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冰
衛生計劃生育委員會在“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中提出,利用3 年的時間,努力做到讓人民群眾便捷就醫、安全就醫、有效就醫、明白就醫,醫療服務水平明顯提升,人民群眾看病就醫感受明顯改善,社會滿意度明顯提高,努力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的目標[1]。作為醫療健康團隊的護理人員,應提升護理服務內涵,在改善患者結局中,充分發揮專業價值。
患者的“有效就醫、安全就醫”應充分體現護理在早期病情觀察、發現病情變化、確立和調整診療方案、支持患者生理功能、促進患者早期活動和康復、提高患者自理生活能力、預警預測醫療風險、減少因臥床或活動受限而引起的并發癥、改善患者結局、提高治療護理成效中的作為和貢獻。在當前護士隊伍年輕化,護理教育質量不能適應臨床需求,護理人力配置不足、診療技術與治療用藥越來越復雜、病人對服務要求越來越高、醫患關系存在諸多不和諧因素的特殊形勢下,對護士的專業內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本文介紹提升臨床專業內涵為目標,以醫護合作等多種路徑提高護士學業務的熱情及效果,培養參與病人診療全過程的能力的臨床實踐方法。
由于臨床護士的工作很封閉,大家常局限于繁忙的重復工作中,接觸外界少,部分經驗式的管理管控使臨床護士即要完成繁忙的工作,又要應對護士獨有的管理模式,即“檢查多、考試多、記錄多”的無效壓力中,形成了一種被動執行醫囑、無奈應對檢查考試、消極對待學習的局面。特別是部分管理者以對待女護士的方式管理著男護士,導致大部分護士不善于學習,只限于被動執行醫囑,而且很大程度傷害到他們的職業價值感。面對當前護理教育質量差,畢業生質量不適應臨床需要等現實,更造成醫師及患者對護士不信任,影響護士的職業價值觀,產生職業倦怠、職業冷漠等影響服務品質的現象。面對這些實際問題,需要盡快解放護士,改革對護士不恰當的經驗型管理,減少檢查多、考試多、記錄多的人為局限,提升護士的職業價值感,擴大護理管理者大格局,快速走向科學管理,向管理醫師的模式學習,以提高護士職業自信及自覺學習意識及能力,從醫護配套培養專業人才,醫護合作交接病人、業務查房、病例討論、護士參與醫療??茦I務學習等途徑,提升護士與醫師同步研究病人診療全過程醫療服務品質。
臨床護士是接觸病人時間最長最直接的崗位,護士的神圣職責是照顧和保護病人,護理是一門圍繞病人的核心利益,提供醫學照顧,以專業的醫療服務提升病人療效,降低并發癥及死亡率,保障患者安全的特殊職業。臨床護理服務包括了對所負責病人運用護理程序進行評估診斷、治療處置、疾病護理、生活護理、健康指導、心理護理、參與疾病診斷及治療醫囑外的全部診療活動,所以護士的臨床專業思維,以及豐富的知識內涵是通過與病人溝通交流,觀察了解病情,查閱醫師病歷記錄,與病人查體比較,依據病人狀態及不同時間段的病情表現,推測可能出現的情況,提出護理診斷,制定護理措施而完成護理活動。專業護士崇高的職業價值在于參與病人早期康復,啟動早期活動訓練,與醫師及其他專業人員共同為防治并發癥,減輕功能障礙,最大程度地恢復患者自理能力,提高各類病人的生命質量,使其重返社會,促進家庭幸福、社會和諧而作出的努力。
專業負責的護士具有主動觀察病情及評估病人的意識及能力,而不是被動地執行醫囑和等待病人呼叫,在病情觀察及護理中,能夠以專業的人際交流素養,積極主動與病人溝通,詢問病人關于病痛的相關情況,真誠地傾聽病人的訴說,積極鼓勵病人及家屬,解釋疾病改變的原因及治療時間,指導病人及家屬參與治療過程,建立病人及家屬戰勝疾病的信心。通過婉轉的語氣、清晰的語句,關注理解的肢體語言,傳遞醫患共同戰勝疾病的信息信念,將人文關懷融人治療處置和生活護理中。彭剛藝提出[2],在“醫護一體化,身心護理一體化,治療處置和病情觀察一體化,生活護理和專業照顧一體化,照顧保護感受一體化”中,提升護士的專業水平。在對病人的護理中,每一個護理行為的背后都要有專業知識做支撐,所以熟練掌握基本醫學知識及??萍膊≈R,才會有能力完成醫囑各項工作,得到醫師的信任與合作,得到病人的信任配合參與,成為有尊嚴的專業護士。
以上對專業護士的要求,需要護士建立專業思維大格局,放眼看到在增進病人健康的行動,在準確執行醫囑和治療計劃、措施,確保療效和患者安全的基礎上,主動將護理視野定位到人類促進健康、構建社會和諧的大視野。(1)專業護士要主動將護理工作置身于醫療工作中,就要在早期病情觀察和發現病情變化、預警預測并發癥、確立和調整診療方案、控制醫療風險、控制疾病進展,及時與醫師溝通報告病人信息,為醫療提供治療依據,促進病人早期康復,改善醫療服務和病人結局,在提高治療護理成效中看到護理的貢獻,在醫療護理服務中讓病人體驗到護理的重要性。(2)專業護士要主動將護理工作置身于公共衛生服務體系中,加強公共衛生護理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與醫師及公衛人員共同建立全科醫療責任團隊,成為全科醫療中的生力軍。(3)專業護士要主動把護理工作置身大健康服務領域中,推進出院后病人延續護理、長期護理、老年護理、臨終關懷等??平ㄔO和專業服務,促進醫療康復的養老服務,在老齡社會中成為健康的主力軍。
擴大護理的格局,擴展護士的臨床思維,不僅是疾病護理及執行醫囑,還應當關注病因、每個臨床表現的病理生理改變,從而有能力確定病情觀察重點、治療方案及不良反應、副作用和并發癥,并關注患者內環境、營養狀況、感染預防、活動與休息、疾病認知、生活方式和健康教育。在病人診療服務全過程和護理服務全過程中醫護共建醫療風險防范機制,提高病人治療效果,提升病人就醫感受。護士的醫學內涵建立在掌握專科基本知識中,懂得危急值、預警值背后的病理變化,判斷思考癥狀與氧濃度氧合曲線的關系,意識與瞳孔改變背后的病生機理,癥狀與電解質與鉀鈉氯的關系,危急值背后的知識點,每個實驗室數據的改變伴隨著病人機體及病人感覺的關系,每個改變都涉及到治療方案的調整,治療措施及治療目標的關系,每項用藥及措施與病人的預后及轉歸的關系,對潛在不良反應、副作用和并發癥的預防,改變簡單被動執行醫囑,而是主動思考發現,將醫師還沒觀察到的信息第一時間傳達給醫師,讓醫師能盡早調整治療方案及用藥,及時控制病情的發展。
醫護和諧,護士與醫師主動交流,需要護士采取主動交流學習,醫師也特別喜歡護士更專業、知識更豐富,如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安全地度過危險期,得益于責任護士床邊護理,及時地發現病人病情先兆,耐心地協助指導病人度過排便、翻身帶來的風險,以及控制排尿動作增加心肌收縮時的耗氧量,準確觀察記錄出入量,及時監護到早搏,提示醫師化驗電解質等,都是控制醫護銜接縫隙的關鍵。對業務知識熟練、觀察病人細心是我們醫師信任及放心的護士。護理診斷是為醫療診斷服務的,在向醫生提供病人信息時,護士即要將觀察到的病情做具體、細致的介紹,也要有個人的分析及見解,有能力分析指導患者內環境、營養狀況、感染預防、活動與休息、疾病認知、生活方式,達到為病人提供全程、全面、連續、專業化、人性化的護理,避免因為住院、臥床、手術、治療用藥造成的不良后果,讓病人獲得安全有效服務。
在現代社會中,一個人的學習能力與學習速度成為核心競爭力,護士職業也是一類終生學習的職業,作為臨床護士的業務學習應緊密結合崗位工作,對于二年資以上護士的業務培養應側重??浦R、專科技能、專科新業務、護理基礎新進展。臨床專科業務學習要與醫療業務開展緊密結合,護士研究各類病人的病情觀察和早期發現病情的變化,使護士不斷增強疾病相關知識內涵,增強參與診療全過程服務能力,從護理角度保障醫療質量、控制醫療風險。護士有能力將醫學的認識落實到病人的觀察和專業的判斷中,這是護理獲得病人信任的基礎,也是護理與醫療、護理與病人互動的基礎。面對高速發展的醫學科技,疾病的治療用藥、儀器檢查、治療診斷設備的高度信息化,醫師與護士同步培養顯得越來越重要,更多的護理學者及專科護士正在成為戰勝疾病的主力軍[3]。
臨床護士參與醫療服務全過程,涉及病人的檢查、檢驗、用藥、手術、復蘇、康復等環節,護理搭建了醫療服務的基本平臺,護理對病人24 h 的臨床照顧,對病情的動態觀察、記錄和描述,既反映了疾病變化轉歸,反映治療護理成效,也為制訂、調整治療用藥方案,獲得更好的醫療結局提供了最直觀的、第一手的信息。護士即要執行全部醫囑和治療計劃,確保病人療效和安全,護理還要臨床照顧處于疾病狀態的病人,滿足其呼吸、循環、營養、皮膚完整清潔等生理、心理、生活需求。
要建立護士業務學習的大格局,各級護理管理者就要建立護士業務知識的大醫療觀念,臨床護士就要建立業務成長大思維,在觀念中走進醫療專業的大體系中,在行動中走進專科疾病知識內涵中,真正體現護理的獨立學科性質,培養出更多與醫療同步發展的專家型護士。
總之臨床護士的專業內涵應建立在職業激情和護理大格局基礎上,這一切都需要各級護理管理者建立現代管理思維,擴展管理視野,建立護理專業大格局,調整護理業務管理思維,從僵化、粗狂、經驗型管理模式中走出來,建立服務型管理意識,努力服務于臨床護士,努力為臨床專業護士減壓,讓護士能將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疾病知識,研究病人護理,研究治療需要,研究延續護理中,真正走出檢查多、考試多、書寫多的無效勞動怪圈。護理管理從管理策略開始,開拓護理管理思維,設計激勵護士學業務、提高專業內涵的良性氛圍,使護士從背誦制度,重復的培訓基本能力走上研究疾病、獨立思考、善于交流的專業護士的軌道,充分應用表格記錄、電子化智能病歷系統,醫護合作、跨專業合作、網絡學習、專業無線交流等路徑,使更多護士像醫師那樣全心研究疾病知識、研究病人整體護理、快速掌握新業務新知識,在專業有效的護理服務中構建職業價值感,并贏得社會應有的尊重。
本文得益于彭剛藝老師多年的護理管理思維及經驗成果,得益于廣東省多位護理專家的實踐與研究成果,在此表示感謝!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EB/OL].(2015-01-28)[2015-10-18].http//www.moh.gov.cn/s3593g/201501/5584853cfa254d1aa4e38de.
[2] 彭剛藝,林崇綏.社區護士崗位培訓教程[J].科學出版社,2006:40.
[3] 李亞潔,彭剛藝.護理工作管理規范[M].廣東科技出版社,20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