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恩月河北省圍場縣第一中學
高中生物教學中課堂提問的作用和方法
趙恩月
河北省圍場縣第一中學
當今,課堂提問依然魅力不減,提問仍然是使用最頻繁的課堂教學技能與藝術之一,我們幾乎找不到一節自始至終沒有提問的課堂,區別就在于“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優秀的課堂教學往往波瀾起伏、有聲有色,令學生入情入境、欲罷不能,其中精彩迭出的課堂提問發揮了不容忽視的作用。
高中生物;課堂提問;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提問,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的,教學要求設置問題進行教學問答的一種方法。成功的課堂提問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誘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想象力,檢查學生對已學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增進師生之間的了解和溝通。因此教師必須根據課堂教學的具體要求進行通盤考慮,注意問題的目的性和層次性,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對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有重要意義。
1.課堂提問可以抓住學生思路,提高課堂凝聚力。
高中學生年齡大都在17至20歲之間,這個年齡段是人生最活躍精力最充沛的時期,學生要想在課上50分鐘時間內毫不放松的緊跟老師思路走很難。學生大部分表現為在回答老師提問時精力集中,在聽講時散漫。如果教師僅靠維持課堂紀律來保證學生注意力是遠遠不夠的,要在教學中提出一系列難易適中的問題來吸引學生注意,要讓大部分學生感到自己也能回答對了,這樣從主觀上抓住學生思維,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進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課堂提問可以讓學生發現不足,從而激發學習興趣。
對于一些重要的生物概念,如果學生僅僅停留在自己能背下來的層次是達不到較好的課堂效果的。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提出一些題意明確的實際問題誘發學生思考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其內涵,這樣可以對學生的自滿驕傲情緒進行小小的打擊,使其認識到自己的認識水平還不夠高對知識還沒有真正理解到位,進而提高其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3.課堂提問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教學中我們會遇到一些這樣的學生,他們對生物概念及規律都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但是在回答老師提問時總是結結巴巴,語言組織不嚴密,甚至將所用到的知識點的名稱都說錯了。對這樣的學生,教師應該鼓勵其大膽回答,對其回答是出現的問題及時給予更正,鍛煉其語言組織表達能力。通過提問教師可以直接表達對學生的關心,使學生體會到老師在重視他,從而提高其進一步學習的興趣,也幫助他克服緊張心理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1.找準問題的切入點。
首先是從教學內容來看,選擇知識的重點、難點和關鍵處,如新舊知識的銜接處,過渡處及容易產生矛盾和疑問的地方。如在學習《生態因素》這節課時,在導入新課時在黑板上畫一條魚,并提出一個問題:怎樣讓這條魚生活的自由自在?學生積極思考,踴躍發言,接著再提出第二個問題:又有什么原因影響這條魚的生活呢?通過一正一反兩個問題,便將教學目標轉化成富有針對性,啟發性,探索性和趣味性的思考題,使學生充分利用時間,提高課堂學習的主動性,提高課堂效率。
其次是從課堂的時間上把握,應選擇合適的提問時機。如在講“植物體內水分的吸收利用和散失”時一開始就給學生提一個問題:“有道是: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可是植物體內的水為什么偏偏從樹根向樹頂上走呢?”這個問題一下就把學生的思維集中到課堂上來了。這種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而且把一些抽象的問題放在現實生活中解決就會使事情變的簡單得多,取得較好的效果。
2.巧妙設計提問。
首先,從語法上來說,設計的教學提問盡量要多用幾種形式,如疑問、設問、反問等,這樣才能體現課堂的靈活性,活躍課堂氣氛,讓課堂妙處橫生。
其次課堂是千變萬化的,學生在回答問題時不可能全部正確,而可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甚至答非所問,或干脆答不出來。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機智,根據情況變化,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如在通過表格復習尿液和原尿成分時問:“為什么尿液中尿素含量比原尿中高許多倍?”當時學生沒有回答出來,再問學生:“煲湯的時候,發現湯淡了一些,怎么辦?”學生馬上回答:“加鹽”,接著問:“如果不加鹽,還有沒有別的方法?”“可以煲久些”有的學生說。通過啟發,這個問題便解決了。
3.問題難易適中。
教師在問題的設計過程中,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正確認識學生并科學估計他們的知識和智力水平,真正做到從學生實際出發。既要所提問題在學生心理上制造不平衡,以激發學生探求新的欲望,又不能讓問題過易或過難,使學生產生厭煩或者抑止心理。問題過易,如“是不是、好不好、有沒有”之類猜測性的問題,表面上制造了熱烈的氣氛,實際上則有損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問題太難,完全超越了學生的知識結構,則會抑制學生的思維熱情和信心。提問要有跨度和梯度,設置的問題要集中,問題之間應有內在聯系和因果關系,使之環環相扣,如在講“呼吸作用”時,先通過提問,復習光合作用的實質和意義。在提問后,根據學生回答總結出:光合作用的實質是把無機物合成有機物,把光能轉化成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這些能量是生命活動所必需的,那么這些能量是怎樣釋放出來而用于生命活動呢?于是順理成章引入“呼吸作用”這一課題。
目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念已經深入人心,生物課堂教學策略和模式的研究也緊緊圍繞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的目的展開。課堂提問是生物課堂教學中重要的教學組織形式,課堂提問的藝術和策略與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習能力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研究教師的課堂提問有著及其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