能因為年齡差距相對較小的原因,好多學生都把我當成了知心大姐,有什么知心話都愿意對我說。我的知心收納袋里裝進了往屆學生諸多的不快樂,而孩子們說的最多的就是上學好累啊,好想擁有一個快樂的課堂啊。是的,我們應該給孩子們創造一個無比快樂的課堂環境,而我在幾年教學中積累了一些淺顯經驗,供大家分享,那就是:大膽的放手,把課堂還給孩子們。
我教的是小學數學,《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而這些主動的過程、生動活潑的過程、富有個性的過程,只有在放手的課堂上才會出現。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究竟哪些問題必須放,哪些問題又不能放呢?為此我也走過很多彎路,剛工作時,學校安排了一位資深老教師做我的幫帶教師。這是一位成績非常優秀的老教師,尤以嚴厲出名,學生上課時根本就不敢不聽講,更不敢課下不做作業,所以學生都很聽話,而成績自不用說。但好多學生反映一上數學課就嚇得有點兒渾身發抖,看見數學老師都躲著走。成績雖好,但情感上我總覺得有點兒欠缺似的。當時也說不上來什么道道,就跟著學,一度學生也很怕我,成績也還可以。但后來我想通了:為什么不讓學生快樂的學習呢?
就拿《商不變的規律》這一課來舉例,以前上課時,我就告訴學生被除數、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商不變這句話,然后舉了一些例子,讓學生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最后找了一些題來鞏固這個知識點。整節課可以說是費盡心機,講的是口干舌躁,更是不斷的提問,生怕學生有不聽講,打瞌睡的。結果學生是聽得云天霧繞,更有甚者是不斷的趁老師不注意搞小動作,搞的是老師累,學生困。到最后,我記得是學過一年之后,又用到了商不變規律的時候,學生依然是不會。其實是學生只是學了一個表象,沒有真正的理解這一句話的意思
后來又講到商不變的規律這一內容時,我就決定要改變一下教學方法,當時我的教學理念就已經想對學生放手了。但是怎么個放法,究竟哪些問題必須放,哪些問題又不能放?我還沒有十足的把握。于是我就讓學生先預習這一課,然后讓學生提出了不懂的問題,學生提的問題是五花八門,然后咱們就一一解決吧,結果一節課的知識講了兩節也沒有講完,學生還是似懂非懂。
后來偶然的機會看到了西南師范大學的常務副院長唐果南教授在2009年新課改校長培訓會上說的一席話:“課堂上,要做到‘三講三不講’。‘三講’:思路方法必講,核心問題必講,疑難之處必講。‘三不講’:學生已會的不講,不講也會的不講,講也不會的不講。老師的責任就是把學生帶到高速公路的路口讓學生更充分地去探索、發現……”。我若有所思。看來光放也是不行的。于是我開始不斷的探索課堂放手的藝術。放手也要狂而不亂、馳而有度,有“放”必有“收”,收放有時,收放有度。“放”到恰到好處,“收”到節骨眼上。即不能放手過度,也不能收手太晚。收手太早,學生過手,過腦還沒有“過”完,課堂不會有精彩,課堂不會有激動人心的生成。收手太晚,會讓有效的課堂時間流失,造成課堂的低效。收手太早,叫預置超前,收手太晚,叫預置滯后。
幾年之后,我的教學理念不斷的完善,已經把課堂徹底的還給了學生。在學習商不變的規律的時候,我是這樣做的:
1.問題引領,放手主體,自主探究。
在學生提出的質疑當中找了幾個比較典型的問題引領學生自主探索:
(1)在除法中,被除數和除數發生怎樣的變化商不變?請舉例說明。
(2)這是為什么?
(3)關于商不變規律,我們的提醒是什么?
(4)商不變規律有哪些應用?
(5)關于商不變的規律,我的疑問(或進一步想法)是什么?
同學們或舉例、或用字母推導的論證過程非常精彩,
2.適時延遲,等待主體,贏得精彩。
在這節課中,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想法,而且不斷的交流驗證,我似乎成了一個傾聽者,我不再感覺四十分鐘那么難過了,似乎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同學們的感覺也一樣。尤其是同學們時不時的總能給老師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我現在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沒想到你們可真是厲害啊。
3.提出質疑,督促主體,主動發展。
課堂接近尾聲,我適時的來了一個知識小梳理:
(1)如果被除數與除數只有一個量發生變化時,商會有怎樣的變化?
(2)如果被除數與除數同時乘或除以一相相同的小數時,商又會有怎樣的變化?
(3)有余數的除法中,商的變化規律又是怎樣的?
(4)加法與減法有這樣的規律性嗎?
這樣的問題把它作為課的延伸,讓學生課后自主研究學習,課是上完了,但留給學生的永遠是意猶未盡的思考。
當然,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沒有遺憾,只有完美,我們就會停止探索,正是這種遺憾,才能激勵我們孜孜以求,以期更完美。不管有沒有遺憾,今天的課堂中有一點可以堅信,那就是放手后的課堂能捕捉到學生思維的火花,能讓學生的思維更具有創造性。
最后送給大家幾句話,作為教師我們要相信學生,敢于放手;要立足學生,善于放手;要創造機會,樂于放手;要精心組織,巧于放手。盡管我們的課堂還達不到完美的境界,但隨著我們的不斷努力,相信我們的課堂會一天比一天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