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根耀
(孟津縣畜牧獸醫工作站,河南 孟津 471100)
一例仔豬偽狂犬病的診治與分析
宋根耀
(孟津縣畜牧獸醫工作站,河南 孟津471100)
2014年12月份,接到送莊鎮一養豬場電話,稱產房哺乳仔豬出生第1天健康,第2天拉稀,第3天死亡。經臨床診斷、現場剖檢結合血清學檢查,確診為偽狂犬病,經過緊急接種偽狂犬活疫苗,4 d后病情穩定,一周后出生的仔豬未再出現新病例,現將對該病的診治與體會總結如下,供養殖朋友參考。
偽狂犬病毒在全世界廣泛分布。偽狂犬病自然發生于豬、牛、綿羊、犬和貓,另外,多種野生動物、肉食動物也易感。
豬是偽狂犬病毒的貯存宿主,病豬、帶毒豬以及帶毒鼠類為該病重要傳染源。多數學者認為,其他動物感染該病與接觸豬、鼠有關。
在豬場,偽狂犬病毒主要通過已感染豬排毒而傳給健康豬,另外,被偽狂犬病毒污染的器具在傳播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而空氣傳播則是偽狂犬病毒擴散的最主要途徑。在豬群中,病毒主要通過鼻分泌物傳播,另外,乳汁和精液也是可能的傳染源。
除豬以外的其他動物感染偽狂犬病毒后,其結果都是死亡。豬發生偽狂犬病后,其臨診癥狀因日齡而異,成年豬一般呈隱性感染,懷孕母豬可導致流產、死胎、木乃伊胎和種豬不育等綜合癥候群。15日齡以內的仔豬發病死亡率可達100%,斷奶仔豬發病率可達40%,死亡率20%左右;對成年肥豬可引起生長停滯、增重緩慢等。
偽狂犬病的發生沒有季節性,但是多發生在寒冷的季節。
臨診上新生仔豬第1天表現正常,從第2天開始發病,3~5 d內是死亡高峰期,有的整窩死亡。同時,發病仔豬表現出明顯的神經癥狀、昏睡、鳴叫、嘔吐、拉稀,一旦發病,1~2 d內死亡。7日齡以內的仔豬感染該病者,病情極嚴重,發病死亡率可達100%。仔豬突然發病,體溫上升達41℃以上,精神極度委頓,發抖,運動不協調,痙攣,嘔吐,腹瀉,極少康復。斷奶仔豬感染偽狂犬病毒,發病率在20%~40%左右,死亡率在10%~20%左右,主要表現為神經癥狀、拉稀、嘔吐等。成年豬一般為隱性感染,若有癥狀也很輕微,易于恢復。主要表現為發熱、精神沉郁,有些病豬嘔吐、咳嗽,一般于4~8 d內完全恢復。懷孕母豬未見流產。發病仔豬多見于第一胎母豬所生仔豬。
剖檢主要是腎臟布滿針尖樣出血點,腸道充血。個別見到肺水腫、腦膜表面充血、出血。其他臟器未見眼觀病變。
偽狂犬病毒感染一般無特征性病變。鼻腔卡他性或化膿出血性炎,扁桃體水腫并伴有咽炎和喉頭水腫,腎臟有針尖狀出血點。可見不同程度的卡他性胃炎和腸炎,其他肉眼病變不明顯,中樞神經系統癥狀明顯時,腦膜明顯充血,腦脊髓液量過多。
該病尚無特效治療藥物,緊急情況下,疫苗免疫接種是預防和控制偽狂犬病的根本措施。所有母豬使用偽狂犬基因缺失弱毒苗,2頭份緊急接種。7 d后產出的仔豬沒有再發病。仔豬出生當天滴鼻1頭份,同時肌注1頭份偽狂犬基因缺失弱毒苗。病仔豬緊急接種2頭份偽狂犬基因缺失弱毒苗。4 d后停止死亡,病情穩定。
此次該豬場發生偽狂犬病,是由于后備母豬在配種前僅接種1次偽狂犬疫苗。偽狂犬免疫程序是一年3次,發病的仔豬是第一胎母豬所產,有可能是再懷孕期沒有接種疫苗所致。建議該豬場后備母豬在配種前接種2次偽狂犬疫苗,2次間隔4周。偽狂犬免疫一年4次,每3個月1次,保證偽狂犬抗體始終處于較高水平,截至今年5月,該豬場生產正常。□
S858.282.65+9.1
B
1004-5090201507-0048-01
201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