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彥波,劉 華,蘭 虹
(齊齊哈爾高等師范專科學校,黑龍江齊齊哈爾161005)
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和“關愛留守兒童”活動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中國社會的流動性、開放性不斷增強,帶來了許多需要我們特別關心的社會群體,其中農村留守兒童是一個需要全社會關愛的特殊群體。從組織學生到農村頂崗支教,到有組織地關心農村留守兒童,充分體現了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并且為新時期卓有成效地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探索了重要的載體和渠道。
留守兒童的父母雙方或一方流動到其他地區,他們將孩子留在戶籍所在地并托付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親屬照顧。由于缺少父母的關愛,留守兒童在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方面出現了孤僻、自卑、管理能力差、心理壓力大等一系列問題,這一現象已經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關注。截止到統計時,齊齊哈爾市的留守兒童共有14214人,其中單親外出打工的留守兒童有8960人,占留守兒童總數的63%;雙親外出打工的留守兒童有5254人,占留守兒童總數的37%。隔代監護的有4138人,其他親屬監護的有966人,獨自生活和寄宿的有150人。調研同時顯示出留守兒童的一些基本情況。
(1)監管力度不到位。留守兒童主要集中在農村,尤其是偏遠農村。目前對這些留守兒童的監護以隔代監護為主,只有少數兒童在親戚家寄養。監護人多為老人,他們思想認識守舊,缺乏對孩子真正的了解,遇見問題不能及時疏導和解決。受監護人能力和思想意識所限,留守兒童的生活質量得不到保障,心理壓力得不到釋放。
(2)學習成績受到影響。留守兒童的監護人年齡多數偏大,他們所能給予兒童更多的是物質上的滿足及行為上的寬容和溺愛,致使留守兒童缺少在學習上的指導與鞭策,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動力不足,學習成績差、輟學、失學等問題頻發。
(3)道德行為失范常見。留守兒童正處于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對于在人生觀、價值觀形成中出現的疑惑,他們無法享受到父母給予的關注和幫助。老人作為監護人,對孫輩疼愛有加、管教太少,認為不惹事、平平安安就行了。這導致部分留守兒童紀律渙散,打架、曠課、逃學等行為時有發生,更有甚者對社會有逆反心理,容易產生過激行為,給社會帶來不良影響。
(4)性格出現嚴重偏差。由于與父母長期分離和缺乏聯系,無法得到正常的家庭教育,大多數留守兒童個性孤僻、敏感多疑、思想偏激,這對其以后的人際交往、學業發展等產生不良影響,嚴重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5)親情缺失現象突出。家長外出打工,與孩子缺少感情溝通和交流。孩子渴望父母的關愛和呵護,由于長時間感受不到這份親情,一部分兒童對父母產生怨恨情緒,甚至產生報復社會的不良心態,而這個潛在的問題并沒有引起父母的足夠重視。
(6)身心容易受到傷害。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有90%以上的留守兒童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這些監護人年齡偏大、身體較差,對社會現狀不是很了解,安全防范意識也不強;加之留守兒童年齡偏小,自我防范意識弱,缺乏對危險的預見性,這就增加了留守兒童發生危險的幾率,也給了社會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我校成立了“頂崗實習,雙向培訓”培養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任組長,教務處、黨工部、學工處、財務處、團委等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擔任成員,其職責是負責“頂崗實習,雙向培訓”工作方案和管理辦法的制定、實習學校的落實、實習工作的檢查、對外宣傳及工作總結等。學校先后制定了《師范生“頂崗實習培訓”工作實施方案》《師范生到鄉村頂崗實習支教、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落實方案》等項內容,為做好此項工作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選派優秀學生參加農村頂崗支教工作,在出征前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支教工作的深刻意義。鄉村支教擔負著改善農村師資、提高農村教育質量、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使命。學生到農村教學一線實踐,練就過硬的專業技能,能夠為今后的工作奠定堅實基礎。頂崗支教工作要服務于基礎教育和農村教育,以培養特色人才為目的。在專業設置上強調與社會人才需求相吻合,要求學生一入學即按照專業特點進行鋼筆字、粉筆字、書法、簡筆畫、音樂舞蹈等基本功訓練,并將此形成制度,常抓不懈。學生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無論在頂崗實習還是在就業中都能夠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和肯定。在實習過程中,很多學生的潛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和展示,這是對學生的一種肯定,更是對學校特色教育的一種肯定。
面對留守兒童存在的監護和管理得不到保障、學習成績受到影響、道德行為和性格出現偏差、親情缺失現象突出、身心容易受到傷害等問題,我校多次組織支教學生進行座談,分析研究上述情況,要求學生了解留守兒童現狀,給予留守兒童更多的關愛。在農村頂崗支教工作中,學生深入農村,走近留守兒童身邊,用真誠打動他們,用愛溫暖他們的心田,使這些缺少關愛的孩子逐漸走出了孤獨,融入到集體中。
在黑龍江省富裕縣二道灣鎮中心學校,支教同學注重加強與孩子們的心靈交流,經常和他們促膝談心,給予他們生活上的指導,幫助其確定人生目標。在支教同學的引領下,孩子們活躍了很多,對學習充滿了興趣。在龍沙區大民村,支教學生組織開展“讓愛住我家”主題中隊會活動。活動中,支教同學與孩子們共同表演舞蹈“燭光里的媽媽”,使留守兒童深切地感受到了濃濃的愛意,體會到了暖暖的溫情。
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是師范院校所面臨的一個新課題,我校先后已經有500多名大學生志愿者參與其中,整個活動覆蓋了齊齊哈爾市40多所鄉村中小學校,對400多名農村留守兒童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幫助。關愛農村留守兒童活動使當代大學生對新農村建設有了更明確的認識,使他們能夠真正地關愛這些需要幫助的孩子,呵護孩子們脆弱的心靈。
[1]關于大力推進師范生實習支教工作的意見[Z].教育部文教資料,2007-07-05.
[2]關于推進實施黑龍江省師范生農村實習支教工作的通知[Z].黑龍江省教育廳文教資料,2007-12-20.
[3]黑龍江省普通高校師范類學生農村實習支教計劃[Z].黑龍江省教育廳文教資料,2007-12-20.
[4]孟繁曉.關于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1(15):149.
[5]索淑艷,張麗艷.我國頂崗支教研究綜述[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10(2):12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