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錦春
新課程強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應從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和興趣出發,開放教學,讓學生全面地、主動地去探索,讓每個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課堂教學煥發生命的活力。可是,在我們的課堂,經常形成我講你聽,我問你答,我說你寫的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機械化的教學思想,學生的個性發展始終處于一種被動的地位,個人的潛能得不到充分的發揮。即使有時看到的快樂教學是“身動心不動”,自主、合作和探索的學習方式很少見且往往流于形式。反思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還是保留了那種“封閉式”的教育模式。那么,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有效地實施開放策略呢?
一、課堂中讓學生在合作、發現中體會探究數學的樂趣
傳統的教學方式以接受學習為主,教學的內容大多由教師直接灌輸給學生,學生只能被動接受。久而久之,學生學習的過程變成了單調的記憶過程。我們應打破傳統的教室即是課堂,課堂即是教室的傳統觀念,給學生一個自由的課堂空間,在這樣的課堂空間里,師生之間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交流。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動口、動手”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引導學生通過個人思考、同桌討論、小組合作、動手操作等方式來自己解決問題。如在教學“十幾減8”這部分中的“13減8”時,沒有把自認為較好的方法直接交給學生,而是拿出大量的時間讓學生去經歷“自己探究算法——在交流中比較、體會不同的算法——選擇自己喜歡的算法”這樣一個過程,并把精力較多地放到學生探究算法上。在教學中,我首先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喜羊羊賣桃子的情景,激發學生的興趣,并引導學生列出算式。然后告訴學生“喜羊羊不會算,你能幫他想出一種好辦法嗎?”,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躍躍欲試。我及時抓住了這個時機,學生在這一過程中討論積極、熱烈,很快就總結出了自己的方法。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總是積極的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尋找探究的樂趣。
二、課堂中開放學習內容,加強知識的應用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本身是開放的、多樣的,小學數學學習更應該是開放的、多樣的。只強調書本知識,只重視現有模式題的演練,忽視生活中的數學,忽視實際能力的培養,不可能解決學生數學綜合素質的提高等問題。如果學生的書本知識和實際脫節,學生不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數學教學目標就難以達到。為了達到“能夠探索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這一教學目標,就必須開放學習。一方面為學生數學學習提供的有關背景材料必須開放,及時將與教學內容有關的社會信息的學生日常生活中應用數學的事例納入教學內容,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身邊。如:學習了“面積計算”后,讓學生實地測量學校操場的面積,到農村丈量田地面積。另一方面設計一些開放性的練習題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和深刻性,提高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原始的問題是:要買一個價值50元的商品,如果你存了15元,還需要再存多少元才能買下這個商品?改過后的問題是:如果你的一個好朋友只有15元,想給他的奶奶送一份生日禮物,利用超市的廣告宣傳單的價格制定一個購買計劃。
三、課堂中開放教學形式,關注學生成長過程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一般來說:復習、新授、練習、鞏固、小結等環節是一堂課所必需的。在教學中,我們總是把一堂課是否完整作為一堂課優劣的重要指標加以考慮。實踐表明,過分地追求某一堂課的完整,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對某一問題的深入研究和體驗,教師為了在預定時間內完成一個內容,而硬生生地打斷學生的學習,從而使學習過于零碎,起不到促進學生整體學習的效果。我在教學中,有時預設幾種算法,可學生說出了更多種,計劃20分鐘完成的新課用了一節課,后面的鞏固練習就來不及上了。但在這一過程中,我并不因時間因素而限制學生進行探索,我深深感受到知識在學生的互動中碰撞出了火花。我想,某一堂課的不完整,或許拖課了,老師有所失,但學生會有所得。我們要時刻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關注學生的成長。而不是為了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制約學生思維的發展,扼殺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利用課堂教學過程的開放性,讓學生展開想象和創新的翅膀,把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揭示出來,既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動機,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知識運用也更靈活,同時發展了學生的數學思維,整個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兒童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了動作與思維的聯系,思維就得不到發展,新課程指出:讓學生在做中學,玩中學。放開學生的雙手,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合作討論完成,其實質就是讓學生的多種感官協同活動并參與到學習活動的過程中來。它不僅能使學生學得生動活潑,使學生對學過的知識理解更加深刻。
總之,開放數學學習,創設了融洽的師生氛圍,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有利于開發學生的智力;有利于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塑造和諧生動的學生發展空間。教師要充當合適角色,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建立和諧、民主、安全、自由的課堂氣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建湖縣恒濟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