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雪,王霄維,王 菁,邵麗穎
(長春師范大學工程學院,吉林長春 130032)
交通工程專業選修課考核方式改革探討
劉 雪,王霄維,王 菁,邵麗穎
(長春師范大學工程學院,吉林長春 130032)
本文在論述專業選修課考核方式改革的必要性的基礎上,從專業課類型、考核比例、考核方式等三個方面對交通工程專業選修課考核方式改革進行探討。教學實踐證明,通過選修課考核方式改革,交通工程專業選修課程的教學質量和學生聽課效果明顯提高了,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有較大的幫助。
交通工程;專業選修課;教學改革;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改革是高校教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對學生的全方面培養和專業綜合能力的提高至關重要。
1.1 學生曠課現象嚴重
鑒于交通工程專業選修課需要大量的基礎知識,高校在制定培養方案的過程中,普遍將專業選修課開在大三或大四年級。但是,目前在各高校,特別在二本院校中,越來越多的高年級學生積極備戰考研,顧不上或不重視非考研課程的學習,尤其是專業選修課。這一現象勢必影響課堂的教學秩序和教學效果。另一方面,對于那些不打算考研的學生而言,就業壓力常常使得他們心神不安,以找工作為由的逃課更是成為普遍現象。
針對以上兩種情況,各高校紛紛采取多種形式的教學改革,以期能夠提高專業選修課的教學效果。采用輔導員查課和教師點名的措施只能提高學生的出勤率,而實際課堂紀律及教學效果并不理想。
1.2 現有考核效果不理想
交通工程專業的選修課同大部分理工科專業選修課一樣,存在學時少、知識點多的特點,同時需要教師講授大量課本外的前沿知識。在此種情況下,教師很難采用啟發式、討論式或講座式教學,加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較差,目前高校在專業選修課的教學中仍以“填鴨式”教學為主。因為教學內容難度較大,學生一時沒聽或沒聽懂就跟不上教師的思路和節奏了,導致他們對后續內容失去興趣。
目前高校對交通工程專業選修課的考核設置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是平時點名考查出勤成績,即通常意義上的平時成績;二是課程結束后的考試或者課程總結報告成績,即期末成績。兩大部分成績所占的比例,各高校基本保持在20%~35%和65%~80%之間。其中,平時成績的主要組成部分——出勤情況查考作用不大,對教學質量的提高并無多大幫助;期末成績的主要組成部分——試卷或課程結課報告,使部分學生養成了平時不學習、期末臨時抱佛腳的不良學習習慣。顯然,專業選修課的考核方式和內容直接影響著該門課程學生學習的學風、教授授課的質量以及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因此在選擇考核方式時應更加慎重。如何從根源上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保證教學效果,是專業選修課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除在教學內容、方法和課堂教學組織等方面繼續加強修養以外,還應對教學的約束和成績的考核機制進行深入研究。
針對交通工程專業選修課普遍存在的問題,專業教師普遍認為應從以下方面開展改革研究。
2.1 將專業課按照課程內容及性質進行分類,對不同類型的專業選修課期末考核形式進行改革
對道路工程CAD、交通系統仿真、公路施工組織與概預算等旨在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的課程,在考核的過程中可以以期末大作業的形式來代替學期末的試卷考核。對交通運輸法規、交通心理學等比較枯燥、學生需要大量記憶的課程,考核時可以借鑒公務員考試中申論的考核方式,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讓學生作答。一方面可以充分考核學生對所學知識是否能正確、靈活應用;另一方面可以從教學中培養學生公文寫作的能力。對交通工程導論、軌道交通新技術等引導性課程,在期末時可以以小組匯報答辯的形式進行考核。首先,這種考核方式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自主的資料查閱能力和整理能力,而資料查閱能力和整理能力是自主學習能力的基礎;其次,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考核要求學生有較強的團隊協作能力;再次,以匯報答辯的形式進行考核,可以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改善工科學生不善于表達的狀況。
2.2 對現有的考核比重進行調整,增加日常考核的比例
在我校目前的考核方式中,將期末時試卷考試成績所占比例定為80%,進而導致嚴重的考前突擊現象。學生通過突擊學習所掌握的知識將會在短時間內被忘記。
為此,我們建議將交通工程專業選修課課程結束時的考核成績所占比例降為50%~60%;增加每章課程結束后的小測驗或作業所占成績的比例,建議為20%~30%;增加課堂活躍程度表現分,建議按不同性質課程定為5%~25%;降低點名考核所占比例,建議為0~10%。通過此種考核方式,教師可以對學生的日常學習狀態及他們對知識掌握程度有更好的了解,而且也間接地增強了對學生日常學習的督促。
2.3 充分尊重任課教師的意見,將考核方式權交給教師
任課教師可以根據需要,將試卷考核定為開卷、半開卷和閉卷等多種形式;不建議事前給出標準答案,可視學生答題的創新型及獨到性酌情處理。考核內容不局限于目前常用的判斷、選擇、填空、名詞解釋及計算等形式,可視課程需要,酌情增加案例分析、方案設計等自主性較強,可開發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考核內容等。
對交通工程專業選修課考核方式改革的幾輪實驗證明:(1)通過增加課堂活躍程度表現的比重,有效遏制了高年級學生在專業選修課中的遲到、早退、逃課、不聽課等不良現象;(2)通過匯報答辯的考核方式,培養了學生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在畢業設計之前大部分學生就已鍛煉了較好的資料查閱能力和整理能力。此外,該種考核方式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和表達能力;(3)通過案例分析、公文作答的考核方式,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公文寫作能力,為日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4)通過章節結束后的考核,教師可以及時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及他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從而適當調整教學進度,對部分難點內容進行回顧講解。
交通工程專業選修課考核方式改革對培養學生的專業綜合能力至關重要。本文從專業選修課考核方式改革的必要性、改革方案設計以及改革成效三個方面展開討論。考核方式改革的效果表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表達能力等綜合素質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加強。通過考核方式改革,授課教師能夠更好地掌握學生學習效果的實時狀態,及時地調整教學方法和進度,有效地提高了專業選修課的教學效果,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陳健,盧國勝.交通工程專業主干課程考核方法改革的實踐與分析[J].西南科技大學高教研究,2013(3):72-74.
[2]邱攀,胡圣能.交通工程專業《系統工程》教學改革的探討[J].科教文化,2010(18):144-145.
[3]寧寧.交通工程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神舟教育,2014(2):127.
[4]黃孝慈,王婉秋.交通工程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4(1):46-47.
2014-10-20
吉林省教育廳科學技術研究項目(ZC12059)。
劉 雪(1986-),女,山東臨沂人,長春師范大學工程學院助教,博士研究生,從事智能交通研究。
G642.0
A
2095-7602(2015)04-01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