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剛
(深圳市龍崗區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廣東 深圳 518172)
新生兒感染性肺炎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感染性疾病,是新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病理性黃疸也是新生兒期常見的疾病,若血膽紅素過高或者是上升過快,在有缺氧、酸中毒或者感染等高危因素的情況下可能會導致膽紅素腦病,其死亡概率很高,幸存者會有遠期的神經系統后遺癥,需要醫生精確的判斷其性質[1]。感染因素是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主要致病原因,為探討新生兒病理性黃疸合并感染性肺炎臨床特點,對我院收治的以黃疸為主要表現的新生兒感染性肺炎79例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2 年1 月至2013 年12 月我院新生兒科收治病理性黃疸350例,其中與感染因素有關的96例(27.43%)中合并感染性肺炎患兒79例(22.57%),79例中男47例,女32例;年齡0.5~28d,平均年 齡(8.0 ± 3.5)d;出生體 重1.68~4.25kg。足月 兒50例(63.29%),早產兒28例(35.44%),過期產兒1例(1.27%)。剖宮產33例(41.77%),陰道分娩46例(58.23%)。
1.2 診斷標準 病理性黃疸依照《實用新生兒學》診斷標準[2]。①生后24h 內出現黃疸,血膽紅素>102μmol/L;②足月兒血清膽紅素濃度 >220.6μmol/L,早產兒>255μmol/L;③血清直接膽紅素>26μmol/L;④血膽紅素每天上升>85μmol/L;⑤黃疸持續時間較長,超過2~4 周,或進行性加重。新生兒感染性肺炎參照《兒科學》診斷標準[3],有或無呼吸道癥狀、體征,胸部X 平片報告間質性肺炎或支氣管肺炎表現(排除吸入性肺炎),氣管分泌物涂片、培養陽性。
1.3 方法 79例患者入院后完成三大常規、CRP、肝功能、乙肝兩對半、膽紅素三項、胸部數字化X 線攝影(DR)、血培養、深部痰培養、解脲脲支原體、TORCH、巨細胞病毒抗體及腹部肝膽脾B 超等檢查,考慮新生兒的溶血癥的患兒進行溶血病血清學檢查。將診斷為新生兒感染性肺炎患者根據有無呼吸系統典型臨床表現(氣促、鼻扇、發紺、吐沫、肺部濕羅音)進行分組,開始選用常用抗生素,后根據病原學檢測結果及藥敏試驗選擇性抗感染治療。
2.1 臨床表現 均以皮膚黃染為主要癥狀就診,其中少吃少動50例(63.29%),嘔吐32例(40.51%),哭聲低下36例(45.57%),體溫不升或發熱43例(54.43%),臀部破潰15例(18.99%),臍部膿分泌物2例(2.53%),膿皰疹2例(2.53%)。
2.2 呼吸系統典型臨床表現 79例患者中有呼吸系統典型臨床表現者52例占65.82%,呼吸急促35例(44.30%),口吐泡沫38例(48.10%),呼吸暫停20例(25.32%),肺部細濕羅音46例(58.23%),無典型臨床表現者27例占34.18%。
2.3 黃疸程度 79例患者血清膽紅素以非結合膽紅素增高為主,僅5例(6.33%)直接膽紅素>26μmol/L。血清膽紅素濃度<220.6μmol/L 13例(16.46%),血清膽紅素濃度220.6~256.5μmol/L 40例(50.63%),>256.5μmol/L 26例(32.91%)。
2.4 X 線表現 多為一側或兩側肺野單發或多發的斑片狀或小片狀陰影或表現為大片狀陰影,密度較淡,邊緣模糊,肺紋理增多和(或)肺門模糊。
在國內的研究中,感染、出生后窒息、頭顱血腫、早產、ABO 或Rh 溶血、G6PD 缺陷、遺傳代謝疾病等是新生兒病理性黃疸臨床常見的幾種原因,感染因素是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主要致病原因,國內姜敏等對175例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進行研究,其比例為47%[4]。我院350例病理性黃疸患兒其致病原因與感染因素有關的96例(27.43%),比國內報道資料要低。其中合并新生兒肺炎79例(22.57%),新生兒肺炎占感染因素的82.29%(79/96),提示感染性肺炎是新生兒期病理性黃疸的主要致病因素。其感染引起高膽紅素血癥的原因可能在于病原體分泌毒素或其本身使紅細胞的破壞增加、膽紅素增多,同時使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的活性受到抑制,降低肝臟處理膽紅素的能力,導致血清膽紅素增高,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原因由于患兒有肺炎的同時不進食或者是進食減少,導致了患兒體內的葡萄糖減少,大便和小便的排泄減少了,胃腸蠕動減慢,膽紅素腸-肝循環增加,使其黃疸提前的出現或持續不退。
本文79例新生兒肺炎中有呼吸系統典型臨床表現52例(65.82%),無呼吸系統典型臨床表現27例(34.18%),無典型臨床表現病例數占感染性肺炎總數1/3 多。新生兒抵抗力不高,一些病菌可以通過呼吸道或者是腸道入侵新生兒的體內,導致新生兒的各種疾病的產生,對新生兒生命造成嚴重的威脅,但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新生兒在許多感染性疾病的臨床表現上缺乏特異性,黃疸可能是新生兒期的一些感染性疾病如敗血癥的唯一表現[5]。新生兒感染性肺炎以彌漫性肺部病變及不典型的臨床表現為特點[6],而臨床癥狀輕重與新生兒的體質和致病因素有關,發病早期新生兒肺炎往往臨床癥狀不明顯,如果不常規做胸部X 平片檢查確診比較困難,易致漏診或誤診,若延誤病情,耽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期,則增加膽紅素腦病的風險,同時也增加住院天數,加大患者經濟負擔。
一次胸部X 平片僅會產生0.00135mSv 左右的輻射量,而數字化X 線攝影(DR)的輻射量更低,Stephan[7]等對新生兒胸部投照,DR 技術與傳統屏片技術對照發現,DR 比傳統法在曝光條件上投照量減少50%~75%,所獲得圖像質量更優于傳統成像法。因胸部DR 檢查輻射量低、更安全,且成像好,已納入我院病理性黃疸臨床路徑檢查項目,減少了漏診或誤診,做到了早期診斷,盡早抗感染治療。
綜上所述,新生兒病理性黃疸其致病原因與感染因素有關,而感染性肺炎在感染因素中所占權重比較大,其中34.18%肺炎患者無呼吸系統典型臨床表現。所以,臨床醫生要高度警惕,積極尋找病理性黃疸的病因,減少誤診,提高治療效果。
[1]李靜,劉肇杰.新生兒黃疸防治最新進展[J].國外醫學兒科學分冊,2011,11(S1):124
[2]金漢珍,黃德珉,官希吉.實用新生兒學[M].第3 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269
[3]薛辛東,李永柏.兒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19
[4]姜敏,羅潔,邵芳,等.新生兒重癥高膽紅素血癥臨床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新生兒科雜志,2009,24(1):18
[5]寸麗蘋,趙琳,李艷紅,等.昆明地區508例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病因分析[J].中外醫療,2013,20(3):54
[6]諸福棠,吳瑞萍,胡亞美.實用兒科學[M].第7 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478
[7]Stephan M,Petra Domoser RH,Christoph E,et al.Chest radiography with a digital flat_pancel detector:experimental receiver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 analysis[J].Radiology,2005,234(3):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