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斌,張有軍
對于軍事醫學院校科研管理工作來說,不同于軍事醫學院校科研工作本身,它主要體現的是一種對科技活動的安排和軍事特色教學設置工作。當前我國學術界和高等教育界引起在學術研究和學術資源的分布情況存在著不均的現象,因此,當前軍事醫學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基本內容就是對已有的科研人才和科研設備進行細致的分類和歸檔,結合軍事醫學院發展戰略和目標對這些資源進行布局和設置。這一工作的基本原則就是最大化實現科研設備和人才的利用價值,并且保證相關課題研究活動的有效性和順利進展。
醫學院校科研能力是衡量一所醫學院校質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標,而良好的科研能力的形成需要高素質的科研管理團隊和能力[1]。因此,考察和分析當前軍事醫學院校科研管理能力的發展現狀與不足,并且提出相應的改革措施對于提高軍事醫學院校科研能力和科研管理能力來說至關重要。筆者將在簡單分析軍事醫學院校科研管理內容與現狀的基礎上,分析這種不足的產生原因并提出幾點針對性的思考。
軍事醫學高等院校不僅是軍事醫學人才培養的基地和科學研究的中心,也是我國科研軍事領域的重要力量。但是,目前軍事醫學院校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不少問題,亟待逐步完善和解決。
1.1 軍事科研管理人員的素質有待提高 從事軍事醫學院校管理人員可以按照專業背景分成3類:第一類是從醫學院校畢業的學生,直接在軍事醫學學院就業以后從事科研管理的工作;第二種是醫院的專業技術人員被直接調入到科研管理崗位;最后一種就是沒有任何醫學背景的管理人員從事了醫學院校科研管理的工作。第一種和第二種人員雖然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但是缺乏相應的管理知識以及經驗。第三種人員雖然擁有了相應的管理知識,但是沒有任何的醫學知識[2]。這些人員雖然在經過一段的時間后可以基本勝任科研管理的工作,但是沒有辦法更好地開展創新性的管理工作。比如說在課題申報、成果轉化或者把握國家相關的政策方向時,就會在某一方面展現出不足。
1.2 科研體系封閉 要形成完整的科研體系,政策、布局等方面都是一個系統工程。目前,大多數軍事醫學院校產權意識不清晰,大多數的軍事醫學院校科研機構之間以及科研機構內部科研缺乏交流合作,這樣就導致了科研課題的小型化、分散化和重復研究,使得科研水平較難提高。
1.3 科研管理體制缺乏科學性 軍事醫學院校和普通高校一樣大多數是沿用校、院、系、教研室、課題組的科研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模式是從外向內、自上而下進行管理,存在信息傳遞的周期很長,信息存在衰減的現象。院系缺乏相應科研管理的必要權限,這就導致院系的創造性難以發揮。但是,將科研工作的權限完全下放到院系、教研室、課題組,就會使得學校科研層面失去統一的規劃。目前大多數的科研活動仍然是以本學科專業作為基本單位在開展,院系之間、學科之間的合作交流少,缺乏課題間的有效協作。相關的科研資源難以共享,這就會使得科研的設備有重復購置的現象,大量浪費了科研資金,削弱了大學整體科研實力。
從當前軍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現狀中存在的不足出發,可以發現造成諸如科研管理人員素質普遍不高,科研體系封閉、科研管理體制缺乏科學性等問題的原因來自各個方面。筆者認為,這種原因至少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
2.1 對軍事醫學院校科研管理人員重視度不夠 軍事醫學院校科研管理人員往往被認為是從事科研行政管理工作的體力勞動者,同時,很多科研管理人員自身也是同樣的看法,這就造成科研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不高。由于人們缺乏對科研管理人員工作的正確認識和評價,因此認識不到科研管理人員工作的出色與否直接關系到院系、部門甚至學校科研成績的優異與否。另外,科研管理人員團隊意識不強,人員崗位更換頻繁,沒有良好的傳承,年齡結構不合理,很少或沒有考慮科研管理人員結構和梯隊建設。軍事醫學院校重視不夠也是造成科研管理人員工作不穩定的主要原因。缺乏必要的投入,學校認為經費都應該用于科研一線,忽視了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2.2 缺乏醫學科研管理必要的系統、專業培訓 雖然有的醫學院校為了提升自己學校科研管理隊伍的整體素質,所以聘用了很多具有碩士學歷的人員進行科研管理,但是在選擇聘用的時候并沒有把專業背景以及和管理工作需要的要求等考慮進去。在醫學院校從事科研管理工作要求有一定的醫學背景以及一定的管理能力。很多醫學院校在招納人才的時候只關注高學歷,形式主義嚴重。
2.3 缺乏軍事知識儲備與更新 常規武器的發展和新式武器的出現,產生了性質或程度不同于以往的創傷,如,彈速增快,加重傷情;集束彈導致多處傷;核武器擴大了殺傷范圍,增加了輻射損傷和復合傷;出現了強毒性的神經毒劑傷和生物戰劑傳染病等。軍事醫學科研管理人員要求有較好的軍事理論素養,對于戰爭規模的擴大、野戰的特殊條件以及適應部隊機動作戰的需要有充分的認知和了解。
3.1 提高科研管理人員的素質 科研管理人員是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主力軍,其自身素質和管理水平直接影響著學校科研工作的發展。所以只有不斷的進行學習,才能提高科研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3]。在軍事醫學院校的科研管理人員應該加大專業知識的學習與培養,來適應軍事醫學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需求。(1)專業知識的培養:這里的專業知識應該包含了軍事醫學和管理類兩方面的專業知識。在軍事醫學院校從事科研管理工作的人員不僅需要具有一定的軍事醫學知識還需要一定的管理學知識。(2)敬業精神的培養:在從事軍事醫學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時候不僅僅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更要樹立起對工作敬業精神的培養。只有工作人員擁有了認真負責和良好敬業的精神,才會自覺的提高自身素質,做好軍事醫學科研管理工作。
3.2 建立開放的軍事科研體系 在軍事醫學院校進行科研工作的時候,應該努力構建一個多個學科相互融合、優勢互補的高效運行的科研機制。臨床可以與基礎科研相互聯合。基礎的醫學研究擁有的探索新和創造性為臨床醫學研究可以提供大量的理論科學知識、方法等。臨床醫學在經過不斷的實踐研究的同時,又可以為基礎醫學的研究提出具有實際意義的新問題,促進基礎醫學研究的良好發展。中醫科研和西醫科研這兩個科研領域可以進行學科間的相互聯合。可以采用西醫的理論知識以及現代的科學實驗手段來解釋中醫科研領域中的中醫理論以及中藥藥理,這樣就可以促進學科間的融合發展,達到優勢互補的效果。院校之間也可以進行科研項目聯合。要重視國家間的,國內的學術交流,大力宣傳鼓勵科研的人員參加學術交流活動,時時了解最新的科研動向、科研成果,不斷的拓寬科研人員的方法思路,采取重點學科,優勢領域的相互聯合,促進良好的科研發展。
3.3 創新軍事科研管理體制 軍事醫學院校要建立職權相對統一的科研管理部門以及科學化的科研管理體制,盡量簡化管理組織體制的中間層次,使得在基層的科研人員擁有充分的決策權和信息處理權,能夠自由共享知識和信息。高層管理者的管理應該著重于科研組織的戰略性管理決策,溝通各個橫向的科研部門和組織,實現科研資源的有效配置[4]。為了避免實驗室的重復建設和不必要的重復性投資,優化學校的儀器設備的資源配置,提高科研儀器設備資源的利用率,實現科研儀器設備資源共享,需要建立一個開放性的實驗室,實行“專管共用”與“有償使用”制度相結合,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當前軍事醫學院校在科研經費的管理、科研人才的集中性等方面存在著局限和不足,這當然與軍事醫學院校對科研管理工作的認識不足、理念陳舊以及制度不完善等原因相聯系。因此,通過科研管理人員素質的提高、建立開放的科研體系、創新科研管理體制等措施來提高軍事醫學院校的科研攻關能力是一種有效性的方法和措施。
[1] 張新平.學校經營管理:一種規劃的趨向[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3:55.
[2] 張酉水.新時期高等學校科技工作的地位與作用[J].研究與發展管理,2004,10(4):31-32.
[3] 沈建新.高等院校科技創新團隊建設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20(12):78-81.
[4] 劉岳鑫.對于高校科研能力提高問題的三種辨析[J].延邊大學學報,2011,21(3):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