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單位:234000宿州市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宿州醫院急診科
蔣慧娟:女,雙專科,主管護師
微創引流加尿激酶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護理
蔣慧娟賀敬唐慧娟程仁力
摘要目的:總結微創引流加尿激酶治療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護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50例,對患者進行微創引流加尿激酶的治療,配合綜合護理干預,觀察患者的恢復情況和出現并發癥的情況。結果:48例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恢復,有2例患者治療失敗,有3例患者出現了顱內感染,1例患者有上消化道出血,10例患者有肺部感染等并發癥。結論:采用微創引流加尿激酶治療高血壓腦出血,配合綜合的護理干預,能取得好的治療效果,減少并發癥的出現,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微創引流;尿激酶;高血壓;腦出血;護理效果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8.011
高血壓腦出血多發在老年人中,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神經系統疾病,主要是腦實質內的血管破裂導致的出血,具有發病急、并發癥多、死亡率高的特點,臨床癥狀主要有嚴重頭痛、意識障礙等,通常需要進行CT診斷。隨著臨床治療的發展,微創引流加尿激酶的治療方法逐漸應用在高血壓腦出血的治療中[1],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我院在高血壓腦出血的治療中應用微創治療加尿激酶引流,治療中進行綜合的護理干預,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患者年齡55~75歲。患者的選入標準:患者有明確的高血壓病史,并且有腦出血癥狀,對患者進行CT監測確診,出血的部位在基底節區或是皮層區,出血量10~80 ml,從發病到住院接受治療不超過2 h。患者的臨床癥狀為頭痛、意識障礙、失語、昏迷等。
1.2方法全部患者采用微創引流加尿激酶治療[2],利用CT掃描,局部麻醉,部分嚴重躁動不安的患者采用靜脈全麻。在患者顱骨處鉆孔,將3 mm帶針芯的硅膠管插入血腫的中心位置,拔出針芯,外接注射器吸出血腫的液體,采用生理鹽水進行沖洗,待液體透明注入適量的尿激酶,通常劑量為2萬單位,關閉引流管2 h,之后放開引流。每日注入適量的尿激酶進行引流,重復操作至血腫基本清除。
2護理
2.1心理護理對于意識清晰的患者進行心理安慰,減少患者的緊張情緒,避免再次引發大出血的情況影響患者的生命。護士向患者和家屬簡單的介紹手術的方法和可靠性,消除患者家屬的顧慮,并且盡量穩定患者的情緒,讓患者更好地配合手術和治療。
2.2術后護理對于意識模糊的患者要立即送入重癥監護室進行監護和搶救,并準備搶救的藥物和用品。及時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或嘔吐物。建立靜脈通道,根據患者的情況對患者進行吸氧、吸痰、配血等操作,按照醫師的囑咐對患者使用脫水劑,以減輕患者的顱內壓,并且做好相關的手術準備[3]。
2.3術中及術后護理患者手術后返回病房時要輕穩,減少搬動對患者頭部的刺激,將患者的頭部稍微抬高,降低顱內壓,根據患者的情況將吸氧速率調整在2.5 L/min左右。頭部的引流管要固定,保證引流的通暢。對于昏迷的患者要保持頭部偏向一側,做好吸痰的準備,如果患者有呼吸困難或是呼吸衰竭的現象要進行人工呼吸和急救的準備。觀察引流管中液體的顏色、狀態等性質,患者顱內壓穩定后可以拔出引流管。如果患者出現的高溫等現象,要采用物理方法降溫。
2.4管道護理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后需要放置很多的管道,因此在護理中需要對管道進行相應的護理[4]。對于頭部的引流管要仔細固定,高度不要超過床沿的高度。對于煩躁不安的患者要進行適當的束縛,防止患者躁動造成引流管脫落。在對患者進行翻身、移動時要注意對引流管保護,必要時暫時夾住引流管,防止管內液體倒流造成顱內感染。要保持引流管清潔,在更換管道的時候要注意無菌操作。同時做好其他管道護理,防止出現手術后感染的情況。
2.5飲食護理患者在手術后24 h之內禁止飲食,之后可以適當的給與鼻飼流質,直至患者可以自主飲食。飲食要注意選用高蛋白質、高維生素的食物,以補充患者身體所需的能量,保持患者的排泄通暢,防止由于飲食、排便等造成顱內壓力過大。
2.6并發癥護理部分患者在手術后會出現相應的并發癥,比如顱內感染、上消化道出血等,因此要加強患者手術后的護理,注意引流管的清潔,并且時刻對患者進行臨床癥狀反應和生命體征的檢測,及時發現患者出現的不良反應。健康護理和住院指導;向患者和家屬介紹患者的病情,讓患者對自己的病情有著更多的了解,指導患者家屬的護理,在患者出院后要詳細的告知患者病情的注意事項,讓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良好的護理。
2.7觀察患者的恢復效果患者的臨床癥狀恢復好,并且CT檢測后血腫消除,沒有并發癥出現判定為治療顯著,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