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江河北省固安縣蘇橋中心校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探究
王志江
河北省固安縣蘇橋中心校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要求在不斷提高。有效課堂教學是指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運用有效的教學策略完成預定的教學目標,使學習者與傳授者雙方獲得最大的進步與發展。它能讓每個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獲得愉快的體驗和自信心。課堂有效教學是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的重要途徑,也是新課程改革發展的必然要求。那么如何有效地進行數學課堂教學,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改革實踐,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了探究。
有效課堂教學;方法與策略;師生關系;問題情境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要求在不斷提高。課堂有效教學是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的重要途徑,也是新課程改革發展的必然要求。那么如何有效地進行數學課堂教學,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改革實踐,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了探究。
有效課堂教學是指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運用有效的教學策略完成預定的教學目標,使學習者與傳授者雙方獲得最大的進步與發展。它能讓每個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獲得愉快的體驗和自信心。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問題是每一位初中數學教師必須面對的問題。
目前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面臨著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教師教得很辛苦,學生學得也很累。很多學生沒有掌握好學習數學的方法,導致數學基礎差,對數學學習興趣不高。有的學生甚至對數學學習產生厭煩抵觸情緒,失去了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主動性。這些問題困擾著每一位數學教師,同時也影響著初中數學新課程教學的開展和數學教育質量的提高。因此,探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非常有必要和有意義的。
有效課堂教學的達成與一定的教學方法策略密不可分。作為初中數學教師,應該利用各種方法與策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促使學生主動探究學習內容。只有這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才能教得輕松,學生也學得愉快。
(一)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中學習,學生才能心情舒暢,才能使思維始終處于積極的、活躍的狀態,才能敢想、敢說、敢于質疑問難。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時間和機會越多,學生參與學習的時間就越多,有效教學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要激發學生的主體功能,教師要善于為學生創設寬松、愉悅的學習情境,給學生以平等、快樂、成功的享受,營造出具有真誠接受和理解為特征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意識到自己在一個群體中存在的價值。
和諧的師生關系可以營造一種輕松自然,親切平等的課堂氣氛。在這種良好的氣氛下,學生聽課的積極性高,反應迅速,思維活躍,有利于他們心智的充分發揮,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良好的課堂氣氛,學生才能在寬松、民主、自由的學習環境中健康成長,才能全面性、協調性、可持續性的發展,課堂效率才能有效提高。
(二)創設合適的問題情境,促使學生產生問題,探究問題
創設合適的數學教學情境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因而問題情境的創設應注意以下幾點:
1.“問題情境”趣味化
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把教材中的問題編成生動而富有趣味性的問題情境,讓學生感覺到學習數學是一件有意思又有趣味的事情,從而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數學的活動中,去探索、去實踐。
例如:學習《整式的加減》時,我讓學生每人任寫一個比1大的整數,將你寫的數減去2,再加上它本身,再乘以5,再加上4,在得數后再隨意加上一個小于10的正整數,將結果告訴我,我就能馬上猜出你想的兩個數。學生爭相參與驗證,學生充滿了好奇與疑惑。接著我對他們說:“我只要把你們報給我的數加上6,就能猜出。如一學生報出結果110,老師在心中算出110+6=116,個位數6是第二次想的數,余下的兩位數便是一開始寫的數。明白了嗎?”學生搖頭,我趁機說學完這節課你們也能表演了。下課前,我揭示了謎底:設參與者先后寫的兩個數為a、b,則5(a-2+a)+4+b=10a+b-6,把對方報的數加上6后,得數的個位是b,余下的為a。趣味性問題情境,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走進美麗多彩的數學王國,享受到學習數學知識的快樂,從而進一步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問題情境”生活化。
把“問題情境”生活化,就是要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親自體驗問題情境中的問題,增加學生的直接經驗,這不僅有利于學生理解問題情境中的數學問題,而且還能讓學生體驗到生活中的數學“無處不在”,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初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我們要根據教材中涉及到的實際相關生活的調查報告,引導學生注意觀察身邊的數學。
例如:學習統計時,可以讓學生對周圍最感興趣的一件事情進行調查。比如:學生喜歡喝什么牌的礦泉水;班上同學最喜歡的動物等問題。請你根據調查情況,制作統計表,從你制作的統計圖中,你可以得出那些結論?并作出解釋,說說你的理由。從這個過程中,問題情境創設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學生參與度高。學生的觀察力、比較的能力和獨立創新能力可以得到有效地提高。為了讓初步逐漸掌握數學思想,不斷增強數學意識,還必須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加強實踐活動,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的數學問題,認識現實中的問題和數學問題之間的聯系與區別。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用數學的觀點去認識周圍事物的習慣,并自覺把所學習的知識與現實中的事物建立聯系。這對于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和增強學生的積極性很重要。
(三)精心設計課堂訓練,及時做出反饋
課堂訓練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效的課堂訓練不僅可以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師的教學效果,而且還能為教師提供教學反饋,從而修改教學方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效的課堂訓練要遵循以下原則:
1.目標性。課堂訓練要圍繞教學目標進行,選擇練習的數量與質量要精致,時間要控制在十分鐘左右。
2.及時性。課堂訓練要使學生對課堂上所獲得知識信息重復循環,實現記憶層次的轉化。
3.層次性。一是教師要根據教材本身的邏輯性,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選擇練習題,做到由易到難、有梯度;二是教師對練習題的設計要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即要使中下生“吃得消”,又要使優等生“吃得飽”。同時,教師要根據課堂訓練的情況及時做出反饋,對出現的問題,要及時解決,予以糾正。
新課程理念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因此,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應體現學生為主體,努力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盡量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學生展示。教師要當好學生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注重問題情境創設,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同時教師還應繼續加強有效課堂教學的研究,走在課改的前沿,嘗試新的教學模式,以此來贏得更為有效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