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市鰲山衛街道辦事處 欒雙妮
農村富余勞動力的轉移可以有效地解決我國“三農”的問題,是我國建設和諧社會和努力奔小康社會的重要途徑之一,保障人民收入和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并且促進我國經濟的高速平穩發展以及資源有效的配置和收入、分配公平化的重要橋梁。財政在農村勞動力轉移問題中應該發揮其重要調控作用,從“公共性”的角度出發,對農村勞動力進行文化教育、技能的培訓、農村社會保障、農民權益的法律保護、就業問題要有積極作用。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勞動力轉移在規模和速度以及方式上都受到政府的政策、體制、宏觀經濟的動蕩影響,呈現出波動大的特點。盡管現階段我國農村勞動力轉移呈現渠道多元化,轉移的數量在不斷上升,速度也在加快,但是存在一個很大的兼業問題,絕大多數的勞動轉移者沒有完全的脫離農業。在這些非農就業的轉移勞動力中,僅只有百分之13.6完全或者部分放棄農地,其他的完全沒有退出自己經營的承包地,始終保持著羽承包地的聯系。嚴重阻礙了農業的經營規模化、城鎮化的建設。并且在我國體制不完善、市場信息在農村的閉塞,導致了大量農村勞動力自發外出,并且屬于短期流動就業,這就形成了一股農村勞動力自發的短期流動,普遍的存在回流現象。
以上,我們探討出我國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存在的大方面問題:流動的波動性較大、勞動力的兼業性明顯、自發的短期流動造成的回流現象。形成這些問題的原因:
我國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相對于我國農村人口基數的龐大力量來說規模是較小的,大多數的非農就業的勞動力還依舊在城市中居無定所,并且頻繁的往返于農村與城市,并且大多數農村勞動力并沒有完全的脫離農業,并不能稱之為真正的轉移。要想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勞動轉移,必須讓農村勞動力在城鎮中脫離農業生產的同時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并且擁有城鎮戶口并且被納入城鎮社保的范圍之內。體制的欠缺,制度的局限性是成為我國農村勞動力轉移上的最大約束條件。農村勞動力轉移到城鎮中屬于弱勢群體,加之在法律上建設的滯后和不足,并不能真正保障農村勞動力的合法權益。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和改革的深入,城鎮勞動密集型產業面臨著轉型的發展趨勢,向資金和技術密集型轉變,這對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的要求也相對提高不少。然而在朱農《中國勞動力流動與“三農問題”》中調查研究證實,由于農村勞動力文化素質普遍較低的原因,他們在勞動力在城鎮并又有獲得正規產業部門的工作,而是被逼無奈在一些非正規產業單位從事低層次、低水平的工作,承擔一些城市人口不愿意從事的工作。在文化技術水平上農村勞動力相對城市居民低,局限了農村勞動力的工作范圍,只能從事一些強度大的簡單作業。并且隨著就業空間的不足、激烈的市場競爭,農村勞動力面臨著就業困難。所謂的“民工荒”并不是指缺乏勞動力,而是農村勞動力的技能條件和市場所需勞動力不匹配,無法達成合作。
流暢市場信息支撐著市場經濟的自然有序發展,則要求更加完善市場體系。信息的流暢和低交易成本、優良有序的規則和秩序是已成熟的勞動力市場的標志,必不可少的要素。但我國勞動力市場信息的閉塞不靈通,導致了農村勞動力自發地盲目地轉移到城市,缺乏組織力和規范性,對農村勞動力無法提供有效的切實的幫助。
(1)調整相關的政策體制支持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對城鎮戶籍制度進行相應改革、土地流轉制度的工作完善。從法律、制度的層面上打破城鄉分割,從政策上實現城鄉人口保障統一性,創造一個和諧的轉移環境。進一步完善社保體系,可以讓農村勞動力也享受到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的服務。
(2)加大加強在農村教育事業方面的財政投入,對農村勞動力的職業技能、文化素養進行專業培訓,使之能夠匹配市場對勞動力的技能需求。其中,在教育經費上,結合中央政府、省級政府、地方政府,緩解農村地區的資金不足不足,改善教學條件,盡量縮短城鄉差距。
(3)加強道德的建設,大力發展經濟,深化經濟改革,推進城鎮化進程在農村人口空間上的轉變、非農就業向城鎮聚集、農業勞動向非農用勞動的轉移麗都。讓農村勞動力不僅真正進入城鎮中生活,更實現了的農村勞動力資源的流動。
(4)現行財政體制的改革,加快政府部門職能的轉,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進而提高社會經濟自身對農村勞動力的吸納力。
中國對的市場經濟的繼續推進是毫無疑義的,在農村勞動力轉移過程中的變革和發展是遲早的,只是時間上的問題。在面對我國仍有將近3億待轉農村勞動力的問題是,應該向其他發達國家看齊,嚴肅面對這個嚴峻的挑戰,采取相應的切實的措施,推進我國城鄉一體化建設,保障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順利。
如何充分利用我國眾多勞動力的優勢,實現社會勞動力資源的合理配置,保持我國經濟穩速發展、和諧社會的構建有重大的社會和戰略意義。與此同時,能否保證勞動力充分就業,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國經濟的發展,是我國今后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大問題。財政是政府從我們個人手里取得的財政收入將用于社會和經濟的建設,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財政就是一種公共經濟活動,公共部門和政府的經濟活動。財政支持農村勞動力轉移是我國新的一個課題研究。
[1]陳伙林.中國農村勞動力轉移的財政支持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2]羅玉民,馮博.農村勞動力轉移的財政政策[J].商,2014年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