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
現在,中國經濟進入了“新常態“,發展速度已從高速轉到中高速,這給裝備制造業帶來的沖擊是空前的。“新常態“的實質是整個國家深層次的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一方面,我們國家的工業化進程已經進入中后期,客觀上以往那種大規模、大批量工業建設的需求減緩,雖然有很多大項目會落地,但不會集中投資大規模建工廠了。另一方面,政府不再使用大規模投資刺激經濟增長的方式,拉動國民經濟的主要動力會轉到消費和出口上來。
——太原重型機械集團公司董事長王創民
“中國制造2025“和現在的互聯網技術發展有很大關系。以信息和知識對工業過程的改變為例,不在于有紙和無紙,現在西方的操作工人都拿著iPad在操作,而且有圖像、有錄像、有說明、有操作指南,這樣做出來的東西不僅快,而且不出錯,更重要的在于新的勞動力的介入會很快,學習也會很快,上一輩知識的傳遞也很徹底。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副總經理張國新
數字化確實正在影響經濟生活當中的各個方面,它可以讓特斯拉這樣的企業形成新興的經濟形式和經濟公司,也會讓海爾這樣的傳統企業融入互聯網。未來生產制造、工業依舊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美國制造業復興,要形成一個全國性制造創新的網絡;德國要以工業4.0為指導原則,進一步保持領先地位;中國用高科技提高產量,從中國制造變為中國創造;日本也一樣,實際上都面臨相同的一些挑戰和驅動的問題。
——西門子集團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赫爾曼——陜西法士特汽車傳動集團公司董事長、
2015年行業面臨的形勢遠比料想的更為嚴峻。面臨困難除了頑強應戰別無他法。兩種態度決定兩種命運,信念堅定的成功者必將迎來更大的機遇。以積極主動的態度面對一切困難,全身心的投入每項工作,比競爭對手做的好一點,比過去做的好一點,就會在經濟新常態下形成自身的新優勢。
黨委書記李大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