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洪影
淺談報紙出版的數字化戰略
韓洪影
傳統的報紙在新媒體的沖擊下,發展之路變得越來越窄,那么紙媒應該如何謀求其發展之路呢?實施數字化是其發展的必要戰略,報紙的數字化以其特有的優勢給傳統的報業帶來了轉機,但同時又是一項長久的任務。
報紙出版;數字化戰略;受眾;新媒體
[作者]韓洪影,廣西師范學院新聞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
傳統的報紙在社會發展時期一直占據著很重要的位置,傳遞和記載著時代的信息、反映著受眾的訴求。但隨著新媒體洪流的涌入,傳統的報業遭遇著前所未有的危機。尤其是在2005年以后,隨著web2.0時代的到來,傳統的報業在危機中尋找出路,積極地實施數字化的戰略謀求生存和發展。那么與其說紙媒的寒冬到來,不如說紙媒行業的結構優化和升級時代到來,紙媒迎接的并非冬天,而是一個新的變革時代。如何在變革之中尋求不敗之地,這是當今的報業所必須關注的話題。
報紙面臨的總的情況是:發行量不斷下滑、廣告市場呈現萎縮、讀者愈來愈傾向老齡化。總之,報業的總體情況不容樂觀。
(一)傳統報紙內容優勢的消失
傳統報紙最大優勢之一就是堅持“內容為王”、采編的一體化、深度報道的挖掘和報道。但是隨著互聯網、微博、微信等社交軟件的普遍化,傳統的報紙所傳遞的消息在時效性方面大打折扣,而且在報道質量的問題上大大下降,這就使受眾大量的流失。自從2003年“非典”時期的“集體失語”現象后,報紙在公信力方面的優勢也在下降。報紙在反饋和互動方面不及新媒體,也就不能及時反映受眾的呼聲;而在深度報道方面,報紙的報道又很不到位,這使報紙在發展的方向上越走越窄。相對比而言,人們在報紙和互聯網之間更多地選擇后者,報紙提倡“內容為王”,但是這個優勢卻在慢慢消失。
(二)傳統報紙受眾的減少
隨著新媒體的出現,互聯網、微博、微信、貼吧等使人們對新聞的時效性要求越來越高。人們的選擇不再單一化,新媒體的“即時”“共享”“快速”吸引更多的受眾,大部分年輕的受眾群都趨向于新媒體。網絡新聞的推送及時,使人們隨時可以了解當下發生的新聞,報紙的受眾則越來越趨向老年化。新媒體極大地改變了傳統報紙單一的表現方式,它以超文本、多媒體、超鏈接的形式,將聲音、文字、畫面、視頻融于一體,使信息更富真實性和感染力,進而吸引了更多的受眾。[1]
(三)傳統報紙廣告商的流失
廣告收入是報紙發展的主要收入,一般占60%以上,且較多依賴房地產、汽車等少數“行業”,所以顯得比較單一。由于人力資源成本上升,原材料價格上漲,各種發行成本增加等原因,報業經營壓力重重,再加之新媒體的發展正奪得受眾的眼球,報業廣告的發展市場正在下滑。
廣告商的投資是傳統報紙的經濟命脈,是其發展的基本動力和保障。但新媒體以其生動、豐富、靈活、多樣的形式吸引了大批擁有購買力的受眾,同時,它發行的廣告成本更加低廉、形勢更加多樣、傳播范圍更加廣泛,這對廣告商無疑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新媒體依靠這些優勢逐漸分割了傳統報紙的廣告收入,擠占了傳統報紙的盈利空間。[1]
“拐點論”專家認為,報紙面對網絡的強勢挑戰和沖擊是不可避免的,在這種態勢下,最重要的是如何應對挑戰,并從中找到發展自身的策略和有效途徑。[2]那么,實施數字化就是報業發展的主要策略。
(一)數字報業的特征
學者劉景來表述數字報業:它是以信息技術、編碼技術、網絡技術、通訊技術、視像技術等數字技術的應用為標志的新興報業;是對傳統報業進行技術改造、結構重建、模式創新的現代報業;是建立在數字化、網絡化、時空化平臺上的全媒報業。[3]其特征有:
(1)數字化。這是數字化報紙的最基本特征,采編、印刷、發行等都實行數字化。
(2)時效性。傳統報紙的時效性在新媒體的競爭敗陣下來,那么數字化的報紙就要突破這一局限。應該不斷地更新,從定時更新、及時更新、實時更新,到全時性的觀念,將新聞的時效性觀念發揮到極致。
(3)互動性。數字報紙為受眾提供了一個互動和反饋的平臺,這就實現了一定的良性互動,雙方各取所需。
(4)共享性。數字化的報紙實現了報紙間傳輸的便利,足不出戶盡可了解各地區的報道情況,使信息達到一個共享的過程。[4]
總之,數字報紙給傳統的報業帶來了一個新的契機,但同時也是一個挑戰。
(二)傳統報紙實施數字化報紙的優勢
傳統報業為走出“寒冬”[5]積極實施數字化,那么數字化的報紙具有怎樣的優勢呢?它是如何讓傳統報紙實現拐點的?
1.形式內容突破了傳統局限。數字報紙將成為更好地整合視頻、音頻、網絡技術、信息處理技術的一個多種形式信息集合的最佳載體。通過在數字報紙中插入廣播、電視等信息形式,可真正實現廣播、報紙、電視等傳統媒體的組合,而非網絡媒體現在所聲稱的對報紙、電視、廣播等媒體的再造式整合。這一組合突破了傳統報紙的局限,增強了其傳播效果。[6]使報紙不僅有看的功能,還可以更全面、更具體地呈現給受眾。
2.傳播范圍擴大。傳統報紙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地域性,而數字報紙則突破了這一局限,人們可以坐觀天下報紙。如2004年《中國婦女報》推出了全國第一家手機報《中國婦女報 彩信版》,將報紙與手機相結合,更加有效地推進了報紙的數字化。人們只要有手機就可參與訂閱想要看的報紙,“掌上報紙”使傳播的范圍擴大。而受眾又可將自己所看到的信息進一步的分享、加以評論,根據“多級裂變”模式[1],于是就有更多的受眾接收消息。區域紙媒的局限之一就是在該地區傳播,對于其他區域卻出現局限。所以,當報紙實施數字化后,這種區域的共享性增強,隨時下載APP,隨時掌握該地區新聞動態。這就是數字化報紙的優勢所在。報紙傳播的范圍已超越了時空的局限。
3.滿足受眾的需求。隨著信息海量化、碎片化,太多無用的信息充斥網絡,人們要選擇自己有用的信息就要層層的“過濾”。為方便人們選擇,有兩種主要的訂閱方式:郵件訂閱和RSS訂閱[7]。郵件訂閱就是定時將新聞信息發送到客戶的郵箱中,主要有分類新聞訂閱和關鍵詞訂閱,使人們很容易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RSS訂閱是站點用來和其他站點之間共享內容的一種簡易方式,即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簡易信息聚合)。只要通過下載或購買一種小程序,RSS就會收集和組織定制的新聞,按照你希望的格式、地點、時間和方式直接傳送到你的計算機上。新聞網站和那些在線作者已體會到了RSS訂閱帶來的樂趣,這也使讀者可以更容易跟蹤RSS訂閱。這兩種訂閱方式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受眾的需求。受眾可以隨時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新聞,這就節約了一定的時間。同時又將受眾細分,各取所需。
傳統的報紙在新媒體的壓勢下,必須積極尋找出路。數字化使報紙迎來了“春天”,對于傳統報紙,必須要加強其自身的競爭優勢,同時又要積極與新媒體合作,尋求市場,繼續發揮“內容為王”深度報道的優勢。堅持內容為主,有價值的內容才能使讀者掏錢所值,數字化報紙強化了紙質報紙的優勢,同時又要充分挖掘新聞線索的價值,降低新聞生產成本。數字化的轉型促進了傳統報業的可持續發展,促進了報紙產業鏈的一系列升級,也促使一些新的科技融入報紙之中,使數字報紙更加滿足受眾的需求。這也是報業實施數字化的原因。
我國報紙的數字化水平還在初級階段,在未來的很長時間,我們還需要為報紙的數字化做更充分的準備。報紙未來會向“報網融合戰略”“數字化戰略”“全媒體戰略”等方向發展,所以要為報業數字化的長久發展做好準備。
[1]李暉.報紙數字化生存的“新策略”簡析[J].新聞記者,2013(8).
[2]盧楊.新媒體環境下傳統報紙的生存困境和出路探析[D].西安:西北大學,2009.
[3]閔大洪.網絡媒體贏利模式探析[J].現代電視技術,2004(7).
[4]魏超,曹志平.數字傳媒論要[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3.
[5]張曉嫻.新媒體時代下報紙的生存狀況及出路[DB/ OL].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http://xueshu. baidu.com/s?wd=paperuri%3A%2855cd932d9f2c22b 0a8bf5773578112c8%29&filter=sc_long_sign&tn=SE_ xueshusource_2kduw22v&sc_vurl=http%3A%2F%2Fd.wanfangdata. com.cn%2FPeriodical_Y2327134.aspx&ie=utf-8.
[6]郁蔥.我國數字報紙發展歷程與現狀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12.
[7]江宇.新媒體時代傳統報紙的生存與發展[J].新聞研究導刊,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