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旭獻,王德清,鄭卓亞,武會杰
(西平縣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南 西平 463900)
簡述養殖場簡易全價料發酵方法
周旭獻,王德清,鄭卓亞,武會杰
(西平縣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南 西平463900)
發酵是指微生物細胞將有機物氧化釋放的電子直接交給底物本身未氧化的某種中間產物,同時釋放能量并產生各種不同的代謝產物。在發酵條件下,有機物只是部分地被氧化,因此,只釋放出一小部分的能量。發酵過程的氧化是與有機物的還原藕聯在一起的。被還原的有機物來自于初始發酵的分解代謝,即不需要外界提供電子受體。發酵首先是一種有益菌對飼料的預消化,其次可以產生新的對動物有營養和保健作用的新物質,提高飼料的營養價值,優化營養元素,提供必要的保健物質,進而提高動物的健康水平,保證動物健康,增加養殖效益。
發酵物的營養價值與發酵物的營養水平有直接關系,就像農民種地一樣,同時要求地力、種子、管理等因素具足,才能獲得高產;要想獲得發酵物的營養價值或性價比超乎尋常,一樣要求發酵底物、菌種、發酵工藝的完美結合。當前養殖場戶容易獲得的有益菌的發酵菌種和菌系比較豐富,是一個做全價料發酵非常好的時機,其一,極大降低養殖場戶使用市場流通的微生態的成本;其次,可以非常容易獲得高質量水平的自制微生態;第三,大劑量飼喂全價料發酵出的微生態飼料,可以在極短時間內改善動物的營養和健康水平,對場舍的環境衛生也可以有極大良性影響,一舉多得。
建議選擇產酶真菌類菌種進行全價料發酵,如產酸性蛋白酶的白霉菌,產葡萄糖氧化酶的異青霉,其發酵工藝簡單,發酵過程易控,不需要特別嚴格的消毒措施,也不需要較高的發酵溫度。
有益菌(乳酸菌、芽孢菌、酵母菌)發酵對原料滅菌和發酵溫度要求較高,包括EM的發酵也是這樣,嚴重影響養殖場自制。
以下介紹一種養殖場可以自制的全價料發酵的方法。(示例菌種:白霉菌)
2.1菌種制備
菌種培養建議使用專用培養基,菌種種子和發酵菌種擴培時,使用劑量是1%~2%。
2.1.1菌種活化
固體或液體菌種,使用飲用水(地下水最好)10倍稀釋,室溫(18~25℃)生長48h后即可用于制作生產發酵菌種的菌種種子。
2.1.2菌種種子制備
活化后的菌種,使用飲用水10倍稀釋,室溫(18~25℃)生長48h后即可用于制作生產發酵菌種。建議種子保存量4~6份,并且每份的量在100~200kg,有利于保證將來生產菌種的質和量。
2.2全價料的發酵和使用
2.2.1全價料的發酵方法
以發酵1000kg全價料為例,使用菌種100kg、飲用水200kg、全價料1000kg,混合均勻,分裝于密閉干凈的塑料袋子里,室溫15~25℃發酵3~5d,控制發酵溫度28℃以下。溫度過高時可以吹風和插入不銹鋼管降溫。
建議使用的是產蛋白酶的白霉菌,發酵成功的全價料具有真菌類清香(發酵時間過長產酸比較多,密閉狀態下可以保鮮存放6個月以上。多數時候,由于全價料里面的原族菌,特別是酵母菌活性比較高,在飼料和菌種混合以后,首先參與發酵,并產生較高溫度,控制好溫度范圍時,產生有利于真菌生產的物質,而真菌生長發酵在此發酵的24~36h后比較活躍。)生長過程中產生營養性菌絲,增加飼料營養成分和保健功能。(若原材料污染,或二次發酵,容易腐敗變質,嚴禁使用。)
2.2.2發酵全價料使用
發酵后的全價料按正常日糧飼喂,連續使用。發酵后的全價料在密閉狀態下保存期較長,一旦打開發酵袋,應該當天用完,防止二次發酵和污染腐敗。此發酵料對改善亞健康極為顯著,對提高患病動物成活有莫大裨益,更適合于綠色、健康、高效養殖。此發酵全價飼料完全可以達到無公害化生態養殖要求,抗病促長,增加養殖效益。
2.2.2.1直接飼喂
指按動物日糧直接飼喂。如果發酵條件允許全部飼喂發酵全價料,是最好的方法,使飼料的營養均衡,營養成分得到充分利用,動物的健康和生產力保持最佳狀態。
2.2.2.2混合飼喂
建議按飼喂動物日糧量,最低添加4%,即應達到中等以上養殖水平。建議替代日糧8%~20%,混合飼喂,但無須和日糧均勻混合,投飼量達到一定比例即可。這種飼喂方法可以降低發酵菌種的成本和大量全價料發酵的人力物力成本,相應比直接添加微生態酶制劑(添加量0.3%~0.6%)的劑量大(4%以上)得多,但成本低得多,效果好,效益更高。
微生態發酵酶制劑原料生產猶如種地,地力肥沃,種子優良,管理得當,豐收足食。微生態發酵酶制劑原料生產選擇比較好的發酵物、菌種和工藝,才能夠做出理想的微生態原料和產品。
S816
B
1004-5090(2015)04-0031-02
201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