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三和四美醬菜有限公司 陳震
大宗商品現貨交易是通過網絡平臺向客戶提供石油、金屬、煤礦等大宗商品的一種交易方式,它起始于20世紀末,在我國將近已經有了20年的歷史。它是一種特殊的B2B交易模式,相比于普通的B2B電子商務具有其自身的特點。它建立起多對多的動態定價模式,這種模式有一定的交易優勢,特別是在商品銷售、商品流通、物流成本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現階段,我國的大宗商品涉及的種類繁多,其中以石油、鋼材為主,上海、山東、廣東等多個省市都已經建立了這種電子商務模式。雖然這種商務模式比較創新,在傳統的B2B商業模式之下也具有其自身的優勢,但由于發展還處于初期階段,所以,交易管理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和危機。例如爆出的“瓊膠”事件、“嘉興繭絲”事件等,都體現出了大宗商品現期交易的弱點和風險。因此,本文筆者結合我國電商交易和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的特征,分析了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市場的管理風險,讓人們更加了解大宗商品現貨交易的優勢和劣勢。
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市場和普通的B2B電子市場相比有兩個方面不同:交易商品的特征不同;主要體現在商品的價格、商品標準程度以及商品的種類等。大宗商品現貨交易的商品的價格波動幅度較大,而且標準程度較高,一般為一些工業原材料以及農副產品等[2]。而普通的B2B產品主要集中于生活用品,例如化妝品、服裝產品等。普通B2B的商品價格波動起伏不會太大,價格變化較小;兩者市場的服務內容有差別;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市場屬于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的一部分,可以提供物流服務、倉儲服務,還提供倉單質押融資服務。而普通的B2B市場提供以信息服務為主的現貨交易,市場中的企業與銀行合作推出網商信用融資服務等。
大宗商品現貨交易是在普通商品現貨交易市場的基礎上發展而來,保持了原有市場的一些特點,例如合同制、保證金制度、每日結算制度等,但其也具有自身的市場特征。兩者的區別在:監管部門不一樣;商品的期貨市場是由國家證監會直接進行批準、審核、監控和管理的,而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是以商行政管理部門批準,并通過商務部市場運行調節司監督管理的;市場結構不一致;商品現貨交易市場分為期貨交易所、經紀公司、交易商三個層次結構,在這種結構下,期貨交易的客戶無需直接開發,而且出現了違約、逼倉等危機和風險時,交給經紀公司解決風險問題,這降低了現貨交易所的壓力。大宗商品期貨交易市場結構分為二級,需要自己開發和面對客戶的,這樣的結構很直接、方便,同時帶來了更多的壓力;依據的法律不一致;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依據《合同法》《民法通則》《大宗商品期貨交易規范》等法律和標準;而商品期貨市場以《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等法律為依據;交易模式不相同;大宗商品現貨交易模式屬于期貨交易模式一種,另一種是遠期現貨交易模式,而普通商品期貨交易模式則是多對動態綜合的交易模式,按照標準化期貨合約執行。典型的大宗商品現貨交易一般是當天成交,短期的屬于2到7天,交易的標的物為大宗商品。
大宗商品現貨交易的保證金制度雖然可以起到交易履約風險保障作用,但其中也存在一定的交易風險性。主要表現在:價格波動幅度較大,給現貨交易帶來很多不確定性,而且預期的方向和價格相背而馳的話,交易商就要以不理想的價格進行交易,或是以損失保證金的方式違法價格履約。這兩個結果,都給交易市場帶來了經濟損失以及名譽損失;保證金制度還能夠使交易商以極少的資金控制大量的貨物,為自身的利益擾亂了交易市場。有些貨物能夠被交易商所操控,商家惡意的囤積,然后一旦積累到一定的時機,提高貨物的價格,造成市場的混亂。這種蓄意囤積的方式能夠在短時間內爆發,使價格暴漲或暴跌,擾亂交易的價格。即使國家通過調控,將保證金的比例提高到2O以上,降低了交易商和交易市場的價格風險,提高了市場波動的平穩性,但同時也增加了交易的成本,給交易商帶來了更大的經濟壓力。
強行平倉制度是指交易所進行風險控制的一種方法,有效保障交易過程的安全性。一般出現以下情況進行強行平倉制度的風險管理:一是交易保證金不足或是不能及時的補足時,會實施強行平倉制度。二是出現了違法違規現象,采取強行平倉制度。三是持倉量不在交易所制定的標準范圍內,實施強行平倉制度。四是當需要進行平倉制度時強行采取措施,如果強制的平倉制度所發生的虧損金額由客戶承擔。雖然強行平倉制度相比于遠期合同制度來說,可以保障交易商的利益,可以避免違規違約現象,保障整個行業的有效運行,但同時也存在一定的管理風險:首先,強行平倉制度引發的糾紛較多,這對交易所來說是一定的保障權力,對客戶來說具有一定的強制性。因此,強行平倉制度實施不當的話,會嚴重損害客戶的利益,而且產生違規操作。交易商為了自己的利益強行進行不合理的平倉制度,一旦價格行情不利自己的發展方向時,任意的提高保證金,就會出現多頭虧損的現象。例如瓊膠風波,就是因為交易商通過強制平倉制度,隨意提高保證金,使蘭生集團以超低價位平倉出局,前后損失了約五個億。從這些可以看出,強行平倉制度一旦被交易商濫用,就會嚴重威脅到整個行業的發展和平衡。
大宗商品期貨所有的交易都是網絡交易完成的,網上交易的模式雖然高效、快速,提供信息化平臺,但是其存在一定的風險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一是信息安全性。包括資金信息的安全性、信用卡賬號和密碼的安全性,一旦系統被黑客入侵,可能會帶來嚴重的損失,不僅給期貨商還有客戶,都會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和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二是軟硬件安全性。網絡交易需要軟硬件的支撐,整個系統不能中斷和崩潰,一旦出現故障,就會造成數據丟失,以及威脅到整個行業的正常運行。三是網絡虛擬性。網絡虛擬性為交易提供一個虛擬的環境、虛擬的場景,一些不法分子依靠網絡的虛擬性造假和提高不真實的信息,損害客戶的利益,為大宗商品期貨交易帶來風險。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網絡技術的提高,我國電子商品市場正在逐步的擴大。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屬于電子商品交易的一種創新形式,有其獨特的特征。作為一種創新的商品交易模式,它今后所發展的歷程還很長,需要相關部門進一步的監督和管理。為實現我國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市場和管理的安全高效性,實現整個行業的蓬勃發展,在國家的政策支持的同時,也要加快行業自身素質的進步步伐。
[1]李莉,楊文勝,蔡淑琴.基于電子市場中介的交易風險控制[N].管理科學學報,2005,8(3):56—63
[2]石曉梅,馮耕中,何朝陽,汪壽陽.2008年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發展回顧與2009年展望中國物流發展報告(2008—2009)[R].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09:246—257
[3]胡俞越.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何去何從[J].投資北京,2008,(7):50-52
[4]鄧春琴.電子商務的風險管理[J].通信世界,2001,(23):26—27
[5]李莉,揚文勝,謝陽群,蔡淑琴.電子商務市場質量信息不對稱問題研究[J].管理評論,2004,16(3):25—30
[6]劉偉江,王勇.電子商務風險及控制策略[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I):37-41
[7]吳本家.電子商務市場的發展與風險規避[J].經濟管理,2007,(16):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