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科技學院 魏昶
伴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進步,網絡的使用已經從工作、學習延伸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了大眾化和普遍性。網絡購物作為一種新型的購物方式,以其特有的優勢迅速受到了眾多網民的追捧。大學生作為網絡使用的一大群體,對網絡購物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他們從網絡上琳瑯滿目的商品中挑選自己喜歡和感興趣的物品,使自己的生活更加便捷。有調查研究顯示,大學生網絡購物的種類繁多,其中網購的物品種類主要是服飾、圖書音像制品、數碼產品、考試資料與多媒體課程、虛擬產品這五類。其中,服飾是大學生網上購買最多的物品,其次是圖書音像制品[1]。然而,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它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對龐大的網購群體帶來負面影響,很多學生長期沉溺于網絡購物不可自拔,給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學習都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導致大學生過度網絡購物的原因有很多,除了經濟發展的趨勢使然,還與大學生們生活的環境和人際交往狀況相關,也和大學生本人的價值觀密切相連。本文從以下三點對大學生過度網絡購物的成因進行分析。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電腦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之一,大部分大學生擁有屬于自己的電腦,方便他們隨時從網上獲取需要的資源。除此之外,智能手機的使用已遍及千家萬戶,智能手機擁有許多同電腦一樣的功能,其中包括通過手機客戶端在網上挑選并購買貨品,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大學生們可以隨時隨地用手機瀏覽各種網站,并有專門的快遞員派送貨物,不需要逛街選購,足不出戶就可將需要的物品拿到手中[2]。而且,網絡上無所不有,大學生們從網絡上搜索到的商品幾乎可以滿足他們的所有需求。由于網絡銷售不需要店面配置,很多都是廠家直銷,生產和銷售之間少了很多中間環節,所以網絡銷售的貨品往往比實體店中的價格要低,此外,不同的網站還通過各種促銷活動來吸引網民們的眼球。這些都導致大學生們在購物網站上流連忘返。
大學生們住的是集體住宿,他們同吃同住,共同學習,相互之間交流比較多,彼此之間也會受到對方生活習慣和價值觀念的影響。當大學生群體中有一部分人在網上購物較多時,這種狀況會感染到與他共同相處的同學,致使另一部分人也開始網絡購物。而且,網上物美價廉的商品備受大學生們的青睞,當一個同學在網絡上購買到心儀商品時,可能會吸引周圍同學的注意力,他們會購買同一款產品,或者團購。此外,很多學生以網絡購物為時尚,他們以在網上購買到性價比高的物品為自豪,相互之間進行比較,進而形成攀比之心。這些現象會使在網絡上購物的人數增加。在網絡上購物已被看成一項必備技能,能否在網絡上購買到物美價廉的商品被很多學生看成是對一個人能力高低的評判標準。這樣的片面認識,使得很多學生熱烈追捧網上購物,從中獲得他人的認可,提高自己的自信心。網絡購物過程中,客服人員良好的服務態度和耐心的解答會讓網購者感覺到被人尊重和心情愉悅。這些促使大學生們更愿意選擇網絡購物。
大學生都是住校生活,生活費一般都是按月領取或者按學期領取,這種狀況使得學生們手中可支配的貨幣資金在短時間內相對充足。網絡購物大部分是通過網上銀行在線支付,這樣的付款方式使得學生們不能看到現金流動的真實情況,缺少花費金錢的真實體驗,致使實際購物情況超出預定計劃。大學生對金錢的控制力弱,會導致他們更容易沉浸在網絡購物中[3]。此外,網絡上商品繁多,價錢低廉者甚多,不知不覺間使學生增加了購買數量。隨著電子商務的普及,購物信息占據了每一個網頁,學生在瀏覽網絡信息時常會看到不同的購物信息,而且多以優惠活動吸引網民的眼球,使得學生在無意間增加了上網的時間。大學生對自己上網時間的控制力度低,會致使他們花費更多時間在網絡購物上。
由于大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通過電腦或手機進行網絡購物,而且在各網站和眾多商品中進行比較和篩選,這一過程占用了他們的許多時間。很多學生甚至是在課堂上瀏覽購物網站,關注發貨狀態,沒有將精力放在學習上,還有的學生甚至逃課去取快遞。生活中,隨時隨地可見大學生們將關注點放在手機上,無論是在食堂就餐時,還是在寢室休息時,他們都不忘關注網站上呈現的貨品。這些使他們的學習和生活都受到了影響。
不同于傳統的購物方式,網購用戶不是走出去在實體店里親身體驗各種商品的用途,而是始終對著電腦屏幕,在網站上進行點擊操作即可。網購用戶長期將視線集中在電腦熒光屏上,致使用眼過度,眼睛出現疲勞感,近視的程度增加。而且,長期保持一種上網姿勢,缺少運動導致身體各關節僵硬,影響身體健康,容易誘發腰椎病、頸椎病等癥狀的發生。
網絡在線支付使學生看不到現金流動的真實情況,在眾多價格低廉的商品誘惑下,學生很容易購物過度,致使消費超額,這樣的現狀會嚴重影響大學生們的在校生活。過多的網購消費占用了他們的日常生活費用,很多學生出現了月初富有,月末喝粥的現象。有些學生為了購買網上心儀已久的商品,在平常生活中節衣縮食,積攢經費,甚至還有些學生因為網購而負債。
大學生肩負著建設社會的重大使命,幫助大學生健康成長是高校的職責所在,對他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促使他們樹立健康的網絡購物方式需要學校、家長和學生三者之間共同努力。所謂健康的網絡購物方式指的是購物有計劃性與目的性,能控制自己的上網購物時間和金錢,不會影響到學習和生活。下面將從以下三點對大學生網絡購物過度行為進行預防和應對。
高校有豐富的資源可以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消費理念,從過度的網絡購物行為中解脫出來是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學校的心理健康中心可以通過講座等宣傳活動,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網絡購物,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消費觀念。相關專業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調查活動,了解本校或者本專業學生的網絡購物情況,通過數據分析發現大學生們網絡購物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其形成原因,從中探討有效的應對方式,并將這樣的科研成果進行展示,引起本校學生和老師的關注。對于那些有網絡購物過度趨向的大學生,心理健康中心要和各院系學生工作部門相互聯系起來,對這些大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輔導,可采用團體輔導和個體咨詢等方式,幫助他們從過度的網絡購物困境中解脫出來[4]。此外在道德教育中,學校相關部門要引導學生樹立勤儉節約的優良生活作風,避免學生中形成鋪張浪費、互相攀比的風氣,幫助他們在生活中做到合理消費。
大學生雖然大部分都已年滿18歲,有較強的獨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但是長期處于學校生活中的他們在處理問題時還不夠成熟和理性。對大學生進行教育不只是高校的職責,家長也對大學生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國的大學生生活費主要來源于家長的支持,所以在經濟狀況這方面,家長可以采取一些措施,給在校生們提供實際可行的建議,幫助他們制訂科學的理財計劃。家長們可以將自己家庭的收支情況與子女進行分享,在做重大決策時邀請子女一同加入討論,從實際情況中培養孩子的理財觀念和理財能力。此外,家長可以時常了解一下子女在校期間的消費狀況,及時發現其中的問題,適時給予一些建議,幫助他們進行合理理財。當然,家長在實施指導的過程中要注意自己的態度和言辭,在尊重對方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建議,這樣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
大學生基本跨入了成年人行列,對自我和社會都有一定的認識。大學生們要定期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和總結,預防過度網絡購物行為的發生。在思想方面,大學生們要樹立勤儉節約的良好生活習慣,自覺抵制鋪張浪費和拜金主義,利用在校時間加強自身的知識儲備,提升自己的專業修養[5]。在行為方面,要嚴格控制上網的地點,不在課堂等學習場所瀏覽購物網站,以免影響學習;嚴格規定上網時間,每次上網時間不宜過長,避免過度沉迷于網絡購物中;制定詳細的生活費用開支計劃,采用記賬的方式進行自我監督,避免過度購物導致經濟窘迫;培養自身的興趣愛好,多參加戶外活動和團體活動,轉移注意力,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體驗快樂情緒,獲得心理滿足感,以此來淡化對網絡購物的興趣。
隨著電子商務的普及,網上交易能力已經是現代人生活的必備技能之一,網絡購物一方面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許多方便,實現了方便大眾的目的。另一方面,整合各方資源,避免不良傾向的發生是我們必須關注的問題。預防大學生過度網絡購物是社會、學校和家庭共同的職責所在,大學生本人更應該提高警惕,防止沉迷于網絡購物不可自拔,學會理性思考,理性消費,以免影響了正常的生活和學習。
[1] 楊立峰,吳婷.大學生網絡購物的調查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09(25).
[2] 劉麗.大學生網絡購物成癮行為與心理的疏導教育[J].文學教育,2013(4).
[3] 譚江偉,竇維.大學生網絡購物行為調查研究[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1(9).
[4] 業緒華,毛誠著.淺析大學生網絡購物成癮原因及對策[J].中小型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1(10).
[5] 鄭梅欽.網購成癮的形成機制及應對策略[J].傳媒觀察,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