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亮
摘要:《畜禽繁殖與改良》課程是農業中職院校畜牧獸醫專業的專業核心基礎課,培養學生具有畜禽繁殖與改良的基礎理論和實踐技能,具有畜禽繁殖、育種改良等崗位能力,目前國家正在開展中職示范院校建設,我校建設工作已經結束,畜牧獸醫專業在兩年的建設其中取得了豐碩成果,本文通過在課程體系改革方面展開的一些探索和實踐,對本課程教學內容進行了重新設計,以期滿足新時期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為后示范院校建設指明方向。
關鍵詞:西部;中職;數字化校園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4)12-0095-02
2010年,教育部等三部委聯合下發了《關于實施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校建設的意見》,在全國范圍內打造1 000所有示范作用的中職學校,此舉措旨在帶動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提高質量、解決中職教育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2012年寧夏農業學校被確定為第二批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立項建設單位,目前項目建設工作已經結束,做為示范校建設重點專業——畜牧獸醫專業,在兩年的建設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畜禽繁殖與改良》課程是我校畜牧獸醫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是由動物遺傳學、家畜育種學和家畜繁殖學三門課程整合而成。對于中職學生而言課程內容多、涵蓋領域廣、理解起來相對困難,一直成為畜牧獸醫專業學生學習的一塊硬骨頭。隨著示范校工作逐步開展,大力推進人才培養模式及課程體系改革,作為我校專業的排頭兵,畜牧獸醫專業始終圍繞“技能成才、技能創新、技能致富”的目標,構建“崗位驅動、學訓交替、能力遞進的‘563型”人才培養模式,《畜禽繁殖與改良》作為核心課程之一,在專業建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伴隨著示范校建設工作的深入開展,課程組在教學過程中就《畜禽繁殖與改良》課程的任務設計、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評價體系等內容進行了改革創新探索,在實踐教學中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1 課程建設背景
1.1 畜牧業發展符合國家、地方產業政策
畜牧業是農業支柱產業之一,直接關系到國計民生、社會的穩定,是推動農村經濟發展、消除城鄉差別、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產業,寧夏作為西部欠發達地區,畜牧業發展被政府視為新時期重點發展的優勢產業,現階段畜牧業逐漸走向現代化集約化生產,對于畜禽繁殖、育種、管理等方面技術工人需求數量逐年增多,以此帶動畜產品加工業和相關服務業的快速發展。
1.2 寧夏發展畜牧產業具備得天獨厚的條件
寧夏是國家十大牧區之一,天然草場面積達245萬hm2、人工草場45萬hm2,草場占寧夏國土總面積的48%。玉米年種植面積達20萬hm2,可飼用的農作物秸稈年儲量達30億t以上。“寧夏灘羊”、“中衛山羊”馳名中外,如何在課程中融入我區的畜牧業特色,使學生的學習和我區畜牧業發展相結合,真正實現以就業為導向的課程設計,提高學習興趣,增強理論和實踐的結合。
1.3 中阿論壇永久舉辦地落戶寧夏,將成為寧夏畜牧業發展的助推劑
寧夏已連續兩次召開中國與阿拉伯國家經濟貿易論壇,并被確認為中阿論壇永久舉辦地。寧夏全區規模以上清真食品企業120多家,對接國際清真食品認證標準,有力開拓了國外清真食品市場。我校畜牧獸醫專業學生中回族學生占到相當一部分比例,在實踐教學過程當中這部分學生多少有些排斥現象,學習效果大打折扣,但是對于清真食品等一系列相關知識卻很感興趣。課程設計既要講授基礎理論知識,又要兼顧清真畜禽繁殖、加工等一些特色介紹,為學生的后續學習提供幫助。
2 課程建設思路
2.1 以人才培養方案為依據,科學設計工作任務
按照示范校建設文件中對于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改革的相關要求,寧夏農業學校畜牧獸醫專業制定“563”型的人才培養方案,提出了“養”“防”“檢”“繁”“銷”五大崗位群,《畜禽繁殖與改良》這門課程主要服務于“繁”,所以課程內容會緊緊圍繞“繁”展開,教學設計上主要以畜禽雜交改良技術和繁殖技術為教授重點,輔佐畜禽的遺傳基礎、生殖基礎、繁殖管理及新技術等相關內容,強化畜禽的發情鑒定、精液的品質鑒定、母畜直腸把握輸精、母畜早期妊娠、母畜接產與難產助產、常見的繁殖疾病檢查方法及防治和繁殖新技術等27項技能。共設計“六大”模塊,“十四個”項目,五十二個任務點。
2.2 針對畜禽繁殖工崗位能力要求,與企業需求無縫對接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職業教育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隨著我區畜牧業養殖集約化程度的不斷提高,現代化設備的大量應用,對畜牧獸醫行業人才標準的不斷完善,對職業教育提出新要求。我校畜牧獸醫專業在人才培養上融入了技能證的考核,使學生畢業后具備雙證,能夠很快適應企業的用工需求,《畜禽繁殖與改良》課程對應的“畜禽繁殖工”,讓學生不僅僅掌握基礎理論知識,更能熟練操作相對應工種等級的基本技能,做到畢業即能持證上崗,盡可能減少企業的培訓成本,實現與企業用工的無縫對接。
2.3 依據畜牧獸醫專業特點,融入職業素養課程
畜牧獸醫行業一直被視為又臟又累的行業,很多學生對專業存在的歧視,往往工作不久即轉行,真正能夠穩定的從事畜牧獸醫行業的學生并不多,如何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磨練吃苦耐勞的意志,畢業后能更好的適應企業的要求,將不怕臟、不怕苦、不怕累的職業素養有機融入課程建設內容之中變得尤為重要。通過開設《職業道德》、《職業生涯規劃》、《心理健康》等相關課程,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高度的組織紀律性,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在綜合素質的培養上努力做到三個加強:加強道德素質理論課教學,培養學生崇高的職業道德,使學生能夠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崗位;加強專業支撐課教學,培養學生專業素養,使學生能夠掌握綜合養殖技術;加強企業文化課程設計,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愛崗敬業精神,使學生具有準確判斷,果斷處理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