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麗麗,周紅英
·工作研究··短篇論著·
信息化建設在末梢血糖監測質量改進中的應用
孔麗麗,周紅英
信息化管理;末梢血糖監測;質量改進
2013年,我國糖尿病患者人數已超過9 800萬,隨著糖尿病患者的不斷增多及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糖尿病患者的規范化治療越來越得到臨床醫師及患者的重視[1-2]。血糖監測在糖尿病患者治療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中末梢血糖監測以其快速、便捷的優點成為目前臨床醫師監測血糖變化的重要手段[3]。末梢血糖監測能及時評估糖代謝紊亂的程度,指導醫生調整降糖方案,觀察治療效果及確定治療方案,預防各種急慢性并發癥的發生,在很大程度上減輕患者反復靜脈采血的負擔,縮短住院天數。但目前臨床上多采用的單一化管理,護理人員需先記錄患者信息,再用單體式血糖儀和試紙進行逐一的血糖監測,然后錄入到微機中或手工記錄到病歷上。隨著臨床各科糖尿病患者的增多、治療的規范,末梢血糖監測的頻次較前明顯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護士的工作量,護士的反復抄錄充分暴露了單體式血糖儀的操作流程缺陷;在記錄的過程中,護士易出現錯記、漏記現象,且因臨床工作量的增多,護士不能及時記錄血糖結果,在臨床中缺乏動態的血糖監測,不能及時為醫師提供正確的參考依據;隨著科研工作的開展,數據統計在糖尿病科研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目前血糖數據管理和分析多是靠紙質數據,所以在相關數據統計方面,存在費時、費力,易出錯,查閱不便,不能及時提供相關的科研依據。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醫院信息技術的發展成為優化醫院工作流程、提高醫療技術、提升醫院內涵的重要組成部分[1]。血糖信息管理系統也日趨完善,在臨床中得到應用。我科于2014年引進了血糖大數據管理系統,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為臨床提供全新的血糖監測流程,血糖大數據管理系統的應用推動了內分泌科乃至全院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的質量改進。
1.1 臨床智能血糖儀 具有患者識別功能,血糖檢測5 s出結果并自動保存后與大數據管理系統進行數據交換。
1.2 大數據管理系統 與醫院信息系統對接,同步顯示患者信息。數據上傳后系統可自動分析患者血糖數據,形成詳細的血糖報告、圖形、曲線等,幫助醫生直觀掌控患者病情。并且系統中血糖數據永久保存。
1.3 移動血糖工作站 通過WIFI與血糖大數據管理系統進行數據傳輸,醫生隨時隨地掌控患者病情,便于提供最佳治療方案,提高醫生工作效率。
1.4 個人智能血糖儀 個人智能血糖儀可與臨床血糖大數據管理系統進行數據傳輸,便于醫護人員快速了解患者院外血糖波動情況,形成院內院外患者血糖統一管理,便于長期跟蹤患者并且提高患者依從性。
解決方案是以臨床智能血糖儀、工作站和“血糖試紙”為核心的綜合解決方案。其全新業務流程為患者識別→血糖檢測→數據傳輸→血糖分析→質控管理。
對我院開展大數據血糖管理系統相關科室醫護人員進行培訓,培訓內容為臨床智能血糖儀的操作流程、數據管理、科室質控管理、注意事項等相關內容,培訓結束進行考核。相關科室醫護人員可通過血糖大數據管理系統進行患者管理,在患者需要進行會診時,會診醫生可通過權限直接查看患者電子數據、分析數據等。使各科室會診醫生更加直觀觀察患者整體血糖波動情況,對患者用藥及整體治療方案提供依據。
3.1 提高醫療質量 血糖信息化管理的實現,減少護士不必要的反復抄錄時間,保證數據的準確性,避免了人為因素造成的醫療差錯,減少臨床護士時間浪費,減輕工作負擔,提高護理工作質量;實時顯示的血糖數據能隨時為臨床醫師提供患者的血糖變化[1],特別是ICU、手術科室,能及時、準確地為臨床治療提供診療依據,提高醫療質量。
3.2 優化工作流程 智能血糖儀較單體式血糖儀減少了不必要的重復環節,改進了傳統操作流程,先進的數據傳輸系統,使醫護工作流程更加簡便完善。
3.3 提高醫護患滿意度 血糖數據檢測后系統自動上傳,并自動分析患者血糖數據,形成詳細的血糖報告、圖形、曲線,及時、直觀血糖波動情況使臨床醫師能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及時有效地治療,不僅使患者得到滿意的治療效果,更使患者感到被醫生護士重視,得到心理滿足,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優化的工作流程極大的減輕護理人員工作量,使醫護、醫患、護患關系得到改善。
3.4 為科研提供統計依據 糖尿病領域的課題研究需要采用大樣本、長時間跟蹤,大數據管理系統能存儲至少10萬個血糖數據,可根據科研需求直接從資料庫中提取,為臨床科研工作開展提供充分依據。
3.5 有助于加強全院血糖的統一管理 目前糖尿病患者的會診,需內分泌科醫生到患者所在病區進行會診,會診后對治療效果不能進行連續的評價。通過大數據管理系統各科室可數據共享,會診科室可通過權限直觀、準確、快速地了解患者血糖波動,觀察治療效果,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2]。
3.6 提高科室綜合效益 血糖信息管理系統的應用,使醫生全面掌握患者血糖波動,幫助患者血糖快速達標,縮短住院周期,提高診療水平的同時也提高科室病床周轉率,幫助科室增加收益。
3.7 質控管理更加規范 血糖信息管理系統具有標準品質控及電子質控兩種方式,電子質控使用定值電阻條質控機器的穩定性,標準品質控是用質控液質控血糖試紙的準確性,雙質控標準能為科室操作使用提供保證。質控后的結果自動保存,并且能在數據列表中標注操作人員及操作時間,避免人為干預造成的質控結果不準確。質控數據永久保存,保證質控數據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1] 伍洪,王羽飛,王力.基于信息化血糖即時檢測管理系統的建立與應用[J].中國醫學裝備,2014,11(7):763-764.
[2] 鄭輝,葛煥琦,劉亞平,等.遠程血糖監測系統聯合床旁糖尿病患者教育模式在院內血糖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 2014,14(1):42-43.
[3] 黃祥芬.即時檢驗(POCT)發展現狀與應用[J].中外醫學研究,2011,25(2):154-156.
R115
B
10.3969/j.issn.1009-0754.2015.06.039
2015-03-20)
(本文編輯:王映紅)
264001 山東煙臺,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
周紅英,電子信箱:5255249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