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穎,李占軍,周 莉,鄭素軍,段鐘平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北京 100069)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編號: 2013ZX10002002-006-001
北京市衛生系統高層次衛生技術人才,編號:2011-3-083
首都臨床特色應用研究,編號:Z131107002213019
單純血漿置換聯合日間連續性血液濾過治療187例肝衰竭患者的護理
李穎,李占軍,周莉,鄭素軍,段鐘平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北京100069)
摘要:總結187例肝衰竭患者行單純血漿置換聯合日間連續性血液濾過治療的護理。認為治療前與患者溝通,治療中密切觀察、正確處理不良反應和有效護理干預,治療后回訪以及健康宣教,是保證治療成功的關鍵。經過治療,187例患者肝功能和腎功能均有改善,總膽紅素較治療前降低(136.9±39.2)μmol/L,凝血酶原活動度較治療前升高(4.5±1.1)%,肌酐較治療前降低(114.1±28.1)μmol/L。
關鍵詞:肝衰竭;單純血漿置換;血液濾過;護理doi:10.3969/j.issn.1671-9875.2015.07.012
肝衰竭是多種原因導致的肝臟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轉化等功能發生嚴重障礙或失代償,出現以凝血機制障礙和黃疸、肝性腦病、腹水等為主要改變的一組臨床癥候群[1]。目前國內常采用的方法是單純血漿置換(single plasma exchange,SPE)、連續性血液濾過(continuous venous-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等治療,其中SPE聯合日間CVVH既能有效清除毒性物質,又能迅速改善患者內環境紊亂,是近年來臨床中治療重型肝炎肝衰竭較為有效的方法之一。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本院人工肝中心應用SPE聯合日間CVVH治療肝衰竭患者187例,取得了較好效果。現將護理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187例,男122例,女65例;年齡23~72歲,平均49.6歲;肝衰竭診斷均符合我國《肝衰竭診療指南》[2]。
1.2治療方法在內科綜合治療基礎上采用SPE聯合日間CVVH治療。在治療前1 d進行頸內靜脈或鎖骨下靜脈留置大流量單針雙腔導管。SPE使用日本產血液凈化裝置及配套治療管路,血漿分離器為Plasma-OP08;選擇血漿置換模式,在正確安裝管路和血漿分離器后,用3%肝素鹽水自動預沖治療系統;治療中調節血液泵速度80~100 ml/min,血漿分離速度24~30 ml/min,血漿分漿比例為30%,分離血漿和補充血漿比例設定為100%;根據患者體質量計算,治療用血漿量為2 000~3 000 ml,完成血漿置換一半治療量時,預沖血液濾過管路,為之后的治療提前做好準備。CVVH使用日本產血液凈化機及其配套管路,血液濾過器使用日本產AEF-130,血液濾過置換液采用上海產2 L裝血液濾過置換液,治療中根據患者體質量和病情遵醫囑調節置換液量和脫水量,治療時間8 h。
1.3結果本組187例治療時間為10 h,其中3例(占1.6%)在進行SPE治療開始30 min后出現蕁麻疹,24例(占12.8%)在SPE治療1/2時程后出現顏面及四肢麻木感、肢體抽搐,2例(占1.1%)在進行CVVH治療5 h后出現深靜脈置管部位滲血,5例(占2.7%)在CVVH治療6 h后出現煩躁感,8例(占4.3%)在CVVH治療7 h后出現濾過器壓力增高,經相應的護理干預和藥物對癥處理后緩解,順利完成治療。經過治療護理,187例患者肝功能和腎功能均有改善,總膽紅素(total bilirubin,TBIL)較治療前降低(136.9±39.2)μmol/L,凝血酶原活動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較治療前升高(4.5±1.1)%,肌酐(Cr)較治療前降低(114.1±28.1)μmol/L,患者均按要求完成治療。
2護理
2.1治療前護理
2.1.1訪視患者治療前1 d,人工肝中心護士到病房了解患者一般情況,包括意識、生命體征和狀態,向患者進行自我介紹,避免患者進入陌生的治療環境產生恐懼和緊張的心理;囑咐患者好好休息,盡量在治療前一晚能得到充分休息,為第2天治療做好準備。
2.1.2護患溝通向患者介紹基本治療原理,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和防治措施;由于是SPE聯合CVVH治療,整個治療時間較長,所以治療通常安排在上午進行,告知患者治療需要花費的時間及費用,使患者和家屬做到心中有數;告知患者治療當日可以正常進食早飯,但不宜過飽,治療前需要提前去衛生間排空大小便,需攜帶水杯、尿壺或便盆等。
2.1.3心理護理肝衰竭患者病程長,病情重、進展快,病死率高達70%~80%,患者易產生焦慮、恐懼和悲觀的情緒;此外由于對治療的不了解,會對治療效果及其安全性產生疑問。護士耐心傾聽患者和家屬提出的問題,并進行詳細、客觀的解答,使其能有一個良好的心態進行治療。本組患者和家屬在經過充分的溝通及心理疏導,均能夠遵醫囑配合治療。
2.1.4準備工作包括儀器準備、藥品準備和物品準備。保證儀器運轉良好,藥品核對無誤,物品選擇正確。治療前1 d常規開機檢查儀器運轉情況,各操作界面顯示正常;根據治療方式將治療所需藥品和耗材等分別擺放好備用。
2.2治療中護理
2.2.1嚴密監護治療中為患者連接心電監護儀,進行心電圖、脈搏、呼吸和脈搏氧飽和度監測,定時監測并記錄血壓,每30 min 1次;密切觀察治療儀器壓力監測數值,以便及時發現壓力變化趨勢,及時處理,避免不良反應發生;注意傾聽患者主訴,滿足患者需要;儀器發生報警提示時,認真了解提示內容,及時、快速、準確解除報警。
2.2.2不良反應和處理方法
2.2.2.1變態反應SPE需2 000~3 000 ml血漿,大量異體血漿輸注容易引起變態反應發生。為此,治療前常規予鹽酸異丙嗪25 mg肌內注射,接通體外循環后給予地塞米松5 mg靜脈推注。本組3例患者在進行SPE治療30 min時出現過敏性蕁麻疹,分析原因為短時間輸注大量血漿引起,遵醫囑再次給予鹽酸異丙嗪注射液25 mg肌內注射后,癥狀逐漸緩解。
2.2.2.2低鈣血癥血漿使用的抗凝劑是枸櫞酸鈉,與血中的鈣結合,部分患者會出現低鈣現象[3],表現為顏面部麻木感,以及肢體抽搐,通常出現在置換血漿1 000 ml后。本組24例出現顏面及四肢麻木感、肢體抽搐,遵醫囑給予10%葡萄糖酸鈣10 ml加50%葡萄糖10 ml緩慢靜脈推注后,癥狀緩解。
2.2.2.3局部滲血肝衰竭患者,肝臟合成凝血因子不足,凝血酶原活動度均在40%以下,出凝血時間延長,甚至血液不凝集,極易發生出血。SPE和CVVH治療存在體外循環需要使用抗凝劑,而且兩種方式聯合治療使得治療時間延長,加重了出血的風險和概率。在CVVH治療3 h時,常規抽血檢查凝血酶原活動度,根據結果調整抗凝劑用量。本組2例患者出現深靜脈置管處滲血,予停用抗凝劑,局部按壓,凝血酶原復合物400 IU靜脈輸注后滲血逐漸停止。
2.2.2.4血液濾過管路壓力增高治療中管路壓力增長不是一時的快速增長,而是一個逐步進展的過程,壓力上升初期,速度較緩慢,到后期壓力越高,增長的速度也越快,這就需要護士在治療中嚴密、定時監測治療儀器壓力,及時發現壓力變化和趨勢,報告醫生給予相應處理。由于治療時間長,同時本著在治療中盡量減少抗凝劑使用的原則,部分患者在CVVH治療臨近結束時,出現了不同程度管路堵塞,導致管路壓力增高,嚴重時會影響治療。本組8例患者在治療中出現管路壓力增高,通過調整抗凝劑使用劑量、間斷從管路動脈端快速輸注等滲鹽水沖洗管路,減慢壓力上長趨勢,最終完成治療。
2.2.3細節護理患者進入治療室這個相對陌生的環境中,進行較長時間治療,容易產生緊張情緒。護士給予耐心細致的微笑服務,在一定程度上以增加患者的治療安全感,緩解不安。做到“三輕”:即動作輕,動作輕柔,輕拿輕放;說話輕,溫柔細語,耐心解釋;報警音輕,迅速解除,消除患者緊張。治療中護士除了精神集中,注意操作細節,還要及時為患者進行必要的遮擋,保護患者隱私,而且不說與治療無關的話題。同時,注意導管固定時保證留有足夠長度,防止意外脫管[4]。本組5例患者在治療接近結束時出現煩躁感,分析原因,主要由于治療時間長,患者長時間不能變換姿勢導致,為此,護士耐心勸慰患者,協助翻身,改變臥位,并請家屬進入治療室陪伴、鼓勵患者,最終堅持完成治療。
2.3治療后護理
2.3.1回訪患者完成治療第2天,護士到病房了解患者治療后一般情況,包括意識、生命體征、休息、飲食等,通過患者反饋的信息了解目前患者存在的問題和需要,并做出相應解答。
2.3.2健康宣教患者健康教育重點是飲食和休息的護理,另外還可以增加心理支持,鼓勵患者堅持治療,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飲食方面,治療后由于含有大量毒素的血漿排出體外,患者會感覺食欲大增,但是肝臟代謝功能并沒有完全恢復,此時,進食大量高脂和高蛋白飲食會引起腹脹,甚至誘發肝昏迷,所以告訴患者在治療后24~72 h內,注意控制飲食,少食多餐,進食清淡易消化、低脂、低蛋白飲食。休息方面,告知患者盡量臥床休息,活動時不感疲勞為宜。另外,在進行健康宣教中,護士需要注意選擇通俗易懂的語言[5],注意宣教時間的掌握。
2.3.3導管護理治療結束術后,深靜脈置管動脈端和靜脈端分別用3%肝素鹽水5 ml正壓脈沖式封管,注意關閉管夾,更換無菌輸液接頭,膠布固定。由于深靜脈置管的管徑粗,患者改變姿勢時,一部分患者會出現血液反流現象,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將會引起導管堵塞。所以提醒患者和家屬加強自我觀察,一旦發現導管出現血液反流現象,及時報告護士給予沖管,避免發生堵管現象。本組5例患者通過自我觀察及時發現血液反流現象,告知護士給予沖管后未發生管路堵塞。
3小結
SPE聯合日間CVVH治療肝衰竭效果較好。治療前,護士到病房熟悉患者,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做好心理護理,并做好治療的準備工作。治療中,嚴密監護,及時發現參數變化和趨勢,迅速對不良反應進行處理;同時注意傾聽患者和家屬需求,滿足需要,解除顧慮,有助于提高治療安全性和依從性。治療后,回訪患者,針對患者的情況進行健康宣教和導管護理,對促進患者康復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陳凱紅,蒲云川,毛燕群,等.日間連續性血液濾過治療爆發性肝衰竭的療效[J].肝臟,2012,17(11):785-787.
[2] 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肝衰竭與人工肝學組,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重性肝病與人工肝學組.肝衰竭診療指南[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6,14(9):321-324.
[3] 杜麗.血漿置換聯合血液濾過治療肝性腦病1例的護理[J].護理與康復,2012,11(3):497-498.
[4] 許美莉,游群芳.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治療百草枯中毒的護理[J].護理與康復,2013,12(7):673-675.
[5] 郭會敏,馬建紅,段鐘平,等.肝病住院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調查分析[J].北京醫學,2011,33:777-779.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9875(2015)07-0641-03
通信作者:周莉,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
收稿日期:2015-03-10
作者簡介:李穎(1978-),女,本科,主管護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