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姝(沈陽城市建設學院遼寧沈陽110167)
有氧踏板操對大學生亞健康干預影響的實驗研究
□姚姝(沈陽城市建設學院遼寧沈陽110167)
“亞健康”是指人體除了健康狀態和疾病狀態以外,還存在著一種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間狀態,即亞健康狀態,又稱為身體的第三狀態或灰色狀態。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大學生已成為我國未來發展的主力軍,是我國未來發展的重要財富,大學生的健康問題已受到各界人士的關注,數據顯示據我國教育部對12.6萬名大學生進行的調查發現,近40%的大學生有體虛、易疲勞、失眠、注意力不易集中、情緒不穩定等亞健康狀況。
亞健康大學生體育干預
1.1、研究對象
本文以沈陽城市建設學院大二年級踏板操課學生90人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根據本文的研究內容,通過網絡查閱大量有關亞健康、體育運動與亞健康等為主題的文獻和研究結果,為本研究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2)問卷調查法。
采用普遍運用的青少年亞健康多維評定問卷(MSQA),在踏板操干預實驗前和干預實驗后,對大學生亞健康狀態進行問卷評定。
(3)數理統計法。
運用SPSS、EXCDL等軟件對所得的數據進行分析整理。
(4)教學實驗法。
①實驗目的
通過踏板操的教學,分析踏板操運動對大學生亞健康狀態干預的有效性。
②實驗對象與地點
實驗對象:沈陽城市建設學院大二年級踏板操課一班、二班,共計90名學生。
實驗地點:沈陽城市建設學院健美操館。
③教學內容
理論教學:踏板操的起源與發展;踏板操應注意的事項;踏板操的內容與方法;錄像教學。
技術教學:踏板操的基本步伐;踏板操的組合練習;踏板操的成套練習;踏成套動作的創編。
④實驗設計
第一,對沈陽城市建設學院大二年級踏板操課一班、二班學生作為實驗班,實驗前采用青少年亞健康多維評定問卷(MSQA),對學生亞健康狀態進行評定。
第二,實驗中采用單盲法進行實驗,兩個班學生均不知道自己是實驗班,確保實驗的真實性。
第三,對實驗班進行為期16周共計32學時的有氧踏板操教學,兩個實驗班均采用同一教師進行授課,教學大綱及教學內容保持一致。
第四,通過16周的有氧踏板操教學后,采用青少年亞健康多維評定問卷(MSQA)對學生實驗后健康康檢出率進行比較分析。
2.1、有氧踏板操相關概念界定
(1)有氧踏板操的起源。
有氧踏板操(Step Aerobics),于1968年在美國起源,踏板操作為一種健美操的形式,根據其踏板操的特點很快風靡世界,在世界各國很快成為健身愛好者及減肥人士熱愛的運動項目之一。踏板操的主要運動原理是將體能測試中對身體機能測試的臺階練習與健美操的步法相結合,在規定的踏板上進行各種動作的組合練習。
(2)有氧踏板操的主要特點。
有氧踏板操的主要特點就是將健美操的動作及健美操的步法,配合有節奏的音樂在踏板上完成,所以踏板操的的特點包含了健美操的所有特點,同時練習者大部分的動作都需要在踏板上完成,因此對練習者的協調性提高比較明顯。練習者在練習中通過連續的上板下板動作能夠提高練習者的心肺功能。加上節奏感較強的音樂,使踏板操運動成為一項趣味性較強,健身效果較好的一項有氧運動。
踏板操運動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3)踏板操的基本步法。
①基本步(Basic):左腳上板,右腳跟上,左腳下板,右腳跟上,站在地面。
②V字步(V-Step):與基本步相似,但在板上時兩腳分開。
③并步(step-touch)左腳上右板,右腳在左腳旁點板,右腳下板左腳下板。左右腳上下板順序互換重復以上動作。
④后屈腿(single-legal)左腳上板,屈右腿。左右腳上下板順序互換重復以上動作。
⑤上步吸腿(single-knee)左腳上板,吸右腿,左右腳上下板順序互換重復以上動作。
2.2、有氧踏板操實驗前后學生亞健康狀態的結果分析
通過實驗研究結果表明,在有氧踏板操干預實驗前處于身體亞健康的人數為16人,占總實驗人數的29%,實驗后學生亞健康的檢出率為16人,占總實驗人數的16,實驗后處于身體亞健康的學生下降了13%P<0.05。實驗前處于心理亞健康的學生為22人,占總實驗人數的24.4%,實驗后處于心理亞健康的人數為13人,占總實驗人數14.4%,處于心理亞健康的人數下降了10%P<0.05。通過實驗結果我們可以看出,通過16周共計32學時的有氧踏板操運動干預后,對學生身體亞健康及心理亞健的影響效果比較明顯。
2.3、有氧踏板操實驗前后對學生亞健康各個維度間的結果分析
(1)有氧踏板操實驗前后對學生身體亞健康的影響分析
身體亞健康主要分為三個維度來體現,分別為軀體活力不足、生理功能低下、抵抗力下降三個維度組成。
通過對學生實驗前后的調查結果顯示,實驗前處于軀體活力不足的有15人,占總實驗人數的16.7%,處于生理功能底下的有7人,占總實驗人數的7.8%,抵抗力下降的有8人,占總實驗人數的8.9%。實驗后對學生的調查結果為:處于軀體活力不足的有6人,占總實驗人數的6.7%P<0.05,處于生理功能底下的有3人占總實驗人數的3.3%P<0.05,抵抗力下降的有4人,占總實驗人數的4.4%P<0.05。通過分析結果表明,實驗前后學生身體亞健康的三個維度,軀體活力不足、生理功能低下、抵抗力下降,分別下降了10%、4.5%、4.5%。在有氧踏板操運動中,學生通過反復的在踏板上,上下的運動使得身體在運動中得到充分的鍛煉,對人體的下肢力量影響較大。結果顯示,有氧踏板操對學生身體亞健康各個維度的影響效果比較顯著。
(2)有氧踏板操實驗前后對學生心理亞健康的影響分析。
心理亞健康主要分為三個維度來體現,分別為社會適應困難、情緒問題、和品行問題,三個維度組成。
通過實驗前后結果顯示,實驗前處于社會適應困難的人數為11人,占總實驗人數的12.2%,實驗后處于社會適應困難的人數為5人,占總實驗人數的5.6%P<0.05。實驗前處于品行問題的人數為4人,占總實驗人數的4.4%。實驗后處于品行問題的人數為3人,占總實驗人數的3.3%P>0.05。實驗前處于情緒問題的人數為16人,占總實驗人數的17.8%,實驗后處于情緒問題的人數為6人,占總實驗人數的6.7%P<0.05。有氧踏板操教學實驗后,心理亞健康三個維度社會適應困難、和品行問題、情緒問題下降的百分比分別為:6.6%、1.1%、11.1%。
通過教學實驗的結果表示,有氧踏板操對學生心理亞健康中社會適應困難及情緒問題兩個維度的影響比較顯著,在教學中教師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將學生分成若干的小組,各個小組通過教師的集體教學后,在練習中以組為單位,每個小組的同學通過相互討論,對踏板操動作的創編,鍛煉了學生之間的溝通能力,開發學生的創造力,提高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從而對心理亞健康中社會適應困難有著比較顯著的影響效果。在有氧踏板操的運動中,在有節奏的音樂伴奏下,使得整個運動過程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加上踏板操中比較舒展有節奏的動作,從而能夠使學生的心情放松,緩解壓力,對學生心理健康起到良好的效果。但結果顯示有氧踏板操在品行問題上影響的效果并不顯著。
3.1、結論
(1)通過有氧踏板操的教學實驗表明,有氧踏板操對學生亞健康狀態具有顯著的干預效果;
(2)有氧踏板操對學生身體亞健康各個維度具有干預效果,對學生軀體活力方面干預的效果比較顯著;
(3)有氧踏板操對學生的社會適應困難、情緒問題、和品行問題具有一定調節作用,對學生的情緒問題干預的效果最為顯著,而對學生品行問題的影響較小。
3.2、建議
(1)通過對大學生亞健的調查得知,大學生中身體亞健康、心理亞健康的檢出率較高,應提高學生亞健康的重視程度,教師在教學中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注重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
(2)教師在提高學生身心健康的同時,還應注重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品行問題等能力的培養,促使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的發展。
[1]赫秋菊.健美操處方教學模式對大學生健康促進的教學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9,28.
[2]羅興華,馮云輝.“亞健康”與有氧運動關系的探討[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