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福盛
(桂林旅游學院,廣西 桂林541006)
英語電影教學在大學課堂的應用分析
何福盛
(桂林旅游學院,廣西 桂林541006)
沒有合適的語言環境是造成中國學生“啞巴英語”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學里利用多媒體將英文電影引入課堂,不僅為學生創造了一個簡單有效的語言學習環境,還提供了一個學習了解西方不同文化的窗口。那么利用英文電影進行教學有何利弊,如何才能有效地運用英文電影進行教學,本文對此進行了詳細的闡釋和分析。
大學英語教學 英文電影 教學應用
英語對中國的部分學生而言是十分頭疼的一門科目。從小學到大學,經過十幾年的學習,按理說應該能夠應用自如,但事實上,大多數學生學到的都是“啞巴英語”,不但不能靈活運用,甚至都不敢張嘴說英語,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多,缺乏語言環境是主要原因之一。隨著教學設備的發展,各個高校里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將英語電影引入課堂成為大多教師創造語言環境的主要手段。但是引入英語電影教學的利弊,以及如何運用英語電影進行教學,是需要探討的問題。
首先,在大學英語視聽說課堂上播放英語電影,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電影一直都是通過一些曲折動人、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來吸引觀眾的注意,通過真實多彩的畫面、動聽的音樂,給人帶來巨大的視聽享受。通過電影教學,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和聽覺,比起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的英語課堂教學方式,引入英語電影這樣的視聽教學方式,更能引起學生的注意,通過故事情節和聲像的刺激,引發學生學習英語的欲望。因此在英語課堂上運用英語電影進行教學,必然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其次,英語電影教學可以給學生提供真實的語言場景,讓學生感受到真實的語言環境刺激。國內的英語教學一直都是以英語教材教學為主,雖然現在的教材很重視英語聽說的教學,也設置了大量的英語口語練習的情景,但是由于受母語的影響,要創造一個真實的語言環境還是很難的。相比之下,英語電影能夠給學生提供一個較為真實而且豐富的語言環境,更利于學生脫離教材的各種條條框框限制,發揮自己的學習主動性,學習將教材里所學知識轉化到真實語言環境中,同時能接觸到更為真實地道的更實用的英語口語。
最后,英語電影可以讓學生了解國外不同的文化背景。語言是文化的產物,同時是文化的載物。不同的文化產生不同的語言,語言不是書本里的各個知識點、語法點,而是人類表達情感、思想進行文化交流的主要手段。英語學習不應該僅僅是為了考試成績,最終目的應該是為了能在不同文化間進行交流。英語教材更注重學生詞匯、語法、句型、篇章等的運用,很少涉及英語語言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而英語電影則正好提供了一個了解英語語言國家文化背景的途徑。因此,英語課堂引入英語電影,教師可以結合所教授內容,選取恰當的電影資料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的文化認識。
英語電影引入課堂雖然有著一定的教學優勢,但是由于缺乏相應的教材,加上有些教師課前沒有認真準備,只是在課堂上簡單地給學生播放影片、做些小練習,等等。沒有教師的積極正確引導,學生更多時候只是關注電影的故事情節,而對其中的語言點、語言現象、文化背景等信息并不十分關注。這就使得學校里的英文電影課只能作為教學選修課,并沒有受到學校和老師的重視,而學生也只是抱著看電影的休閑心態來上課,課前沒有預習和準備,看電影時也不會思考其他問題,如此上課教師輕松,學生開心,卻沒有任何學習效果,只是簡單地打發上課時間而已。
英文電影教學有著諸多的教學優勢,但是如何進行有效的教學來保證教學效果呢?
第一,選擇合適的電影。要選擇合適的電影進行教學,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來考慮。
(一)電影的內容要積極健康向上,貼近學生生活。西方的特別是美國好萊塢的電影大片不乏佳作,但也有不少電影里充斥著血腥、暴力、色情的內容。我們應該選一些題材輕松、內容簡單、畫面對語言說明作用強的電影,一些動畫片、歌舞片和青春校園題材的影片是學生們比較喜歡也容易理解的類型。
(二)電影里的對白要豐富,貼近時代。假如播放的是反映西方中世紀時期的影視作品,對白里會常出現一些古時候常用而現代不常用的詞匯或句型,古代的表達較之現代的表達方式而言較為晦澀難懂,學生不容易理解,而且一些表達方式已經不再使用,學生即使學會了也沒有使用的機會。
(三)影片發音要清晰地道,語速適中,如果配有英文字幕更利于教學。因為學生的英語水平有限,電影中的語速一定不能太快,而且難度要適中,盡量不要出現太多的專業術語。現在很多電影都配有中英文雙字幕,教師如果選擇一些帶有雙語字幕的影片,更利于學生學習和理解。
(四)影片的時間不宜太長,一般最好控制在90分鐘之內。時間太長要分兩次來播放,會影響教學的整體性,隔的時間太久,學生容易忘記上次播放的內容。
第二,課前準備。選好合適的影片后,教師在課前還要充分備好課,收集好與影片相關的資料信息。在播放電影前可以先給學生介紹一下這些信息資料,以調動學生觀影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在觀影的過程中進行思考、學習等。只有讓學生帶著問題和任務去觀看電影,才能更好地吸收電影里的知識,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相關的資料信息應該包含:與電影相關的文字和圖片,影片內容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識,人物簡介,故事梗概,經典對白,拍攝花絮故事,等等。同時,既然要求學生通過英文電影來學習,那么教師就必須在課前找出影片中的學習重點內容,對影片中涉及的俚語、生詞、表達方式等做好分類,以便在放映時向學生講解。
第三,與影片相關的課堂活動設計。為了能夠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還要設計好一些與電影相關的課堂教學活動,以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多種多樣,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自行設計合適的活動。以下是可用的一些活動設計:
(一)用英文簡單地講述故事情節或故事內容。在觀影過程中,教師可以在經典情節片段暫停片刻,或在觀影結束后,讓學生簡單講述某個經典的情節和故事梗概等。
(二)經典對白模仿。可以選取部分經典的對白,讓學生進行模仿,并將模仿效果與電影對照,找出差距。經常訓練學生模仿對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糾正學生的英語發音。
(三)角色配音。這項活動對學生的要求比較高,首先學生要把對白準確記下來,然后要努力模仿角色的語氣腔調,邊看影片邊念對白。教師可以小組比賽的形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評選出表現最佳的小組。這種練習能在較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表演欲,對學生有很大的吸引力。
(四)寫影評或觀后感。學生可以對整部影片進行評論,也可以對影片中某個情節進行評論,或者寫下自己看完電影后的感想,分析影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等。寫影評是最直接的提高學生英文寫作能力的方法。
(五)學唱電影歌曲。讓學生學唱電影中的經典歌曲,這樣既可以活躍課堂,又可以陶冶情操。
大學英語教學應該盡量擺脫單一的教學模式,利用各種條件創造最佳的英語學習環境。利用英文電影教學能夠為學生提供和創造圖文聲像并茂的語言學習環境,讓學生在較為真實的語言環境中學習語言,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同時能增強外語交際與應用能力,是教師視聽說課堂的有效的輔助教學手段。老師不但要注意精心選擇合適的影片、放映方式,探討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活動設計方案,同時要盡可能地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不再只是“啞巴英語”。
[1]李世令,劉亞非.淺談英美原版電影對大學英語教學的輔助作用[J].山東外語學報,2007,(3).
[2]孫圣勇.談英語電影與大學英語學習[J].電影評介,2006,(10).
[3]龍千紅.電影與英語視聽說教學[J].外語電化教學,2003,(6).
[4]李祥慧,王鵬.英文電影在大學英語聽說教學中的應用[J].電影文學,2010,(8).
[5]王潭秋.淺析英語電影在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推進作用[J].成都大學學報,2008,(7).
2014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項目編號:2014JGA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