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海蜃
魯海蜃:女,本科,副主任護師,科護士長
高頻電刀作為醫院手術中最常用、最重要的設備之一,已廣泛應用于外科系統的各個領域,其對組織較好的切割和凝血效果大大提高了手術速度和手術質量[1]。高頻電刀由電刀手筆、負極板、連接導線、儀器4 部分組成。儀器發射的高頻電流通過導線、手術刀筆作用到人體組織,形成高密度電流,由回路負極板收集作用于人體組織的高頻電流回到設備,形成完整的回路,電刀方可起到切割組織和止血的作用[2]。因此,電刀回路負極板與人體皮膚組織的有效接觸是電刀使用的關鍵環節。但由于老年患者皮膚生理特性,皮膚松弛、干燥、缺水,皮屑多,皮下脂肪萎縮、變薄[3],常常影響電刀負極板與皮膚組織的密切接觸,給電刀的使用帶來一些阻礙。本研究對老年患者高頻電刀使用中出現的障礙進行分析,并采取護理干預措施,現報道如下。
選擇2013 年1 ~6 月在我院使用高頻電刀手術的老年患者322 例,其中男194,女128 例。年齡65 ~93 歲,平均72.2歲。手術時間0.5 ~6.5 h,平均2.1 h。術前均使用成人型一次性雙極負極板,作為高頻電刀回路負極與手術患者皮膚黏貼。術中發生高頻電刀使用障礙16 例,發生率4.97%,其中導電性能差8 例,負極板與皮膚粘貼松脫5 例,負極板粘貼重復使用2 例,線與負極板連接不良1 例。
根據電流的物理特性,電流都是走電阻最小的回路,所以負極板與皮膚組織之間的電阻值越小越好。當負極板粘到人體皮膚上后,電刀儀器中的回路檢測系統ARM(俗稱看門狗電路)會檢查負極板接觸面積的質量,一旦負極板接觸面積減少,電阻增大至不安全水平,電刀會有聲光報警,同時停止輸出[4]。
2.1 老年患者皮膚干燥,導電性能差 在發生故障的16 例患者中8 例老年患者皮膚干燥,皮屑多,皮膚蒼白,血液循環差,電刀負極板與皮膚粘貼后,導電膠被過多的皮屑占據,導致皮膚與負極板之間有效接觸面積不夠,加之皮膚含水量少,粘貼處皮膚電阻增大,電流回路測試無法通過儀器安全使用標準,電刀停止輸出無法使用。
2.2 皮膚褶皺多,負極板與皮膚粘貼松脫 在發生的高頻電刀負極報警中有5 例老年患者體質較弱,皮膚松弛,褶皺多,手術護士按常規粘貼負極板,未繃開的皮膚,致負極板導電膠僅部分與患者皮膚接觸,空余部分過多,粘貼不緊密,導致術中負極板松脫,負極回路報警,電刀停止工作。
2.3 負極板重復使用 目前高頻電刀多使用一次性粘性金屬箔回路的雙極負極板,使用方便,安全性能高,其基體材料采用泡沫海綿,導電膠均勻在泡沫海綿上,方便與皮膚粘合。臨床工作中有些護士為節約成本,往往重復使用一次性負極板,若導電膠上粘有其他異物或導電膠有部分脫落時,老年患者特別是干瘦者,皮屑多,使用時會致使回路負極板上導電膠與患者皮膚的接觸面積不達標,儀器檢測不能通過。反復使用一次性負極板是近年來電刀致皮膚傷害事故多發的原因之一[4-5]。
2.4 導線與負極板連接不良 有些負極板是和導線分開的,需通過導線上的夾子與負極板相連接,因導線反復多次使用,導線夾子容易松,與負極板咬合不緊密,往往也會造成電刀負極報警,停止輸出,無法使用。
3.1 術前對老年患者皮膚進行評估 手術護士通過望、聞、問、觸來評估患者皮膚狀況。望:評估整個身體一般皮膚情況和局部情況,具體觀察皮膚的干燥性,是否有水腫,皮膚顏色的變化,如發紺、炎癥、壓瘡、破損、皮疹等。聞:盡量不單獨用此法,但有時常常是靈敏的嗅覺使護理人員覺察到患者皮膚狀況的改變。問:詢問患者既往史,以往或近期是否有皮膚問題,是否有皮膚過敏現象,體內是否有金屬內植物或心臟起搏器等情況,是否有一些疾病影響到皮膚,如糖尿病、外周血管疾病等。通過與患者的溝通可以使評估更加全面。觸:通過用手的觸摸作出評估判斷,了解皮膚的濕滑度,是否光滑及干燥程度,了解皮膚彈性、溫度等,溫度高的部分是否有炎癥,溫度低的部分是否存在供血不足或血管的變化。
3.2 局部皮膚的處理 負極板粘貼部位的皮膚做清潔處理,剔除毛發,老年人皮膚易損,抵抗力低,護士可用濕的紗布或毛巾清潔粘貼處皮膚,清除毛發、皮屑,以便負極板容易與皮膚粘接和密合,保證與皮膚之間接觸良好。對皮膚特別干燥、皮屑多、干瘦的老年患者,需用含生理鹽水的紗布或棉簽擦拭粘貼處皮膚,以增加局部皮膚的導電離子,提高負極板與皮膚之間導電性,降低接觸處的電阻,提高電刀使用效果。
3.3 注重皮膚粘貼負極板的技巧 為老年患者粘貼負極板時,應繃緊松弛的皮膚,用手掌從負極板一側平鋪到另一側,均勻按壓負極板,使整個負極板完全徹底粘牢,不能有空隙,再平貼壓緊負極板四周,盡量使回路負極板垂直粘貼于來自手術部位電流方向,勿將負極板自身卷起,手指和其他物體也勿觸碰導電膠膠面,避免發生負極板導電膠自身碰觸或重疊,保證負極板良好的黏性和傳導性。
3.4 妥善固定導線 老年人患者皮膚感覺功能下降,加之麻醉的作用,手術護士在電刀使用期間,要注意觀察導線的位置走向和負極板周圍皮膚情況,導線勿壓于患者身體下,與其他導線分開并排走,并適當固定于手術床上,注意觀察導線與負極板連接處,勿牽拉或折斷導線。
通過分析老年患者高頻電刀使用障礙的原因分析并實施護理干預措施后,2013 年7 ~12 月342 例老年手術患者使用高頻電刀中,發生使用障礙僅1 例,發生率由4.97%降到0.29%,效果滿意。
目前老年手術患者越來越多,電外科設備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要保證老年患者的手術安全,減少儀器使用中故障的發生,需要手術室護理人員全面掌握老年患者皮膚的生理特性,通過全面系統地評估老年患者全身和局部情況,運用合適的皮膚護理干預措施,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注重工作的每一個細節,用高度的責任心和愛心,才能提高老年患者手術儀器設備的使用效果,防止潛在問題的發生,保障老年患者手術的順利進行。
[1] 李德貴.高頻電刀燙傷患者皮膚的原因及預防措施[J].醫療裝備,2008,21(4):52-53.
[2] 陳興莉,趙玉娟,趙 燕.高頻電刀臨床使用風險管理探討[J].中國藥物警戒,2013,10(5):303.
[3] 孟昭瑾.老年患者的皮膚護理[J].中國實用醫學,2011,6(7):213-214.
[4] 杜心才,姚勁松.高頻電刀與負極板的工作原理和注意事項[J].儀器原理與使用,2010,25(9):47.
[5] 范鳳仙.高頻電刀致患者皮膚燒傷原因及預防[J].內蒙古中醫藥,2013(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