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通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徐曉鸞
如前文所言,高新技術企業已經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肩負為社會服務的重要職責,關系國家經濟的形勢和社會發展的狀態。高新技術企業的工作效果必須放在更高的層次去思考,在創新方面也要有更強的舉措,比如在財務管理問題上的思想和實踐的創新,便是企業運轉與進步的重要問題。
高新技術是針對傳統的農業和工業技術而言的,是一個具有不確定性、隨時可能因為社會的發展而發生劇烈變化的技術名詞。高新技術是以現代自然科學作為理論來源、結合最前沿的工藝技術,有其強大的理論和知識支撐,是典型的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對于社會的發展和百姓民生都起著很大的促進作用。企業的大規模發展有利于研發新技術、創造新產品,與此同時,技術的進步有利于企業贏得市場競爭力。電子信息和微電子科學技術、生命科學和環境保護技術等高新技術較傳統的技術而言,有很大的優勢,比如它具有“七新七高”的特質,具體說來,“新”主要是針對技術、方法、知識、工藝、產品、材料和設備七個方面。
從字面意思直觀感受來看,財務管理是指對資金和商品交易的管理,但高新技術企業的財務管理遠非如此,它升華到了對知識資本的管理。財務管理就是貨幣、財務及實物資本的管理,這已經是上一代企業的運營規則了,正是在這種老觀念的限制下,企業財務管理僅僅在投資、籌資、預算、決算等實際操作上入手,而減少了對資本管理知識方面的深度探討。說得不好聽,這就是一種目光短淺的行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很容易導致企業經濟行為在市場大環境下,因為不了解市場規則,從而受到較大的沖擊和威脅。所以,必須對財務管理的范圍加大延伸,直到技術資本的性質、組成部分、搭配運營以及成效評價等等方面。
財務管理的內容通常來說,包括籌資管理、投資行為管理和經濟交易管理等。籌資更是幫助企業順利開展運營的基礎步驟,只有籌集到資本,才能為企業打下堅實的地基。對于高新技術企業而言,資本不再局限于資金,還涉及到知識產權和人力資源。它們都具有多樣性并變幻莫測。相對于資金的投入支出和運轉而言,會無法輕易地駕馭和充分發揮作用。特別是籌集知識資本,最重要的就是不能損害別人的知識產權,比如專利權、商標、非專利技術等,都不能有意冒犯和侵害,否則可能引出商業糾紛。不同的著作權利的種類,有不同的估計辦法,其效益和潛能開發也有不同的衡量途徑。再者,就是人力資本,勞動者的專業理論素養和技術水平是企業運營的推動力,企業在管理人力資本時,如果采用合理的機制,就能最大效益地發揮人員的作用,充分挖掘潛能,并提高他們的默契度和配合度。在衡量人力資源的價值時,要注意做到公平公正公開,以科學合理的方式為手段。
稅收是時代發展的產物,進入到全面稅收約束的市場競爭環境中,企業能否實現既定的財務管理目標,也受繳稅金額的影響,納稅從某個角度來講,納稅額越大,成本越高,利潤就越受到限制。我公司受第一波現代服務業營改增影響,稅負略增。又受第二波電信營改增影響,原技術開發合同因甲方要求必須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被迫放棄免稅認定要交增值稅,而軟件企業、電信企業人力成本占比過高,導致進項稅額抵扣不足。稅負的增加對企業的盈利乃至正常運營都造成了巨大的壓力。稅負是成本的一部分,企業要想成本最小化,就必須減輕稅負。只有創新財務管理方法,利用先進的思維和技術,通過對商業模式、交易模式、合同條款的事先安排,合法、合理地降低稅負成本。
包括高新技術企業在內的任何企業,其資金流向都包括投入和支出兩個方面。盡最大可能減少支出、增加收入,才能使企業獲得更大的效益。那么,如何實現少支出多收入呢?首先,進行必要的產出和投入規律探討,這也是投資科學化的前提條件。要辯證看待二者之間的關系。其次是用發展和長遠的眼光來審視投資這個長期和動態的過程。投資是一項長期、具有累積性質的經濟活動,不僅是對項目的開發投資、還包括對它的后續支持、宣傳運營和售賣等環節給予投資。如果只是著眼于前期的研發和開創環節,就容易使資金血本無歸,半途而廢。第三,是對投資進行全面的考量,包括承擔財務壓力的水平、投入的耗費、機會的利用的綜合分析。
近年來,高新技術企業在各個方面都有了更多的投入,也挖掘了更大的潛能。高新技術企業在管理財務的同時要加強對無形資產的規劃工作,比如人才資源方面就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財觀念,人員是機構的活的靈魂,只有高素質高水平的工作人員才能促進系統的高速運轉,然而素質和水平都是要靠培訓來實現的。如果員工的培訓不到位,意識不加強,職業道德不高,原則不被堅守,就會使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喪失優勢。通過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使他們在深入掌握本行業的知識技能之外,還了解法定的財經方針和制度政策,跟上會計電算化的時代步伐,做到與時俱進才能不被時代拋棄。
不管是何種企業,都有享受法律保護的權利,也有繳納稅務的義務。而稅負的支出無疑影響了企業的利益獲取。企業一般通過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成本兩個角度來實現利益最大化。要減輕稅負,并不是非法偷逃稅,而是利用財務管理創新這個正當途徑。比如,有的企業采取新型的稅收籌劃模式來減負。企業可以在稅收籌劃策略的指導下,開展結構調整和升級,實現現代化運行模式。企業在前期籌資階段,可以選擇恰當的稅收籌劃方式,降低成本;在中期投資階段,可以利用合理的稅收籌劃途徑,獲取利益。當開始正式的項目經營和工程操作時,企業就開始了主體的運作。此時,在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科學利用稅收籌劃,避重就輕,杜絕與政策硬碰硬,也是可以減輕稅負的。
創新企業的管理方式,必然要建立嚴密科學的內部控制制度。高新技術企業必須在稽核制度、原始記錄制度、內部牽制制度、定額管理制度等方面嚴加管控。稽核制度是及時制止和糾正錯誤的措施,可以保證財務工作的質量。原始記錄制度,可以規范原始記錄的準確性,嚴格按照內部管理的要求,使企業的原始記錄制度不斷被完善。實行內部牽制制度,要求財務人員之間不僅具有緊密聯系和高度協調配合的能力和默契,同時相互審核、監督,杜絕舞弊等不良行為。而在制定和修訂方案時,定額管理制度是關鍵。
財務管理在現代企業運行過程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也具有復雜性和多樣性。高效的財務管理有助于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實現企業管理目標。站在時代前沿的高新技術企業,更要在財務管理上有所建樹。這要求企業要對自身定位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從而對財務管理對象進行拓展,延伸財務管理的內容,針對稅負增加的問題尋求解決方案;加強對高新技術企業財務管理的創新,要重視研究和開發項目投資決策,加強對無形資產的管理創新,籌劃減輕稅負、增加利潤的方法,并且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
[1]隆德紅.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納稅籌劃問題研究——以L公司為例[D].北京交通大學,2013
[2]嚴海云.高新技術企業稅收籌劃的優化設計——以A公司為例[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