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杏,楊 旻,王 燕
(湖北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湖北 武漢 430065)
關于提高非預防醫學專業學生中醫藥統計學課程學習興趣的幾點思考
黃 杏,楊 旻,王 燕
(湖北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湖北 武漢 430065)
為提高非預防醫學專業中醫藥統計學教學質量,結合多年教學實踐經驗,從上好“緒論”課、利用多媒體技術、實施問題引導式教學、加強實踐課教學及開展網絡教學5個方面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從而達到增強學生應用統計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目的。
非預防醫學專業;中醫藥統計學;學習興趣
中醫藥統計學是中醫藥院校非預防醫學專業一門重要的必修課程,是醫學相關領域工作者開展科學研究必備的工具之一,是評價醫學科技論文質量好壞的重要依據。因此,學好中醫藥統計學對于提高學生科研素質及綜合分析能力尤為重要。中醫藥統計學以概率論和數理統計原理、方法為基礎,以中醫藥理論與實踐為主體,以數據搜集、整理、分析和推斷為手段,來探討中醫藥理論與方法的內在規律[1]。一方面由于大量復雜的公式和計算,學生普遍認為該課程較難學;另一方面與其他學科相比,統計學理論極具抽象性和邏輯性,學生學起來感覺枯燥乏味。因此,只有不斷提高教學效果,才能讓學生更好地學習這門課程,這也是每位教師努力的方向。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教學效果呢?筆者認為應該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入手。結合近幾年教學實踐,筆者就如何激發非預防醫學專業學生中醫藥統計學學習興趣談談自己的體會。
“緒論”是所有課程的第一課,是引領學生進入本課程學習的重要階梯?!熬w論”課上得成功與否,直接影響學生學習該課程的興趣以及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中醫藥統計學一般安排在大三上學期,經過大一、大二對醫學基礎課程以及中醫專業課程的學習,學生已經具備了較好的形象思維能力,但抽象思維和邏輯判斷能力還較差。剛接觸該課程時,受定式思維影響,學生對統計學概念、原理和方法很難理解,由此失去學習該課程的興趣。因此,在“緒論”課上,首先,要強調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必須與時俱進,具備科研創新能力。而在醫學科學研究中,由于個體變異及受到社會、心理諸多因素影響,必須借助統計分析,才能挖掘出醫學現象偶然性中存在的規律性[2]。同時可以列舉近幾年公開發表的醫藥衛生論文中統計學錯誤的比例。如方積乾《衛生統計學》(第七版)中提到有70%左右的文章有統計學錯誤,其中70%的錯誤出在初等的、基本的統計學方法,30%的錯誤出在高等的、復雜的統計學方法[3]。讓學生充分認識中醫藥統計學的重要性。其次,要讓學生對中醫藥統計學有正確的認識,不要認為“數學學不好,統計就更學不好”,對學好中醫藥統計學要有充分的信心。中醫藥統計學是一門應用統計學科,重在應用,不像數學著重證明和推導,單純鉆理論、做習題,其學習重點應在于如何正確應用統計學方法解決中醫藥研究領域中的統計問題,故學習中醫藥統計學并不需要很扎實的數學基礎,只需要簡單的四則運算就可以了。學習時應重點掌握每種統計方法適合于什么類型的資料,在什么條件下應用,而不需花大量時間去推導和死記復雜的公式。最后,在“緒論”課上可以調查學生的性別、年齡、身高、體重、血壓、脈搏、血型以及對網絡知識的了解程度等資料,一方面讓學生體會搜集資料的過程,另一方面這些資料可作為后面各章的學習例題。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多媒體技術已進入課堂教學并成為很重要的輔助工具。中醫藥統計學由于學科的特殊性,其研究的是大量數據,傳統教學需將大量時間用于復雜公式及計算的書寫上,特別是對于樣本量較大的數據根本沒辦法展示給學生,所以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生能真正接收到的知識量非常少且不易掌握。而多媒體教學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并且能將枯燥的理論變得更加形象[4]。我們可以借助網絡資源與計算機統計軟件,利用Power Point、Excel、Flash等軟件將一些難懂的統計學理論設計成動畫形式,如從頻率分布曲線逐漸過渡到正態分布曲線的過程,隨著樣本量的增大,組距不斷縮小,直方圖的直方不斷變小,其頂端最終連接成一條平滑的曲線[5]。這個過程用動畫的形式展示出來更形象,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中醫藥統計學中有很多理論,如二項分布規律及其特征、大數定理、中心極限定理、抽樣研究等,都可以設計成動畫形式,通過生動有趣的畫面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統計學理論是看得見、摸得著的。
利用多媒體技術還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鏈接功能強大的統計軟件,如Excel、SAS、SPSS等。Excel的結果具有隨單元格變動而變動的特點,可以借助其展示數據或公式的動態變化結果;SAS、SPSS作為專業統計軟件,基本包含了中醫藥統計學所有統計方法,對于大樣本含量以及非常復雜的計算(如多元統計方法)完全可以借助這些軟件向學生展示分析過程,讓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接觸到更多統計學方法,并應用到今后的科學研究中。
雖然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比較突出,但要注意不是所有內容都適合運用多媒體來講授。比如“方差分析”這一章,如果僅僅用多媒體教學,SS組間、SS組內、MS組間、MS組內、F值的計算可能不在課件的同一頁,不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此部分最好是將多媒體與板書相結合,重要步驟利用板書講解,使學生能更好地掌握此種統計方法。
問題引導式教學法,是指教師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水平設計問題,啟發、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解決問題,以達到理解、掌握知識,發展各種能力的目的。其精髓是發揮問題對學習的導向作用,調動和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6]。中醫藥統計學是一門理論性和邏輯性非常強的學科,采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學生很容易注意力渙散,產生聽覺疲勞,學習效果不佳。因此,在教學中可以引用具有代表性、可討論性及啟發性的案例,依據教學大綱提出合適的問題,學生圍繞問題展開討論并解決問題,最后教師進行總結歸納。比如在講“方差分析”時,我們會提出問題:t檢驗是兩組均數之間比較的假設檢驗方法,如果是多組均數的比較又該用什么方法?能不能用兩兩比較的t檢驗呢?學生會思考并回答理論上是可以的。然后教師講解,做兩兩t檢驗后會增大犯一類錯誤的概率,并舉例說明:假定蒙眼過街時你會被車撞的概率是5%,現在某人愿意出一百萬要你蒙眼過街,安全過10次街才能拿到錢,你愿不愿意?這時學生會表現出極大的興趣,然后通過講解算出過街10次后被撞的概率為40%,幾率大大提高了,故不能盲目回答“愿意”。通過引用例子學生很容易記住多組均數之間的比較用兩兩比較的t檢驗會增大犯一類錯誤的概率。講完“方差分析”理論課后可以將事先準備的有代表性的期刊論文納入課堂討論,讓學生從統計學角度展開辯論和評價,如該資料屬于什么類型?用到了哪種設計方案?用了哪些統計分析方法?方法用得恰當嗎?最后教師對這些問題進行總結和歸納。采用問題引導式教學法,學生不僅對理論知識有了較好的理解和掌握,分析問題能力也明顯提高。
本科教育階段中醫藥統計學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統計學思維,應用統計學知識分析和解釋中醫專業領域各種復雜的問題,重在思維和應用,而不是將每一個學生都培養成為統計學專家。目前筆者所在學校中醫藥統計學課程共44學時,其中實踐課僅10學時,且主要是讓學生做習題,以鞏固理論知識,學生停留在掌握幾種統計學方法的計算上,達不到真正提高實際應用能力的目的。故筆者認為應強化中醫藥統計學實踐教學,并不斷對實踐教學方式和內容進行改革創新。
首先,可以適當增加實踐課比重。其次,增加上機操作課。傳統實踐課是利用計算器完成相關計算,過程繁瑣且易出錯,尤其是大樣本數據及復雜的計算。故可開設SPSS軟件操作課。SPSS軟件主要采用菜單式界面和對話框形式,鼠標點擊就可完成操作,對于初學者而言容易掌握。在軟件操作課上,可以將教學重點放在什么條件下應用哪種統計學方法以及選擇什么菜單來完成,如何去看output窗口的結果以及怎么去解釋結果[7]。通過軟件操作課,學生對統計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運用統計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大大提高。
隨著互聯網的日益普及,人們能夠通過網絡獲取各種知識,而且QQ、微博、微信等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因此,我們可以借助這些平臺進行統計學學習,如可向學生推薦一些優秀論壇,亦可以自己建立相關網絡平臺,學生將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疑惑發布于平臺上,教師做出解答,學生之間也可以相互討論。通過交流互動,教師可以發現自己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學生也可以獲取統計學知識,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8]。
不斷提高教學效果是每個教師努力的方向,筆者僅僅從如何提高非預防醫學專業學生中醫藥統計學學習興趣入手,談了一些自己的體會,希望能對同行起到借鑒作用。
[1]申杰.中醫統計學[M].2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
[2]秦江梅,芮東升,郭淑霞,等.非預防醫學專業學生醫學統計學教學方式方法探討[J].農墾醫學,2003,25(6):422.
[3]方積乾.衛生統計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
[4]王春平,王汝芬,翟強.多媒體技術在醫學統計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統計,2006,23(3):266.
[5]吳騁,羅紅,馬修強.運用教學動畫優化醫學統計學教學[J].中國衛生統計,2013,30(3):455-457.
[6]馮克成,田曉娜.最新教學模式全書[M].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7.
[7]王文蔚.醫學統計學實驗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西北醫學教育,2005,13(4):402.
[8]宇傳華.計算機時代《醫學統計學》教學的幾點思考[J].中國衛生統計,2005,22(3):171.
G420
B
1671-1246(2015)15-00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