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秋霞,宋甲
(1.文山學院 教育科學學院,云南 文山 663099;2. 科苑小學,山東 濟寧 272000)
小學語文教師運用插圖的現狀與對策研究
牛秋霞1,宋甲2
(1.文山學院 教育科學學院,云南 文山 663099;2. 科苑小學,山東 濟寧 272000)
插圖對小學生的身心發展有著不可小覷的促進作用。調查發現,小學語文教師普遍對課本插圖重視度不夠,指導學生運用插圖理解課本的有效性不高;解讀插圖能力有限,指導學生觀察插圖能力薄弱;自覺運用插圖開展教學的意識缺失, 插圖教學方法過于單一,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 強調插圖的重要性,督促小學語文教師加強對教材插圖的學習與研究;提升他們解讀插圖、挖掘插圖內涵的能力,從而提高他們指導學生理解、欣賞插圖的能力;加強對小學語文教師插圖教學法的培養,以便開展形式多樣的插圖教學。
小學語文教師;教學方法;插圖;插圖解讀能力
插圖,即插畫,是一種與文字信息并行的視覺符號系統,是教材助讀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插圖憑借可視、可感、可想的畫面形象直接作用于學生的感官,以生動、具體、可信的視覺形式營造出感人的藝術氛圍,具有文字本身所不具備的獨特優勢。對已具備形象思維習慣的小學生而言,插圖是激發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想象與聯想氛圍、理解教材內容、提供獲取有用信息的途徑、掌握語文知識、提升自學能力的重要工具。特別是在閱讀教學中,作為課文第二語言的插圖,可以彌補課文中文字抽象表達的不足,生動形象地再現課文的人物形象、精彩情節以及如實反映課文描述的場景。插圖因其直觀性、趣味性和形象性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有句話說得好“教材之中無小事”。如果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重視發揮插圖的作用,靈活地運用插圖,插圖就可以發揮其突出優勢,加快提高學生的識字寫字、閱讀、寫作等能力,從而達到全面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目的。
有關插圖在教材中的運用由來已久,并且時至今日仍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明代,我國就有了世界上最早使用圖文對照的教材《對相識字》,實現了教材跨越式發展。1658 年,教育家兼“圖畫書之父”夸美紐斯就出版了帶插圖的教材《世界圖繪》,因為他深深懂得圖文結合的教育效果遠遠大于純文字的教育效果。他希望學生能夠從沉重的學習負擔中解放出來,從圖畫書中獲得快樂。魯迅認為:“書籍的插圖,原意是在裝飾書籍,增加讀者的興趣,但那力量,能補助文學之所不及。”[1]語文教材是語言文學的載體,這種學科特色使得插圖在圖與文的角逐中獨具特色。當今學生身處一個前所未有的讀圖時代,“在這個以圖像為主要特征的符號系統里,圖像不僅僅是文字的輔助呈現方式,更多地成為一種主導閱讀方式,甚至是一種思維方式”[2]。自新課程改革以來,為了增加教材的視覺效果,大陸地區各出版社在教材內容、形式上紛紛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改進,插圖從形式到內涵都有質的飛躍,比如在繪制插圖中充分重視插圖的兒童性,令人眼前一亮。再比如,所繪制的插圖與文本內容二者完美吻合,再現文本情境。例如,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22課《“鳳辣子”初見林黛玉》的情節插圖,主要是對情節進行濃縮,選取“ 最富孕育性的時刻”的場景, 最終服從于文本的內容規范和限制,所繪之圖基本與情節吻合,在基本意思上圖文保持一致。由于在人的所有感官系統中,視覺對于人的沖擊最為強烈,心理學家認為人從環境中所接受的大部分信息都要通過視覺和聽覺,其中視覺可以得到聽覺的千倍以上的信息。[3]所以插圖具有貼切文本的內容,并在文本基礎上給予時空更為形象的表達。所以插圖所傳達的信息比文本內涵所表達的信息更為形象貼切,更為全方位地詮釋時代的文化性。而在祖國寶島臺灣地區,以康軒版國語教材為例,此套教材插圖則在主題內容、造型風格、色彩選擇等方面都非常注重兒童的心理特征。[4]
以兒童為本位,構圖貼近學生的實際經驗與生活背景的插圖在版式、形象、色彩等方面均做到了充分考慮兒童的年齡、閱讀能力、理解技巧等特點。插圖作家以其敏銳的藝術感覺和純真的童心,以孩子的眼光來看事物,以孩子的心理來表現和反映世界,這樣畫面就會洋溢著獨特的美感和生動活潑的兒童情趣。因此,插圖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教學價值理應成為課堂教學中最方便、最經濟的教學手段。特別是在一些教學環境差、教學設備落后的偏遠農村學校,或一些教學設備不完善的地方,充分挖掘插圖這一教學資源,進行形式多樣、方法多變、層次多重的語文訓練,將會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既然新課程改革推動了教材插圖的革新,使得教材中的插圖呈現出形式多樣、內容生動、設計新穎的局面,那么面對如此豐富形象的課堂教學資源,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插圖的現狀如何呢?
當前小學語文教材處在“多標多本”的繁榮時期,各類教材插圖在數量、色彩、內容三方面均呈現出插圖向上發展的局面,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滿足學生的審美心理需求,同時也成為教師教學的一部分。由于各家教材說明均未對插圖教學法做一定的指導和提示,新課標中對插圖教學尚未提出建議,教師自身對插圖解讀有限,在教學中往往蜻蜓點水般帶過,未給予足夠重視和利用。
雖然插圖的作用與地位一目了然,但是處在一線的語文教師運用插圖輔助教學的狀況并不太樂觀。筆者對濟寧市科苑小學16名語文教師進行了集體訪談,了解了他們運用插圖進行教學的現狀,并且對現狀做了某種程度上的定性分析。小學語文教師運用插圖進行教學的現狀主要表現在:小學語文教師對課本插圖重視度不夠,無法指導學生運用插圖理解課本;解讀插圖能力有限,指導學生觀察插圖能力薄弱;自覺運用插圖開展教學的意識缺失, 插圖教學方法過于單一。
2.1對課本插圖重視度不夠
科苑小學有8位小學語文教師并不太重視插圖這一課堂教學資源,更談不上運用插圖指導學生進行教學了。他們認為學生預習課文時已經理解插圖的內容,無須再花時間進行引導。有研究表明,上課時如果不提示,學生們很少注意課本中的插圖,這說明教師高估了學生自學插圖能力。隨著語文教材插圖日新月異的發展,許多插圖能夠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具有童心童趣,不少學生表示喜歡語文教材中的插圖,而且能夠自覺運用插圖理解課本。語文教師由于忽視了插圖作為有效而便捷的教學資源重要性,因而也就錯過了對插圖內涵的深度挖掘以便輔助課堂教學,白白浪費了插圖這一寶貴教學資源,從而不得不花更多時間去搜集、篩選、整合、制作當下較為時尚的教學資源,如多媒體課件、幻燈片等。其實,教材中的插圖并非可有可無,插圖的存在自有它的價值。如果教師忽視了近在咫尺的教學資源,那么對農村學校的教師而言,這將會增大他們在實際教學中的難度,所教內容可能超出了學生的理解范圍,甚至會導致課堂教學無效;這也表明了這些教師們還未真正理解教材編者的意圖,理由是他們在開發、利用一手教學資源方面能力不足;這也說明了當前語文教師對“用教材教”這一教學理念理解不夠透徹。如果換成“充分挖掘并利用手頭上的教材內容(包括文字的和圖像的)來教”這一說法表達可能會好一些,以便幫助這些一線的語文教師認清插圖的教學作用,根據編者的意圖來使用插圖,甚至能夠做到創造性地使用插圖。
2.2解讀插圖能力有限
一些小學語文教師擁有較為先進的教學理念,認識到運用插圖教學的重要性,但解讀插圖能力有限,無法挖掘出插圖此時此處的深層涵義,不能將插圖內涵與課文內容有機融合,更有效地引導學生開展語文學習。他們一方面擔心運用插圖不夠恰當、準確,甚至曲解插圖的原意,導致語文課堂教學的全盤皆輸,一方面認為語文教學理應從課文詞句段章方面加強學生對語文的學習,如果抓住插圖理解課文內容,有舍本逐末之嫌。
2.3自覺運用插圖開展教學的意識缺失,插圖教學方法過于單一
8位語文教師會經常在實踐教學中運用插圖,甚至能夠習慣性地運用插圖導入新課。比如,有的教師會結合識字插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導入新知識,但在接下來的示范寫字、個別指導、檢查和評價識字情況等環節中對插圖視而不見,造成對課程資源的浪費,不可避免地影響教學效果。他們認為插圖是一種方便而有效的教學資源,與課文相關度很高,更容易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幫助學生快速獲取最直觀、生動的知識和信息。然而,借助插圖導入新課僅僅是插圖教學的一種方法,插圖教學法遠不止一種,可以利用插圖理解課文,朗讀課文,復述課文,進而背誦課文,可以利用插圖創設自主、合作、探究的情境,開展豐富多彩的口語交際訓練、習作訓練、綜合性學習活動等。只不過這些教師目前還僅僅停留在引導學生觀察插圖,協助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層面,并未發覺插圖其他方面的價值與功能,比如,借助插圖自覺地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交際能力、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方面,語文教師們似乎還未提上日程。
鑒于小學語文教師對運用插圖重視度不夠,自覺運用意識缺失,解讀能力不足,插圖教學方式單一的狀況,筆者認為,首先,地方或學校理應強調插圖的重要性,督促小學語文教師加強對教材插圖學習與研究。比如在教研活動中提醒教師關注插圖教學,進修培訓時對教師進行相關指導,并且教師本人對插圖也應給予足夠的重視,就如何運用插圖進行語文教學提出建設性的觀點。在對教師培訓的過程中,也要滲透相關內容,讓教師認識到運用插圖幫助學生學習的功能和作用。隨著時間的推移,插圖的重要性逐漸深入人心以后,教師們也就養成了獨立分析、揣摩教材編者意圖的習慣,進行角色轉換,以便站在編者的角度觀察插圖、傾聽插圖背后發出的聲音,感悟編者的用心良苦。當然,成功的合作來自雙方的共同力量,教材編者特別是插圖的設計者要主動聯系一線教師,廣泛征集教師們的建議,從而展開雙方的有效對話,共同為學生的學習開發、設計出一幅幅內容貼近課文、設計新穎獨特、蘊含豐富的插圖,使之能吸引學生的眼球,并能達到過目不忘的目的。
其次,提升語文教師解讀插圖、挖掘插圖內涵的能力,從而提高他們指導學生理解、欣賞插圖的能力。語文教師對插圖解讀能力有限,影響了實際教學中運用插圖的效果。因此,必須要發揮出教師能力,特別是教師核心能力。而教師能力是在教育活動中形成并表現出來的,帶有明顯職業特點的特殊能力,它體現教師履行教師職責的適應程度和承受水平,是教師從事教育活動所需的一種無形的能動力量。在現代教育活動中,教師核心能力的基本內涵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與自主發展。 教師核心能力的構成要素主要包括教師的教育設計能力、組織能力、預測能力、援助能力和評價能力。[3]教師解讀插圖能力是教育設計能力的前提,前者是基礎,后者的形成乃至提高都建立在前者基礎之上。當然,對教師就插圖繪制意圖方面提出的問題給予充分的重視,教材編者應及時給予反饋和解釋,及時采納和吸收教師的意見,改進插圖編排的質量,編好適合教師教學、學生喜愛的插圖。如果是教師自身對插圖的產生一些錯誤的理解,插圖繪制者就教師提出問題給予及時的反饋,就會避免教師對插圖的曲解。
最后,加強對小學語文教師插圖教學法的培養,以便開展形式多樣的插圖教學。由于插圖本身充滿童趣與幽默, 插圖內容符合課文內容,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再現歷史事實、貼近課文意境,插圖畫面精美,插圖位置恰當,設計合理等突出優勢,地方或學校要做到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教師利用插圖開展教學比賽活動,深入研究插圖教學,總結歸納插圖教學法的規律,拓寬運用插圖開展教學的道路,從而提高教學效果。比如,某位語文教師結合自身教學實際對插圖進行了細化研究,從科學合理運用插圖開展教學工作一直走到藝術化、個性化地巧用插圖進行特色化的語文教學。換句話說,這位教師不僅能運用插圖,而且能將插圖運用地恰到好處,展現出高超的教學技藝。這位教師總結出巧用插圖將收到不可預料的效果,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他認為巧用插圖能處理好教學的幾個環節。具體而言,觀察插圖可以導入新課;借助插圖,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依托插圖,起到推波助瀾的效果;憑借插圖,可以總結課文。其次,他認為巧用插圖,解決好教材的幾個要點。換言之,把握插圖可以突出重點;活用插圖可以突破難點;借用插圖,消除疑點;變換插圖,探究焦點。最后,他認為借助插圖,可以訓練識字解詞能力,可以訓練寫話、說話,可以訓練有感情地朗讀,甚至可以輔助復述、背誦。簡言之,巧用插圖,可以訓練好學生的聽說讀寫等多種語文能力。此外,他認為巧用插圖關鍵在于教師能夠應著課堂的生成,隨機應變,靈活調整教學設計,方能把插圖的功用發揮到極致。[5]插圖對教師的教學有著一定的推動作用,同時對學生語文聽說讀寫能力、觀察能力、自學能力、審美能力的提高有著促進作用,因此開展插圖教學活動是有必要的。通過這點拙見,筆者希望能引起廣大教師對插圖的重視和研究。
[1] 張澤賢.書之五葉:民國版本知見錄[M].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8:91.
[2] 徐翠鳳.視覺文化視域下現行蘇教版小學語文教科書插圖的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1.
[3] 相馬一郎.環境心理學[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6:43.
[4] 劉冬巖.臺灣康軒版國語教科書插圖特征及啟示[J].語文建設,2014(11):76-80.
[5] 沈愛民.挖掘教材資源 優化課堂結構——探討插圖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J].語文教學通訊:小學刊,2009(10):50-52.
The Study of the Status Quo and Strategy about Chinese Teachers’ Use of Illustration in Primary School
NIU Qiuxia1, SONG Jia2
(1.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Wenshan University, Wenshan Yunnan 663099, China;2. Keyuan Primary School, Jining Shandong 272000, China)
Illustration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survey the paper fi nds that in primary schools Chinese teachers don’t pay more attention to textbook illustrations,aren’t able to guide students to use illustrations for understanding textbook effectively, don’t have suffi cient power to read illustrations, have poor ability to guide students to observe illustrations, lack the awareness of using illustrations,and employ invariable teaching methods, which can't meet the students' learning demands. Therefore, the importance of illustrations should be emphasized, the study of illustra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nd ability to interpret illustrations and dig out the connotation of illustrations should be improved. Only by these ways can they improve their illustration teaching potential and carry out various forms of illustration teaching.
Chinese teachers in primary school; teaching methods; illustration; reading illustrations
G623.2
A
1674 - 9200(2015)06 - 0111 - 04
(責任編輯 查明華)
2015 - 03 - 19
牛秋霞,文山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助教,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