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仁遠, 陳 蘭, 魏羽佳, 曹 煜
(貴陽醫學院附院 皮膚科, 貴州 貴陽 550004)
?
·病例報道·
泛發型環狀肉芽腫1例*
鄧仁遠, 陳 蘭, 魏羽佳, 曹 煜*
(貴陽醫學院附院 皮膚科, 貴州 貴陽 550004)
肉芽腫,環形;皮膚病;纖維化;病理學
環狀肉芽腫是以環狀丘疹或結節性損害為特征的慢性皮膚病,經典表現為青年人肢端的弧形或環形斑塊,多數皮損局限于手臂及手,也可發生與腿、足部、四肢及軀干,面部罕見,病變主要發生于真皮和皮下組織,病理示灶性膠原纖維變性及柵欄狀肉芽腫形成。此病的病因不明,曾有報道環狀肉芽腫發生于之前有帶狀皰疹和尋常疣的部位,提示本病可能和病毒感染有關,可能的誘因包括糖尿病、甲狀腺疾病、昆蟲叮咬反應、外傷、日曬及病毒感染等[1]。
患者男性,47歲。因軀干、四肢皮疹1月。于 2013年7月來皮膚科門診就診。患者2個月前軀干部皮膚開始出現米粒至綠豆大小的暗紅色丘疹,部分融合后形成環形斑塊,曾在外院診治,具體不詳,無明顯好轉,隨后皮損逐漸增多,泛發于肩部、軀干、四肢,偶有瘙癢,未作處理。患者為中年農民,平素體健,否認家族中有類似病史,近期無感冒、發熱等癥狀,否認結核病史及用藥史。體格檢查:肩部、軀干、四肢可見彌漫性分布米粒至綠豆大小的紅色丘疹,斑丘疹,大部分融合成環狀的斑塊,呈圓形或橢圓形,邊緣稍隆起,中央稍凹陷,部分丘疹排列呈環狀,未見丘皰疹、水皰(圖1A、B),其余各系統未見異常,全身淺表淋巴結未觸及腫大。實驗室檢查:血、尿常規,血沉,肝、腎功能,血糖及梅毒快速血漿反應素試驗(RPR) 檢查均未見明顯異常。取肩部新發環狀扁平丘疹行組織病理學檢查:表皮大致正常,真皮淺中層見明顯的組織細胞浸潤,形成柵欄狀改變,中心有少量變性膠原纖維(圖2A、B)。根據病理特點及臨床癥狀,診斷為泛發型環狀肉芽腫。治療:給予醋酸潑尼松片30 mg/d,早餐后頓服,白色洗劑及復方氟米松軟膏外搽皮損部位,2周后,大部分扁平丘疹、環狀斑塊消退,顏色變淡,皮疹消退后留有色素沉著斑,未留疤痕,遂將激素減量至10 mg/d,再治療2周后停藥,后稍有反復,即將激素恢復至20 mg/d,治療1月后,全身皮疹基本消退,留有色素沉著(圖1C),逐漸減量停藥,隨訪半年,全身皮疹未見反復,患者現仍處于隨訪中。
環狀肉芽腫(granuloma annulare,GA)是一種病因不明的發生于真皮或皮下組織、以環狀丘疹或結節性損害為特征的良性炎癥性慢性皮膚病,通常有自限性。外傷、日曬、身免疫和病毒感染相關。Shimizu等[2]總結前人文獻發現8例GA患者同時有內臟腫瘤,腫瘤切除后皮損可以消退,因此推測可能是腫瘤產生的某種抗體誘發的一種免疫反應。HIV陽性患者發生GA有較多報道,有人稱之為HIV相關GA,GA可分為局限型、泛發型、穿通型、皮下型、巨大型、丘疹型、線狀、斑點或斑片等[3]。泛發型好發于中年患者,皮損易泛發于軀干、四肢及光暴露部位,較少累及頭面部,皮損大小不一。本病組織學特征是出現局灶性膠原纖維變性、炎癥反應和纖維化[4]。泛發型GA又稱為播散型GA,它的發病率在GA的發病中約占15%,是比較少見的一種類型。近2年來在我國有個案報道[5]。GA需與結節病、扁平苔蘚、類脂質漸進性壞死及色素性蕁麻疹等相鑒別[6]。本病治療方法較多,如冷凍、糖皮質類激素外用封包、糖皮質激素局部封閉,亦可口服氯喹、潑尼松、氨苯砜、碘化鉀、維A酸、維生素E、某些烷化劑等,但療效不一[7]。本病病程長,具有自限性,部分患者未經治療,2年左右皮損自行消失。本例患者為中年男性農民,發病時間為夏季,長時間在野外務農工作,日曬時間較長,患者發病前未出現明顯的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及冶游史;患者家族中未出現類似病史,近一段時間因工作繁忙有勞累史;皮疹發生于軀干及四肢,未波及頭面部。全身體檢及未見明顯異常,本例基本可排除糖尿病、結核、腫瘤、病毒等病因引起,遂考慮本病的發生和日曬、免疫等因素有關。此病例使用激素治療,停藥后皮損有所波動,考慮與激素減量過快及停藥有關,應逐漸進行激素減量、停藥。沒有新發皮疹及未出現全身不適等癥狀。

注:A、B示肩部、軀干可見彌漫性分布米粒至綠豆大小的紅色丘疹、斑丘疹,大部分融合成環狀的斑塊,邊緣稍隆起,中央稍凹陷,部分丘疹排列呈環狀;C示軀干皮損大部分消退見淺褐色的紅斑、斑塊,未高出皮面 圖1 GA患者軀干部位皮損表現Fig.1 Torso skin lesions of GA pateint

注:A顯示表皮基本正常(HE染色×10);B顯示真皮淺中層有明顯的組織細胞浸潤,形成柵欄狀改變,中心有少量變性膠原纖維(HE染色×40)
[1] Bolognia JL, Jorizzo JL, Rapini RP, et al. Dermatology[M].朱學俊,王寶璽,孫建方,等,譯.2版.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2011:1753-1756.
[2] Shimizu S,Yasuin C,Tsnchiva K.A typical genemlize granuloma annulare associated with two visceral cancers [J].Ann Acad Dermatol, 2006 (5):236-238.
[3] Martin-Sciez E, Ferncindez-Guarinom, Carrillo-Gijon R, et al. Efficacy of dapsone in disseminated granuloma annulare: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Actas Dermosi Filiogr, 2008 (1):64-68.
[4] 趙辨.中國臨床皮膚病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0:1221-1224.
[5] 劉廣悅,馬東來,石秀艷,等. 播散性丘疹性環狀肉芽腫 [J].臨床皮膚科雜志, 2012(41):491-492.
[6] 陳愛明.成人結節型和播散型環狀肉芽腫并發1例 [J].臨床皮膚科雜志, 2003(3):155-156.
[7] 陳昆,顧恒,鞠梅,等.環狀肉芽腫43例分析[J].中華皮膚科雜志, 2004(7):422-424.
(2015-02-16收稿,2015-04-03修回)
中文編輯: 周 凌
時間:2015-05-21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2.5012.R.20150521.1242.013.html
R751
B
1000-2707(2015)05-0547-02
*通信作者 E-mail:2692321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