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詩芳,符麗霞,劉小群,符清鳳,李 玲,劉佩佩
(海南省婦幼保健院外科,海南 海口 570206)
改良灌腸法在先天性巨結腸術前的應用
胡詩芳,符麗霞,劉小群,符清鳳,李 玲,劉佩佩
(海南省婦幼保健院外科,海南 海口 570206)
目的 觀察改良灌腸法在先天性巨結腸術前的應用效果。方法將常見型先天性巨結腸患兒56例隨機分為觀察組(28例)和對照組(28例),對照組采用傳統的回流灌腸法,觀察組采用改良回流灌腸方法,比較兩組患兒的灌腸時間和潔腸效果。結果觀察組患兒的灌腸時間為(10.38±5.25)min,明顯短于對照組的(35.10±7.19)min,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22例潔腸效果滿意,6例基本滿意,對照組10例潔腸效果滿意,12例基本滿意,6例不滿意,觀察組潔腸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改良回流灌腸法較傳統灌腸法既能夠縮短灌腸時間,又能提高灌腸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先天性巨結腸;傳統灌腸法;改良灌腸法
先天性巨結腸癥(Congenitalaganglionicmegacolon)是小兒常見的先天性腸道畸形[1]。該病由Hirschspmng在柏林兒科大會上首次予以系統描述(1886年),因而也被稱為Hirschspmng病(Hirschsprung's disease)。其發病機理為受累腸段遠端肌間神經節細胞缺如或減少,使腸管失去推進式正常蠕動,持續處于痙攣、狹窄狀態,形成功能性腸梗阻,腸內容物難以通過,糞便淤滯在近端腸段,致使近端腸段擴張、繼發性代償擴張肥厚。患兒如若不能及時治療,其食欲營養發育將會受影響,并發小腸結腸炎,甚至導致腸穿孔、腹膜炎、敗血癥等疾病[2]。手術治療是目前治療該病的主要治療方式,尤其對出現痙攣腸段長、便秘嚴重者必須進行根治手術。灌腸是進行先天性巨結腸手術術前護理的常規準備,目的在于盡快清除腸腔內糞便和積氣,為根治手術做好充分的腸道準備,因此,灌腸是關系到手術是否順利的關鍵措施[3]。筆者在傳統回流灌腸法的基礎上進行了適當改良,應用一次性使用洗瘡器加一次性使用可控吸痰管,并配合好護理手法順著結腸的走向輕柔按摩下腹部,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月至2014年8月期間在海南省婦幼保健院小兒外科住院需要回流灌腸的先天性巨結腸患兒56例,年齡2個月~5歲。所有病例均有出生后排便延遲、腹脹等現象,經行鋇劑灌腸提示為先天性巨結腸。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8例。觀察組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齡(2.33±0.45)歲。對照組男性20例,女性8例,年齡(2.35±0.55)歲。兩組患兒的年齡、性別、病情等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傳統的回流灌腸法,液狀石蠟油潤滑橡膠肛管前端,肛管順骶尾骨弧度略向左輕柔的插入肛門,50ml注射器抽取溫生理鹽水,從橡膠肛管注入腸腔,然后再將液體抽出或讓其自行排出,反復灌洗直至腹脹減輕,積糞排出,灌腸液變清。灌洗時應從遠端到近端,直至整個擴張段完全灌洗干凈。灌洗過程注意流出量與注入量基本保持相等,每天灌洗1~2次,每次用生理鹽水量100~200ml/kg。灌洗過程注意密切觀察患兒面色、神志,出現如下情況立即停止灌腸:面色蒼白、出冷汗、哭鬧不止、劇烈腹痛、心慌氣促等。據報道[4],對有糞石者,每次灌洗完畢即注入液狀石蠟30~50ml并保留,能起到軟化大便的作用。
1.2.2 觀察組 觀察組采用改良回流灌腸法,應用一次性使用洗瘡器加一次性使用可控吸痰管(一般吸痰管克服了橡膠肛管的粗、硬等不良性能,減少了對直腸黏膜的損傷),配合適當護理手法順著結腸的走向輕柔地按摩下腹部,進行回流灌腸,必要時改變體位。用物準備:一次性使用洗瘡器1個,10、12、14、16、18號一次性使用可控吸痰管各1條(根據患兒年齡選擇大小合適的管號),無菌手套,35℃~38℃生理鹽水適量(100~200ml/㎏),液狀石蠟,一次性無菌床罩,一次性治療碗,檢查床,隔離衣,冬天備烤燈或取暖器,冷暖空調等。患兒準備:灌腸期間給患兒進食流質食品,灌腸時間按醫囑執行,1次/d者于09:00進行,2次/d者于09:00和15:00進行,需要手術者按醫囑做好準備。操作方法:檢查床套一次性無菌床罩,備好35℃~38℃生理鹽水適量、一次性使用洗瘡器1個及合適的一次性使用可控吸痰管一條,患兒取平臥位,雙腿屈曲略抬高臀部。操作者穿隔離衣,戴無菌手套,選擇合適的可控吸痰管先用液狀石蠟油潤滑管,減少腸壁黏膜損傷,同時涂抹肛周皮膚(起保護作用),灌腸前5~10min,先給予患兒擴肛,然后按操作程序將可控吸痰管緩慢輕柔地插入肛門,洗瘡器抽吸生理鹽水后接上可控吸痰管,邊注入生理鹽水,邊緩慢送管,當可控吸痰管通過狹窄段到達擴張段時有落空感,此時松開按壓的洗瘡器負壓吸引球,有糞便或氣體自動回流進洗瘡器吸引流球內,分離洗瘡器排掉糞便及氣體。再抽吸生理鹽水注入,同時協助者用手順著結腸的走向輕柔按摩下腹部,洗腸過程中不斷調節可控吸痰管插入的深度和位置,及多變換體位[5]。對有糞石者,每次灌洗過程中,可在生理鹽水中加入30~50ml液狀石蠟進行灌腸,以軟化大便。使灌腸更徹底。如此反復灌洗,直到吸出液澄清為止,術前連續灌腸天數14 d。每次灌腸注意保持出入水量平衡,每次灌入水量必須盡可能全部抽出,防止水中毒。
1.3 觀察指標和效果評價 觀察兩組患兒每次灌腸時間及潔腸效果。于術中按標準對灌腸效果進行評價,分為優、良、差3個等級。優(潔腸效果滿意):擴張段結腸內無糞便,腸壁紅潤,擴張段明顯縮小;良(潔腸效果基本滿意):擴張段結腸內有少量糞便,腸壁紅潤,擴張段縮小;差(潔腸效果不滿意):擴張腸壁內有較多糞便,腸壁蒼白,擴張段縮小不明顯[6]。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或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兒術前平均每次灌腸時間為(10.38±5.25)min,對照組為(35.10±7.19)min,觀察組灌腸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4.741,P<0.05);對兩組灌腸效果進行評價,觀察組22例潔腸效果滿意,6例基本滿意,對照組10例潔腸效果滿意,12例基本滿意,6例不滿意,觀察組潔腸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Z=12.500,P=0.002)。
先天性巨結腸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發育畸形,以便秘為主要表現,嚴重影響患兒的生活質量。目前治療主要以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但先天性巨結腸清潔洗腸術是先天性巨結腸根治術前必不可少的腸道準備,其實施效果直接關系到手術是否能順利進行[7]。既往研究報道,理想的灌腸主要具有如下作用:(1)為根治手術做準備:能夠有效緩解患兒便秘腹脹癥狀,改善其營養狀況,增強其對手術的耐受力;(2)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清除腸腔內積存的糞便,使部分擴張的腸管得以恢復而減少手術切除腸管的長度;(3)減少并發癥和術后感染:改善腸內微生態環境,并使腸道內細菌濃度降低,減輕粘膜水腫,降低術后小腸結腸炎等并發癥的發生率。同時還能減少術中腹腔污染及術后感染的發生;(4)提高工作效率:大大減輕患者、家屬、護士的體力消耗,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目前,回流灌腸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先天性巨結腸[8-9]。可見選擇合適的灌腸方法至關重要。傳統回流灌腸采用50ml注射器,反復注入抽出灌腸液,次數頻繁,灌腸時間長,患者、家屬、護士均覺疲勞。且注液時往往用力不均勻,沖擊力較大,致使患兒煩躁不安、哭鬧,合作不好。此外,傳統回流灌腸依靠人工手部產力,費時費力,達不到盡快清除腸腔內糞便的目的,因此,本研究探究改良灌腸法在先天性巨結腸術前灌腸效果。
為了提高灌腸效果,減少術中污染及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本研究對傳統回流灌腸進行適當改良。應用一次性使用洗瘡器加一次性使用可控吸痰管,配合適當護理手法順著結腸的走向輕柔按摩腹部,必要時改變體位,進行回腸灌腸法。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術前平均每次灌腸時間為(10±5)min,對照組為(35±5)min,觀察組灌腸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改良后的灌腸方式能夠明顯縮短灌腸時間。此外,本研究顯示,對兩組灌腸效果進行評價,觀察組22例潔腸效果滿意,6例潔腸效果基本滿意,0例潔腸效果不滿意;對照組10例潔腸效果滿意,12例潔腸效果基本滿意,6例潔腸效果不滿意,觀察組潔腸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說明改良后的灌腸方式在潔腸效果上明顯優于傳統灌腸方式[10]。改良后灌腸方式具有明顯的優勢,其原因可以由于改良回流灌腸過程中,洗瘡器負壓吸引球只需輕微按壓或手指松開,就能完成生理鹽水注入及糞便或氣體自動回流進洗瘡器吸引球內,既節省了灌腸時間也大大減少了護士的體力消耗,同時減輕了灌腸對患兒的心理刺激,從而提高了灌腸質量和護理工作效率。另外,在灌腸操作時順著結腸的走向輕柔按摩下腹部,使生理鹽水與糞便盡快排出,減少灌腸液在體內的吸收。目前這種改良回流灌腸法已在我科應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臨床可大力推廣應用。
[1]Ferris Villanueva E,Guerrero Bautista R,Chica Marchal A. Hirschsprung disease associated with Mowat-Wilson syndrome:report of a case[J].Nutr Hosp,2015,31(4):1882-1884.
[2]Fukuzawa M.Progress in the treatment of and research on Hirschsprung's disease[J].Nihon Geka Gakkai Zasshi,2014,115 (6):312-316.
[3]胡寶莉,祁伯祥,王 松,等.改良灌腸液對Soave根治術治療先天性巨結腸癥的護理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22 (36):4094-4096.
[4]Wester T,Granstr?m AL.Botulinum toxin is efficient to treat obstructive symptoms in children with Hirschsprung disease[J].Pediatr Surg Int,2015,31(3):255-259.
[5]Ksia A,Yengui H,Saad MB,et al.Soave transanal one-stage endorectal pull-through in the treatment of Hirschsprung's diseaseof the child above two-year-old:a report of20 cases[J].Afr J Paediatr Surg,2013,10(4):362-366.
[6]梁鏑敏,陳鳳華,何小玲.先天性巨結腸患兒2種不同灌腸法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7):11-13.
[7]鄭加洪,安紅銀.先天性巨結腸手術前腸道灌洗的方法探討[J].中國社區醫師,2014,32:163-164.
[8]Shahjahan M,Ferdous MN,Nag UK,et al.Outcome of single-stage transanal endorectal pull through for short segment Hirschsprung's disease in neonates and infants[J].Mymensingh Med J,2014,23 (1):69-74.
[9]Takahashi T,Kato Y,Okazaki T,et al.Patchy innervation confirmed in pull-through bowel with normal conventional biopsy results in-Hirschsprung's disease-the benefit of circumferential biopsying[J]. Hepatogastroenterology,2013,60(125):1014-7.
[10]余冬英,魏平珠.先天性巨結腸改良回流灌腸臨床體會[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4,35(3):462-463.
R473.72
B
1003—6350(2015)16—2492—03
2014-11-18)
10.3969/j.issn.1003-6350.2015.16.0904
胡詩芳。E-mail:223985004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