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駿
(長春師范大學教務處,吉林長春 130032)
高校教務管理工作服務意識培養探析
郭家駿
(長春師范大學教務處,吉林長春 130032)
教務管理作為高校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實質是創造和維系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組織、調動廣大師生在教學活動中高效率地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確保教學質量。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完善和發展,如何提高教務管理水平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在高校教務管理工作中重視服務意識的培養有助于促進教學工作和育人工作的順利開展。
高校教務管理;服務意識;內涵;價值;培養
教務管理不僅可以提高教學工作效率,還能夠反映和概括高校教學工作領域中普遍的問題和解決方案。高校應高度重視教務管理工作,切實規范教務工作的開展。當前高校教務工作管理實踐中存在諸多問題,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之一便是服務意識的缺失。基于此,本文就高校教務管理工作服務意識的內涵、重要性和培養策略展開探究。
1.1 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是高校教務管理服務意識的本質和核心。以人為本,要求學校和工作人員始終將師生的意愿和切身利益放在首位,切實維護其利益,滿足廣大師生的需求,實現公共利益的最大化,為實現廣大師生的根本利益服務。
1.2 公平公正
公平公正是高校教務管理服務意識的內在要求。高校教務管理的服務對象是全體師生,而不是特定的少數人。因此,教務管理工作者在具體的工作中要平等對待每一位教師和學生,使其能夠在公平公正的氛圍中實現個人發展,防止出現“以偏概全”、“權為私用”等現象。
1.3 奉獻
奉獻是一種真誠、自愿的付出行為。高校教務管理工作者應高度重視師生利益,愿意并且主動承擔工作,為師生和學校的發展做出貢獻。所謂奉獻即在保障管理工作者個人正當利益的基礎上,把學校和師生的利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地為廣大師生和學校發展做出貢獻。
高校教務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管理,管理的本質在于服務——為學校、院系服務,為教學服務,為師生服務。教務管理應以服務實現管理,在管理中體現服務。離開了服務,教務管理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根本價值和意義。在高校教務管理工作中重視服務精神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教務管理工作重視服務精神有助于促進高校的和諧運轉。教務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重視教務管理工作者的服務意識有助于進一步完善教務管理工作。而高質量的教務管理工作有助于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維護學校正常教學秩序。
其次,教務管理工作重視服務精神有助于促進課程設置的完善。教學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的活動過程,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需要教務管理人員做好外部保障,協調好各方面工作。在教務管理工作中重視服務意識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學工作的有序開展。
最后,教務管理工作重視服務精神有助于保障師生的根本利益。高校教務管理工作的最終目的是為教師和學生服務,一切工作的開展應以師生的利益為重,將其作為工作的根本宗旨。因此,學生和教師在高校的主體地位得到落實,具體需求能夠得到滿足,有助于提高教師教學積極性,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3.1 服務意識的內生性策略
3.1.1 增強高校教務管理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
《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試行)》中指出,服務意識是指充分體現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理念[3]。要保障高校教務管理的工作質量,應牢固樹立服務意識。首先,工作人員要轉變工作觀念,樹立服務育人觀。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人員不僅具有管理、組織職能,還具有育人功能。要明確服務對象,強化服務意識,將自己當作服務者,竭盡所能、全心全意為廣大師生服務。其次,明確服務意識的重要性。掌握服務意識的根本內涵,明確培養服務意識是為了促進高校的長遠發展,提高教師教學積極性和學生學習主動性。
3.1.2 提高高校教務管理人員服務水平
高校教務管理人員服務水平的高低由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和工作能力決定,那么高校教務管理人員究竟應該具備哪些能力和素養呢?首先,把握教務管理體系,了解各個學科的專業背景、人員設置、課程安排等,具備一定的管理知識;其次,對國家和學校政策具有較好的領悟能力、執行能力和協調能力,能夠有效落實具體工作,促進高校教務管理工作的進一步落實;再次,要注重培養高校教務管理人員的溝通能力。任何一項工作的開展都需要與人進行溝通和交流,好的溝通能力往往能夠幫助人順利實現目的。
3.1.3 重視高校教務管理工作人員的品德修養
服務意識作為一種內隱的工作意識和理念,是建立在思想品德基礎之上的。良好的思想品德修養是提高服務意識的基本條件,只有具備較高的品德修養,才能從根本上扭轉傳統觀念的影響。此外,培養服務精神也勢必會促進品德修養的提高,二者是相輔相成的。眾所周知,教務管理工作人員眾多,且素質水平相差較大,因此抓好品德修養尤為重要,切實提高工作人員的品德素養是培養服務意識的重要保障。
3.2 服務意識的外源性培養
3.2.1 重視服務意識的文化建設
高校教務管理人員的服務意識是在高校教務管理過程之中潛移默化逐漸養成的。服務意識的培養需要行政文化作為內在支撐,缺少文化氛圍的管理單位和部門則如同“無根之樹”。行政文化能夠規范、引導和調整高校教務管理人員的行政行為,因此,要營造“一切為了學校、教師和學生”的服務型行政文化,通過文化氛圍實現服務精神的內化。
3.2.2 建立健全服務行政制度
行政制度建設有助于將理念內化為行為,進而指導教務管理工作人員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模式,逐漸深化為工作人員的精神理念。因此,需要建立健全高校教務管理服務行政制度體系。首先,教務工作人員要嚴格遵守學校規章制度辦事,依照制度服務;其次,公開高校教學管理事務,保證學校、教師和學生具有相應的知情權;再次,要建立責任行政制度,明確規定高校教務管理人員的工作任務、工作權利,規范工作人員的行為,喚起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促進服務意識的養成。
3.2.3 樹立模范人物
樹立模范人物,有助于將無形的服務意識轉化為具體的可以學習的行為模式,能夠幫助工作人員更深刻地理解服務意識的內涵、服務方向。因此,應選拔具有代表性的服務模范人物,充分發揮榜樣作用,彌補工作人員的素質水平差異。此外,模范人物本身具有較強的約束力量,在其他工作人員的關注和審視之下能夠更加注重自身言行,規范自身行為,進而充分發揮自身的影響力。樹立模范人物不僅可以促進服務意識的滲透,還可以改變傳統服務意識的“空中樓閣”狀態,使其成為具體可操作的行為規范。
高校教務管理工作作為高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連接教師和學生、學校和學生、教師和學校等多種角色的紐帶,教務管理工作質量的高低在一定層面上決定了高校諸多事務能否順利開展。因此,重視服務意識的培養可以促進學科建設的發展步伐,協助校方提高校園人文環境建設水平,增強學校競爭的軟實力。加強高校教務管理工作的服務意識絕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更不是依靠一人之力即可完成,而需要依靠日常工作中各個部門的具體落實。
[1]仰和芝,周建.公共服務精神培育與服務型政府建設[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9(5):130.
[2]徐敏.增強高校教務管理人員的服務意識[J].教育教學論壇,2012(12):152.
[3]李玲霞.論高校教務管理人員的服務意識[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1):302.
2015-08-25
郭家駿(1982- ),男,吉林通化人,長春師范大學教務處助理研究員,東北師范大學博士研究生,從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G647
A
2095-7602(2015)12-008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