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秀庭
腔鏡手術由于創傷小、疼痛輕、住院周期短、術后康復快等優點,近年來在外科手術領域已得到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由于腔鏡手術其結構復雜、材質特殊、精密度高等特點[1],若清洗消毒和滅菌不到位,將引發院內感染,降低手術安全性,影響到醫療質量。如何能夠有效徹底清洗器械,并選擇正確的消毒、滅菌方法,加之關節鏡手術配套器械精密、貴重、易損,要達到低耗、高效及安全的目標,如何管理顯得尤為重要。我院于2012年12月消毒供應中心集中管理關節鏡手術器械的清洗消毒、滅菌及保養工作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現將方法報道如下。
1.1 專業培訓 鑒于關節鏡的特殊性,安排1~2名護士專門到相關科室學習有關關節鏡器械名稱、性能和管理的專業知識,初步認識關節鏡的構造以及各個部件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由于消毒供應中心人員對關節鏡手術器械清洗方法、滅菌方式不熟悉,特邀請廠家工程師現場培訓,演示拆卸與組裝技巧,清洗方法及注意事項,閱讀使用說明書,以指導實地工作。
1.2 制定工作流程質量標準 根據衛生部的行業標準,制定一套標準化操作流程,關節鏡手術器械的接收流程、清洗消毒流程、檢查保養組裝包裝流程、滅菌方式并制定質量標準,由質量監督員負責質量檢測工作,確保工作質量。
1.3 關節鏡器械的清洗消毒
1.3.1 洗滌劑及清洗工具選擇 關節鏡器械屬精密儀器,我科清洗劑選用魯沃夫腔鏡專用多酶清洗劑,腔鏡專用酶清洗劑至少含有4種酶,可快速分解人體分泌物,如蛋白質、脂肪、糖類及碳水化合物等,節省清洗時間和費用[2]。清洗工具選擇軟毛刷、海綿刷、拭棒,使用與管腔長度和內直徑相匹配的管道刷、高壓氣槍、高壓水槍、變頻硬式內鏡超聲噴淋清洗機,75%乙醇、邁爾變頻干燥柜。
1.3.2 清洗方法和步驟 清洗方法包括手工清洗、機械清洗。清洗步驟包括沖洗、洗滌、漂洗、終末漂洗。根據器械材質選擇物理或化學的消毒方法,確保清洗消毒質量[3]。關節鏡手術器械在清洗前先清點、檢查器械功能是否完整,再將器械拆卸到最小單位,最后把細小附件放入有蓋精細器械網筐內,以防丟失。(1)光學目鏡的清洗消毒。鏡頭是關節鏡中最易損壞的部分,也是最為貴重和關鍵的配件,清洗時輕拿輕放,放置在膠墊上防止滑落,注意防止劃傷光學目鏡面,不應使用超聲清洗[3]。物鏡端、目鏡端用海綿刷在流動水下擦拭表面,使用鏡頭布蘸于1:270魯沃夫腔鏡專用多酶清洗劑擦去器械上的污漬、血跡,流動水漂洗,純化水終末漂洗,采用75%乙醇進行擦拭消毒,放置帶卡槽的專用盒用交給組裝人員。(2)導光束及連接線的清洗消毒。清水擦拭導光束及連接線的兩端,使用軟布蘸于1:270魯沃夫腔鏡專用多酶清洗劑擦去導光束及連接線的兩端,中間導線部分按標準手工清洗流程進行洗滌。導光束及連接線使用清潔的低纖維絮擦布對表面進行徹底干燥后交給組裝人員。(3)器械及附件清洗消毒。器械可拆卸到最小單位,卸下的精密器械附件使用有蓋精細清洗筐內防止丟失。器械置于流動水下徹底沖洗器械表面的血跡、污跡,特別是各管腔需用管腔長度、內直徑相匹配的管道刷反復刷洗并用高壓水槍沖洗,將各種器械夾縫內的殘留組織物,用專用鑷子夾取,再放入變頻硬式內鏡超聲噴淋清洗消毒機清洗,清洗完畢后取出器械交給組裝人員。
1.4 檢查保養
1.4.1 檢查 采用目測法檢查器械表面清潔度,借助帶光源5倍放大鏡檢查器械關節、齒紋等,無殘留血跡、污漬,是否光潔,手觸摸無黏感為清洗合格,否則為清洗不合格。導光束功能檢查,將導光束的一端對準室內光源,在導光束一端上下移動大拇指,檢查另一端有無漏光區。光區灰影表明纖維斷裂,纖維斷裂會使透光減少到影響手術視野,如灰影部分超過2/3,應進行維修或更換[2];光學目鏡檢查,視野清晰、圖像完整。管腔內壁檢查,用白色棉通條擦拭管腔的內壁,通條表面無污漬為清洗合格。
1.4.2 保養 正確保養是保證器械性能良好、延長器械使用壽命的關鍵[4]。對器械可活動節點、軸節、螺帽、閥門等處加潤滑油,以保證器械的靈活度。
1.5 包裝 將各種器械分類整理,使其排列有序,光學目鏡包裝過程中,拿起或放下時,應用雙手互托,禁用手觸摸鏡面,做好鏡面保護,保持鏡面清晰度。導光束及攝像連接線保持無角度盤旋,直徑>10 cm,均不能折疊彎曲過度,以免造成光學纖維斷裂。其它器械注意保持器械的軸節靈活,尖端可良好合攏,采用固定架固定,將關節鏡手術器械放置在600 mm×200 mm×50 mm專用內鏡器械盒,盒內放置化學指示物,包裝袋外標識滅菌6項信息齊全,便于追溯管理,特衛強包裝材料包裝。
1.6 滅菌 過氧化氫低溫等離子滅菌技術以其快捷、高效、安全的特點[5]被廣泛應用,它能解決連臺手術時器械的消毒滅菌,這樣解決了手術患者、醫護人員等待器械的現象,加快了關節鏡手術器械的使用周轉,充分發揮關節鏡手術器械的使用率。
2.1 正確清洗,保證滅菌效果 關節鏡器械在滅菌前進行徹底清洗,是保證滅菌成功的前提條件,也是保證消毒滅菌效果和控制醫院感染的關鍵 關節鏡手術器械比普通手術器械相比,具有結構復雜、精細、管腔狹長等特點,組織碎屑、血凝塊很容易隱藏在管腔、關節及不能拆卸處,增加清洗難度,因此,采取正確的清洗方法,能提高關節鏡手術清洗質量[6],保證滅菌效果,降低了院內感染的發生。
2.2 優化管理提高了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效率 通過消毒供應中心對關節鏡手術器械實行集中管理,制定規范的清洗、檢查保養包裝、滅菌流程,層層把關,能及時發現并解決器械的問題,避免術中因器械因素影響手術,確保關節鏡器械使用的高效性和安全性。同時將臨床護士從非專業的工作中脫離出來,減輕了護士工作量,合理使用人力和資源,提高了工作效率。
隨著腔鏡手術技術的發展,病種的不斷提高,腔鏡器械的使用率也隨之增高,由于腔鏡手術器械是所有手術中較為貴重、復雜、精密的器械,如何維持關節鏡器械的最佳工作狀態,延長使用壽命尤為重要。因此,只有加強對關節鏡器械的規范化管理,嚴格掌握關節鏡器械的材質、性能、結構、拆卸、組裝、等離子滅菌技術的應用,重視清洗環節,才能保障關節鏡器械安全可靠地使用,消毒供應中心對關節鏡器械術后保養不斷改進,提高了器械的使用完好率,降低了故障率,保障手術的順利開展。
綜上所述,消毒供應中心對關節鏡器械的標準化處理流程的質量控制使器械的清洗、滅菌質量得以保證,保障了關節鏡器械的使用功能,降低了損壞及醫療成本,有效預防和控制了醫院感染發生。
[1] 虎紹麗.消毒供應室對腹腔鏡手術器械的質量管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1):88 -89.
[2] 檀秀蘭,張練英,林 靜.腹腔鏡器械的清洗消毒滅菌及保養體會[J].當代護士,2013(5):141 -142.
[3] 任伍愛,張 青.硬式內鏡清洗消毒及滅菌技術操作指南[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2.
[4] 章 昱,楊引洪,張洪娟,等.消毒供應室工作人員對腔鏡的質量管理[J].中國社區醫師,2013,15(5):359 -360.
[5] 柳欣欣.過氧化氫低溫等離子滅菌失敗影響原因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3,21(4):360 -361.
[6] 姜 華,薛澄琳,屈蕓娜,等.腹腔鏡手術器械人工清洗與機器清洗質量的比較[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3,30(4):380 -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