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艷芝
【摘 要】七年級是學生時期的重要階段。進入七年級,學生將不再是只顧玩耍,不思慮任何事的懵懂頑童,此時的他們將開始進入塑造個性,形成人格,獨立進行思考的青春期。七年級的學生對新生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七年級的數學課程的編寫很貼近生活,也充滿著趣味性。作為老師,如何根據這個階段學生的特點,進行相應的課程準備,并利用好這些特點,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是我們作為老師應該慎重思考的問題。因此,本文將對培養七年級數學學習興趣做出探討,希望對廣大教育工作者有所裨益。
【關鍵詞】數學;學習興趣;建議;學習習慣
1.前言
成為七年級的學生,代表著自己開始脫離父母全方位的呵護模式,踏上了真正屬于自己的旅程。七年級的學生,經過了學前教育和小學的磨礪,具備了一定對事物的分析判斷的能力,對新接觸的事物很敏感,而對于七年級的各科課程,更是興趣盎然,滿懷期待。七年級的課程是對小學階段課程的全面升級,此時開始進入科學性與趣味性兼備的過渡時期。數學作為邏輯思維敏感的學科, 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數學科目本身的難度不可忽視,往年一些學生起初對數學很感興趣,后因方法不合適等原因,導致喪失對數學課的興趣,甚至排斥數學課的例子有許多,因此,作為數學老師,要盡可能利用好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通過適當的引導,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科目本身的魅力,培養學生對數學科目學習的興趣,以便為學生以后學習更深層次的數學知識奠定基礎。
2.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幾項措施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作為老師應當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只有讓學生主動學習,才能使他們真正學到東西。下面筆者將提出以下幾條建議,希望對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有所幫助:
2.1把握教學初始階段,奠定學習基礎
在七年級學生本身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促使下,面對新教材,他們內心往往會萌生一定要好好學習的積極思想,這對于此階段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因此,作為數學老師,面對學生們對知識的渴求,一定要在教學初始階段狠下功夫,多花心思,使學生對數學課留下積極的深刻的印象。由于七年級數學教材本身與生活聯系很緊密, 又兼具趣味性,老師可以通過組織相應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參與其中,體會數學科目與生活的聯系,還可以多讓學生動手做實驗,驗證教材所說結果是否正確。這樣在不斷動手參與的過程中,相信一定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應注意的是,在這些活動過程中,要密切注意學生的心理和情緒變化,一旦發現有學生出現害怕、失望、不自信的情緒,要立即進行鼓勵、安慰,讓學生重拾信心,避免因受打擊而喪失興趣的情況出現。
2.2課堂的趣味性是培養學生興趣的關鍵
課堂教學對于學生的學習有直接作用,課堂效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生學習成果的好壞,因此,各位數學老師要加大對課堂教學的重視程度,確保課堂充滿活力,充滿新奇,以帶動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具體可以通過以下方法實現:一、運用引入思想,豐富課堂表現形式。為增加課堂趣味性,老師可以采用表演、動手比賽的形式,進行開發思維,調動課堂學習氛圍;還可以進行集體討論,分組探究問題的答案,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求真知。七年級數學教材上有很多實踐性課題,身為老師,應當充分利用好這些課題,讓同學分成實踐小組,對不同的課題進行實踐證明。在實踐前,老師要針對不同的課題給同學們留一些問題,讓他們在實踐過程中自己找出答案,培養他們的思考能力;在實踐結束后,要讓他們自己總結經驗教訓,幫他們養成總結思考的習慣。當然,老師應該在實踐過程中,對同學們進行指導,還要注意同學們存在的問題,幫助同學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他們在實踐中取得進步。
2.3注重學習方法的培養,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沒有學習方法的學習,就好像無頭蒼蠅亂轉,很難尋找出路,也是對時間和精力的極大浪費。因此,作為新時代的教育,要注意對學習方法的培養。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將使一個人終生受益。在數學教學中,老師應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尤其是在七年級這個各種思想正處于塑形時期的階段,更要為學生以后的學習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數學教材中,本身就有許多發散思維的題目,就是為了適應新時期教改的需要,人才培養的需要。所以,老師應注意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及時出示閱讀題,讓學生在閱讀中尋找答案,注重題目內容含義;要培養學生的觀察審視能力,讓他們在觀察的過程中進行思考,而不是漫無目的的觀察,尤其是對因果變換的觀察,應該成為日后同學們觀察圖形、觀察實驗的基本感知;要培養學生的討論和總結習慣,通過引導性問題的設置,可以讓同學們通過討論,進入相應的教學課程的學習,這樣的途徑,讓學生更容易接受要學的理論知識。總之是推動同學們不斷進步的巨大動力,在每次實驗或討論等活動過后,應讓同學們及時進行總結,可以以個人或小組的形式,讓同學們及時鞏固所學知識。
3.結語
有句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七年級學生正處于對新生事物無比渴求的時期,對大千世界的事物,他們都有著濃厚的興趣。數學作為思維縝密的學科,既有無限的奧秘,又有相當的難度,作為老師,要不斷探索教學方法,既要讓同學們感知到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又讓他們不至于因為受打擊而喪失興趣,甚至于放棄學習。只有廣大教育工作者不斷嘗試和努力,才能讓學生對數學更感興趣,才能為學生以后的數學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茍懷德.七年級數學興趣教學法初探.《教育界》.2013年31期
[2]解必剛.淺談七年級數學興趣教學.《吉林畫報(教育百家B)》.2013年5期
[3]陳穎.七年級數學興趣教學的幾點嘗試.《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年1期
(作者單位:江蘇省豐縣首羨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