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單位:215000蘇州市江蘇省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
華建芳:女,本科,主管護師
·心理衛生·
患兒家屬的心理因素分析及護理
華建芳秦立梁
摘要目的:探討患兒家屬的心理因素及護理,減少護患沖突。方法:從患兒家屬的認知、護理人員的服務和醫院層面三方面分析患兒家屬各種負性情緒的成因,提出疏瀉患兒家屬負性情緒的措施。結果:護士運用支持性心理治療技術對患兒家屬進行心理護理是關鍵。結論:護士在建立良好護患關系的基礎上運用支持性心理治療技術對患兒家屬進行心理護理,幫助疏瀉負性情緒,醫院層面采取相應對策提高護士相關能力,減輕護士壓力,改善醫療環境,可以減少護患沖突的發生。
關鍵詞護患沖突;心理護理;患兒家屬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2.082
收稿日期:(2014-05-08)
Psychological factors analysis and nursing for parents of children
HUA Jian-fang,QIN Li-liang(Children′s Hospital Affiliated of Soochow University,Suzhou215000)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sychological nursing of children families,reduce nurse-patient conflict.Methods:Analyzed the causes of the child′s family all negative emotions from the families of the children cognitive,nursing staff service and hospital level,proposed dredging families of negative emotion measures.Results:The psychological nursing of children with family members with supportive psychotherapy technique was the key.Conclusion:Good patient-nurse relationship and supportive psychotherapy technique could help the dredging of negative emotions.The hospital managers should tak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nurse related ability,alleviate pressure of nurses,improve medical environment,can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nurse patient conflict.
Key wordsNurse-patient conflict;Psychological nursing;Parents of children
社會經濟的發展在提高人們生活水平的同時也提高了人們對健康的需求,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4-2-1”模式的家庭成為主體,家庭對成員中兒童的健康關注度和保護意識尤為強烈,使得患兒家屬對護理活動提出了更高要求。社會法律制度的不斷完善,人們法律意識、維權意識的不斷增強,“護患沖突”已經成為熱詞。護理人員對沖突的原因也作了很多分析研究[1-2],并不斷改進臨床護理工作,但問題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本文著重針對患兒家屬進行心理護理減少護患沖突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對家屬進行心理護理的必要性
家庭在兒童生活中的作用是恒久不變的,兒童與家人間相互影響,若家庭參與,患兒將獲得更優質的護理。基于這樣的認識,以患兒和家庭為中心的護理(patient-and family-centered care,PFCC)已經被廣泛認為是兒童護理的重要方向[3]。在對患兒進行整體護理時應允許家屬參與,同時做好家屬的心理護理,有助于救治工作順利平穩進行[4]。家屬的負性情緒不僅密切影響著患兒的心理狀態,也是護患沖突的重要因素[1-2]。
2患兒家屬的負性情緒及成因
2.1不滿、生氣、憤怒個體因自己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產生的負性情緒,原因有:(1)就診過程中,排隊等候時間過長。(2)醫院環境不理想,某些設施陳舊,后勤服務不到位。(3)醫院的規章制度如只能允許一人陪護使得其他不能陪護的家屬不滿。(4)護士對家屬態度冷漠或解答問題時語氣生硬,或因對患兒情況不熟悉使得解答不能使家屬滿意,或不同的護理人員的解答之間出現相互矛盾。(5)80及90后的患兒家屬,自己為獨生子女,自我為中心,平素習慣于指揮別人,對“被指揮者”這種角色不滿。(6)對護士的技術不滿,如靜脈穿刺不能一針見血。(7)對療效或藥物治療出現的不良反應不滿。(8)護士主動巡視意識差、觀察不仔細、治療前解釋不到位等。(9)護理過程中發生差錯,如發錯藥、補錯液。(10)隨意議論患兒的診療情況。
2.2焦慮個體因擔心某種危險或不良后果的發生產生的負性情緒,原因有:(1)醫學知識的缺乏,擔心患兒疾病的預后,有無死亡或殘疾的危險。(2)護理知識的缺乏,擔心不能照顧好患兒。(3)醫療費用,擔心超過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4)學齡患兒住院時間長,擔心因此荒廢學業。(5)媒體對個別醫護人員缺乏責任心的報道,家屬擔心患兒不能得到平等的護理。
2.3恐懼個體因面臨不利的或危險處境出現的負性情緒,原因有:(1)危重患兒出現的癥狀,如抽搐、意識障礙、嚴重喘息、出血等。(2)侵入性治療措施,如各種穿刺。
2.4悲傷、悲哀個體因重大的經濟、情感或親人喪失產生的負性情緒,原因:患兒死亡,人財兩空產生的負性情緒。
3對患兒家屬的心理護理
心理護理是運用心理學的理論和技術,幫助解決護理對象存在的各種心理問題。對患兒家屬的心理護理應貫穿于患兒入院到出院及隨訪的整個過程中。應用最廣泛的是支持性心理治療,常用的技術方法如傾聽、鼓勵、解釋、指導、保證、暗示、安慰等。
3.1建立良好信任的關系是心理護理成功的關鍵
3.1.1營造良好的就醫環境張貼一些兒童書畫作品,建設好游戲室,保持環境的清潔,創造一個舒適、溫馨、符合兒童年齡特點的環境。
3.1.2尊重
3.1.2.1良好的第一印象護理人員著裝整潔,穿粉紅色或淡蘭色工作服,儀表端正,行為得體,態度和藹,語言親切。
3.1.2.2禮貌的稱呼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兒家屬禮貌地打招呼,作簡單的自我介紹,如“你好!我是某護士,……”
3.1.2.3接受習俗患兒家屬因民族、地域、經濟條件等因素有不同的習俗,不嘲笑、不好奇,真誠接受。
3.1.2.4保護隱私不得將患兒的隱私作為談資,不得籍護理為由暴露患兒及家屬隱私。
3.1.3主動幫助帶領患兒家屬熟悉醫院的環境,解釋醫院的規章制度,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
3.1.4及時滿足合理要求對于患兒家屬提出的各種合理要求,應及時予以滿足,如因條件限制不能滿足,應及時作出合理解釋,取得諒解。
3.1.5熟練的技能護理技能的高低是護理人員取得患兒家屬信任的關鍵。護理人員進行護理操作時流程要規范,動作要輕柔、迅速,在進行穿刺操作時能一次成功。
3.2心理護理的實施盡可能避免或減少各種不良刺激,防止患兒家屬產生負性情緒。做好溝通,密切觀察,一旦發現患兒家屬有負性情緒,運用支持性心理治療的技術幫助患兒家屬及時疏泄,控制沖動行為的發生。
3.2.1傾聽鼓勵患兒家屬用語言的方式表達負性情緒,護理人員要舍得花時間來傾聽。傾聽時應注意:(1)保持1 m左右的距離。(2)應面對患兒家屬,如采取坐位,身體應向對方稍前傾。(3)保持眼神的適當交流。(4)作出恰當的、肯定的反應。(5)要有同理心,理解接受他們的情緒,不爭辯,不指責他們。
3.2.2鼓勵鼓勵患兒家屬照顧其生活,增強他們的信心。一旦發現患兒家屬有不滿、生氣等負性情緒,應鼓勵他們參與一些感興趣的體力釋放性活動,如打球、跑步等,但不能進行集體活動。
3.2.3解釋向患兒家屬解釋醫院的規章制度,兒童疾病的特點,患兒的病情、病因、治療護理措施及不良反應、費用等。在進行各種檢查、操作或治療前也應進行解釋。解釋時應注意:(1)語言要通俗易懂。(2)解釋的內容,必須是自己清楚的、確定的。自己不了解或不確定的可請高年資護士或醫師進行解釋。(3)對一個問題的解釋內容應簡潔扼要,不要過于復雜。
3.2.4指導向患兒家屬進行科學育兒知識、疾病的預防及護理知識的宣教。指導幫助他們樹立信心,積極地面對疾病。指導他們正確地安排患兒的日常生活和康復訓練。在患兒病情允許的條件下,指導患兒的學業。
3.2.5保證護理人員在向患兒家屬解釋的基礎上可以進行保證,不會發生他們所擔心的后果,消除他們的焦慮。保證時應注意:(1)保證者必須是取得患兒家屬信任的護理人員。(2)保證必須以事實為基礎。
3.2.6暗示利用語言、姿勢或其他方式對家屬進行積極暗示,如通知減藥、指導臥床患兒下床活動、溝通時表情變得輕松等。應避免消極暗示,如讓家屬看到同病患兒的臨終搶救。
3.2.7安慰要有同理心,理解、接受患兒家屬的感受。除了情感上的支持,允許哭泣,提供封閉的環境,哭泣停止后,遞上一張紙巾、一杯溫水等。
4醫院的對策
采取措施,提高護士相關能力,改善醫療環境,減少不良刺激。
4.1加強醫院建設,減輕護士工作壓力醫院應加強硬件、軟件的建設,優化臨床科室、職能部門,合理分配醫療資源,提供良好的就醫環境。工作量及時間分配問題是護士工作壓力的主要來源[5],醫院應構建護理支持系統,供應室、藥房的物品能按時發到病房、財務處提供每天費用清單、后勤部門加強巡查維護等。
4.2關注護士心理醫院需加強護士心理的健康輔導,注重科學管理,合理安排人力資源,排班做到年資上新老搭配,能力上強弱搭配,避免護理人員產生疲憊心理。幫助護士審視自己的情緒狀態,避免持負性情緒的護士接觸護理患兒。
4.3強化護士責任心教育通過醫德教育、安全教育、評優評先等活動增強榮譽感,提高責任心,培養護士慎獨精神,嚴格“三查七對”制度,杜絕差錯發生,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及感動服務[6]。
4.4提高護士技能搞好新老護士的傳-幫-帶活動,加強技能訓練、考核,重點突破靜脈穿刺“一針見血”關。定期組織查房,進行病例討論,舉辦學術講座,提高理論水平。開展心理護理技術、護患溝通技巧訓練,提高護士的綜合素質。
4.5提高護士法律意識組織護士學習相關法律知識,對報導的糾紛案例,組織討論,提高法律意識,遵紀守法,嚴肅護理記錄的法律地位。
參考文獻
[1]趙金蘭,陳意群.兒科患兒家屬對護理工作不滿意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咸寧學院學報(醫學版),2011,25(2):172-173.
[2]向鳳玲,郝潔.兒科護理中存在的糾紛原因分析及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7):69-70.
[3]馮芳茗,樓建華,徐紅,等.以患者和家庭為中心護理模式在兒科的實施現狀[J].中國護理管理,2011,11(7):39-43.
[4]姚紅.急診患者心理分析及心理護理[J].吉林醫學,2014,35(12):2673.
[5]勞微微,趙羽.護士工作疲潰感壓力源的調查研究[J].吉林醫學,2013,33(34):7293-7294.
[6]齊革清,付麗虹,張瑞君.護士在臨床輸血質量控制中的作用[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2,28(5):89-90.
(本文編輯馮曉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