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萍
語言學家克魯姆說過:“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該是創造更多的情景,讓學生有機會用自己學到的語言材料。”所謂情境教學就是教師運用一定的手段,創設所需要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根據這種特定的情境理解和運用知識。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創設并運用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學習語言,能使抽象的語言學習變得形象而容易,使學生感受語言的魅力和語言學習的快樂,進而激發其學習興趣。
如果把學生看成是一只只采集花粉的蝴蝶,那么英語教學中的情境就是一朵朵美麗的花。花朵是否有吸引力,能引得蝴蝶翩翩起舞,這就需要教師在創設情境時多思考,多用智慧。在小學英語課堂上,如何用智慧創設吸引學生的情景呢?
以下是我工作幾年來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幾點體會:
一、教師要努力創設真實的生活情景,讓學生樂于接受
《英語課程標準》注重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而語言能力必須在實踐中得到鍛煉。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所在在英語課堂中不宜選擇太過遙遠、陌生的實踐內容,而應創設與兒童平時的日常生活非常接近的情景氛圍。這樣可以使學生很快地進入角色,而且熟悉的場景可以幫助他們進行口語交際,同時也便于學生課后模仿練習,并勇敢地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去。
比如牛津小學英語4B中有關于以買賣東西為內容的課,課前,教師可以擺好幾張桌子,分別貼上水果店、西餐店、文具店的標簽,并在桌子擺上一些相應的實物、模型或圖片,使學生被場景所吸引,很快投入其中。課上,多請自告奮勇的學生來扮演顧客和營業員,練習Can I help you? Id like some… ?Anything else? How ?much ?is ?it ? _____yuan . Here you are. ?Thank you. ?Youre ?welcome .等語句,學生會在實際練習中很快掌握這些對話。由于買東西的場面和學生的平時生活很密切,因此可以鼓勵他們課后自己建造“商店”來模擬練習,如果可能,還可以到實際生活中去用一用,更能加深印象。
設計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交際情境,可以從各方面激發學生的感知,喚起師生情感,讓學生置身于貼近自己生活的語境中,產生親切感,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這種教學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參與英語學習的強烈愿望,又能培養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將教學目標轉化為生活的內在需要,并將英語語言知識和自己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二、教師要努力創設富有趣味的情景,讓學生樂在其中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兒童富有好奇心,聽覺靈敏,善于模仿,心理障礙較少,他們對一種新語言的學習往往產生強烈濃厚的興趣,所以人們認為兒童時期是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兒童的注意力又較易分散,唯有對感興趣的東西才能集中注意并能持久。而任何實踐活動都是人們集中注意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學生學習更是如此。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精心設計教案,想方設法以新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興趣,用興趣來激活他們的思維,喚起他們的學習注意,進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積極參與到教學中去,真正成為一堂課的主人。
比如在課堂上適當地有意識地增添一些趣味性游戲,能使孩子們覺得好玩,從而延長注意的保持時間。在關于人體各器官名稱的復習課中,為了避免學生們厭倦,我就創設了兩個游戲情景。游戲一:分組“篩選”游戲。讓一組學生起立,其他組同學監督,教師用由慢到快、越來越快的速度說:Touch your nose/hand…please!學生做出正確反應。 沒有按單詞摸準身體部位的學生被逐一淘汰后坐下,堅持到最后一個的學生為優勝者。游戲二:每組的優勝者再進行比賽。教師在黑板上按參賽者人數,畫若干個沒有五官的人頭,教師每念一個單詞,參賽者用粉筆指出其位置并標上序號,教師在標出序號的位置上勾出該單詞所表示器官的簡筆畫,直到完成整個頭型。如果學生指錯了位置,則會出現五官挪位的喜劇效果。學生們一方面覺得有趣而氣氛活躍,笑聲頻頻,一方面為了獲勝而努力把握每一個單詞。這就避免了枯燥的跟讀導致的疲倦和乏味。在游戲中培養了學習興趣,在競爭中強化了知識記憶。
此外,唱英文歌曲、表演英語小品等富有趣味性的情景也能起到助學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增添趣味性而設制的游戲等,應具有科學性──根據教學內容采取相應的方式,應圍繞怎樣更好地掌握學習內容來設制,不能為單純逗樂而盲目設制。
三、教師要努力創設可持續發展的情景,讓學生意猶未盡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提出:“人永遠不會變成一個成人,他的生存是一個無止境的完善過程和學習過程,人和其他生物的不同點就是由于他的未完成性。”“教育正在日益成為向著包括整個社會和個人終身的方向發展。”也就是說,終身教育已經成為進入21世紀的一把鑰匙。這就告訴我們當前推行的英語課程標準,實行英語課程的改革,并不僅僅是更換一種全新的英語教科書,要我們盡快更新教學理念。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把握整節課的重點和大情境,由一根主線鏈接各個小情境,使各個教學板塊之間相互聯系,緊密結合,環環相扣,整體推進課堂教學進程。同時,課堂教學是動態生成的,情境創設也可以是動態的。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情及時調整和延伸教學情境,將課堂教學自然延伸至課后,讓學生意猶未盡。
例如,在學習了有關Public signs的知識后,我又布置學生組成學習小組收集生活中常見的其它公共標志,并在課上進行交流、評比。這樣的情境延伸學生非常感興趣,做得也非常棒!再如,在教學牛津小學英語6B A letter to a pen friend E部分時,我設計了這樣的情景: Liu Tao wants to be Peters penfriend. I think he should write a letter to Peter. And Peter sends a letter back to Liu Tao. Do you want to know what they write? Please read the letter in Part ?E.學生在完成信后,我又給學生布置了這樣的學習任務:Do you want a penfriend? Please go to the penfriend club,and write to your penfriend about your family.這樣的教學設計就實現了課堂教學的自然延伸。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課堂中創設情境,教師要真情投入,情景要真實可信,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要能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和強烈求知欲,要有連續性和可延伸性。這樣情境才能有助于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有助于增強我們的教學效果,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也能使學生感到學習英語是一種其妙無窮的樂趣,而不是負擔。只要我們多運用智慧,定能引來美麗的蝴蝶翩翩!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奔牛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