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秋香,祝淑俊,翟 靜,梁 琴
(四川省旺蒼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四川旺蒼628200)
玉米新品種種都100密度肥力試驗初探
黃秋香,祝淑俊,翟 靜,梁 琴
(四川省旺蒼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四川旺蒼628200)
2014年,旺蒼縣在普濟鎮遠景村進行了玉米新品種種都100密度肥力試驗。結果表明,高密度及常規施肥(A3a1)增產效果顯著,產量最高,達到757.4kg/667m2,比常規密度及常規施肥(A1a1)增產245.5kg/667m2。
旺蒼縣;玉米;密度;肥力;試驗初探
種都100是廣元市農業科學研究所選育的玉米新品種,為了進一步探索種都100的增產潛力,研究其密植增值效益及綜合性表現,筆者在普濟鎮遠景村6社進行了該品種密度肥力試驗,現總結如下:
1.1 供試品種
種都100。
1.2 試驗設計
1.2.1 密度設置 A1常規密度2800株/667m2,A2增植密度3200株/667m2,A3高密度4000株/667m2。
1.2.2 施肥量設置 a1常規施肥:底肥施用農家肥1500kg/667m2、玉米專用復合肥30kg/667m2;拔節后期施用尿素30kg/667m2;a2常規施肥:底肥施用農家肥1500kg/667m2、玉米專用復合肥40kg/667m2,拔節后期施用尿素40kg/667m2;a3常規施肥:底肥施用農家肥1500kg/667m2、玉米專用復合肥80kg/667m2,拔節后期施用尿素60kg/667m2。
1.2.3 處理小區 3種密度與3種施肥方法分別組合共9個處理(詳見表1)。
1.2.4 試驗規格 試驗面積凈作600m2,每個處理67m2,4行區,每個處理長20m,寬3.3m(寬行1.2m、窄行50cm)。

表1 種都100密度肥力試驗處理小區情況表
2.1 育苗、移栽及中耕鋤草次數和時間
育苗時間為4月5日,育苗方法為營養土方塊育苗;移栽時間為4月18日,移栽方法為乳苗定向打孔移栽;中耕鋤草時間為6月14日,鋤草方法為人工鋤草。
2.2 施肥種類、時間、數量、次數與方法(詳見表3)2.3 特殊氣候發生時期及影響玉米生育情況
2.3.1 干旱對玉米生長的影響 2013年2~4月, 玉米播種至移栽期間,降雨量嚴重偏少,土壤板結、墑情很差,若直接播種,會導致玉米不出苗、死苗、苗稀、苗弱。
2.3.2 暴雨、洪澇、大風對玉米生長的影響 2014年6月21日至8月11日,我縣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澇、大風災害,導致部分玉米倒伏、發芽、霉爛、減產。
2.4 試驗過程中出現的特殊情況及解決辦法
2.4.1 旱災 一是采取營養土方塊育苗,確保苗全、苗齊、苗勻、苗壯。按100kg營養土中粘土占50%,腐熟農家肥占50%的比例加入2~3kg復合肥均勻拌合,配制好營養土;苗床應選擇在背風、向陽、靠近水源較近的地方;播種后,澆透水,使營養土充分吸透水后再撒蓋一層細糞土,再蓋上打孔薄膜;出苗后,幼葉頂起地膜時揭膜,防止燒苗,同時注意營養土干濕程度,及時補充水分,保持濕潤,移栽前2天停止澆水,使營養土變硬,便于取苗搬運。二是乳苗打孔定向移栽,實行乳苗移栽。當葉齡1.5葉時,人工破膜,牽繩定距打孔移栽,移栽時定向移栽,栽后澆足“定根水”,然后用細土封嚴孔口,保持土壤墑情。

表2 種都100密度肥力試驗規格情況表

表3 種都100高產創建密度及肥效試驗施肥情況記載表
2.4.2 暴雨、洪澇、大風災害 造成9個處理小區的倒伏率在0%~26.79%之間,通過采取下列災后恢復措施,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一是加強田間管理。對尚未完全成熟的玉米,避免淹水時間超過0.5d,及時開溝排澇,搞好排水措施,降低田間土壤和空氣濕度,促進早熟。玉米生長后期雖對澇漬敏感性降低,但淹水時間不應超過1d,受澇后注意補施氮肥,促進玉米恢復生長。對受災倒伏的玉米,及時扶直或將幾株綁在一起,并淺培士,增強抗倒伏能力,降低產量損失;二是加強病蟲防控。注意預防玉米螟、大小斑病、紋枯病等病蟲害;三是及時搶收。對已成熟的玉米趁晴好天氣 盡早進行搶收,及時掛藏晾干,避免再次災害帶來的損失。
3.1 種都100玉米品種生育及抗性表現(詳見表4)

表4 種都100玉米品種生育及抗性表現記載表
3.2 種都100玉米新品種試驗植株果穗性狀表現(詳見表5)

表5 種都100玉米新品種試驗植株果穗性狀表現記載表
3.3 種都100玉米新品種試驗產量表現(詳見表6)

表6 種都100玉米新品種試驗產量記載表
通過種都100密度及肥效試驗,初步得到以下幾點結論:
(1)高密度及常規施肥(A3a1),增產效果顯著,產量最高,達到757.4kg/667m2,比常規密度及常規施肥(A1a1)增產245.5kg/667m2。
(2)施肥量和密度,對抽雄期、吐絲期有一定的影響,超高產施肥比常規施肥抽雄期、吐絲期推遲1~3天,高產施肥與常規施肥的變化較小;對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禿尖度、穗長、穗粗、出籽率等植株性狀影響較小;對穗行數、穗粒數影響較大,穗行數最多的是常規密度及常規施肥,高密度及超高產施肥的穗行數最低;穗粒數最多的是高密度及超高產施肥,最低的是增值密度及高產施肥。
(3)密度及施肥對該品種的抗逆性、抗病性影響較小,各處理的抗逆性、抗病性較強,若施用矮壯素可降低倒伏率,輕感大斑病和紋枯病,不感小斑病。
2014-12-1
黃秋香(1981- ),女,苗族,重慶黔江區人,農藝師,主要從事農技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