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月友,趙 磊,李秋芬
(安徽大學江淮學院管理系,安徽合肥230039)
隨著我國的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年青人壓力越來越大,為了生存、生活必須努力工作。工作的流動性使子女不能留在父母身邊,不少人陷入“事業人士”的社會角色與“孝順子女”的家庭角色的沖突之中。
從家庭結構的角度來說,由兩代人組成的核心家庭逐漸成為現代社會家庭結構的主體模式。越來越多的老人由于思想觀念、生活習慣等原因,選擇單獨生活,很少與其成年子女生活在一起。
獨生子家庭呈現出“四二一”結構,這一家庭結構雖然對撫養孩子比較有利,卻給老人養老問題帶來嚴重的影響。首先,一個家庭需要贍養四位老人,需要家庭具備較強的經濟實力。其次,要想盡到贍養責任,需要夫妻雙方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再次,需要健全的社會制度對這種贍養模式予以支持。家庭式養老模式的缺點是顯而易見的,家庭壓力的增大使家庭式養老模式遇到了挑戰。
在家庭式養老模式遇到發展瓶頸時,社區養老的概念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所謂社區養老模式,就是以老人居住的社區為單位,建立完善的社區養老保障體系,由社區在提供一般物業服務的基礎上對需要贍養的老人建立養老保障制度。這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其他家庭成員的負擔,并能夠給予老人完善的養老服務,使困擾多數家庭的養老問題迎刃而解。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在社區建設中積極融入社區養老理念對解決養老問題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當前的家庭養老需要家庭有專門人員負責贍養老人。在家庭勞動力較少的情況下,這無疑給家庭收入帶來了較大影響。正是基于這一因素,傳統家庭養老模式遇到了較大的困難。社區養老模式的優點在于能夠以社區為基本單位,對社區內的老人進行養老服務。社區設專門服務部門和人員提供專業的養老服務,減輕家庭成員的負擔。
在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中,為了實現贍養老人的目標,需要儲備必備的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在各個家庭之間,這種物資和人力資源儲備是相同的,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資源浪費。社區養老模式的優點在于能夠最大程度地減輕家庭負擔,利用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的統一服務設施為老人提供健全的養老服務,并最大程度地實現資源共享和利用,為節省社會資源和家庭資源提供參考。
從社區養老模式的設定來看,社區養老模式很好地解決了家庭養老面臨的問題,成為取代家庭養老模式的重要選擇。社區養老模式對提高養老質量、促進社會養老體制發展、推動養老模式創新具有重要意義,在未來的社會發展中具有廣闊的推廣空間。
從我國現行的社會養老機制來看,家庭式養老模式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和危機,如何在養老模式上實現創新成為解決養老問題的重要措施。開展社區養老符合我國國情,能夠讓老人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下享受各種養老救助服務,既解決了老人對周邊環境的依賴,又有利于處理子女不在身邊時遇到的突發事件。此種養老方式對解決我國社會養老問題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是解決我國社會養老問題的必要手段。
家庭式養老模式已經難以為繼,積極探索新的社會養老模式成為了解決養老問題的必然措施。從發展形勢來看,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由于城鎮化建設的快速發展、工業化水平的提高、社區化建設的完善,社區養老模式成為我國社會養老的必然趨勢。
當前的家庭式養老在實行過程中取得過良好的效果,但隨著我國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家庭結構的改變,已經不適合國情需要。社區養老有效地彌補了家庭養老的缺點,有效地解決了家庭養老問題,提高了社會養老的整體質量,對提升社會養老水平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社區養老的開展,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社區資源,挖掘社區發展潛力;另一方面可以提供就業崗位,使下崗待業者能夠找到服務社會的機會。養老機構的收費一般較高,社區養老收費相對較低,可以使更多的低收入老年人享受到養老服務。
社區養老模式在未來必將得到廣泛的發展和應用,其發展前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城市發展中,房地產公司在建設樓盤時應建設好相應的養老設施,由物業公司提供專業的養老服務人員,購房者每年所交的物業管理費可以包含一部分社區養老費,以便在退休之后享受社區養老服務。社區養老模式的本質是在現有社區的基礎上推進養老體制改革,使社區作為養老的重要載體,保證社會養老取得積極進展。房地產公司也會找到新的發展契機,實現房地產與社區養老模式的全面發展。
在建設新農村的過程中,應通過整合農村資源,讓農村的配套建設更為全面,包括學校、圖書館、娛樂場所等公共建設。可以以村為單位,完善養老機構。農村養老可以不以城市養老的模式為模板,更傾向于居家養老。
目前,我國社會正處于轉型期,老年人的保健、康復和養老越來越多地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注。社會老齡化問題涉及諸多領域,是關系到國計民生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大問題。隨著養老問題的加劇,在家庭式養老模式的基礎上進行積極創新成為解決養老問題的必然趨勢。從我國養老形勢和家庭結構的變化來看,社區養老模式優點突出,在未來必將得到廣泛的應用。
[1]陳雅麗.社區居家養老模式的探索及思考——以廣州市為例[J].社科縱橫,2011(6).
[2]韓琦.老年發展進程中面臨的主要挑戰[J].魅力中國,2008(11).
[3]鮑燁明.城市新型居家養老服務模式探析——探索一種適合中國國情的養老模式[J].中國集體經濟,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