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揚
石家莊市中醫院內分泌科(石家莊 050000)
老年糖尿病高危足應用黃芪桂枝五物湯治療的療效分析
趙 揚
石家莊市中醫院內分泌科(石家莊 050000)
目的:探討黃芪桂枝五物湯治療老年糖尿病高危足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將80例糖尿病高危足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40例。所有患者給予常規胰島素控制血糖,對照組給予胰島素、甲鈷胺片和前列地爾,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黃芪桂枝五物湯。結果: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并且均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觀察組治療后ABI明顯高于對照組,下肢神經傳導速度明顯快于對照組。結論:黃芪桂枝五物湯能明顯改善糖尿病高危足的癥狀和下肢供血不足。
糖尿病為老年患者常見的內分泌系統疾病,病程較長,常合并全身其它器官的并發癥,其中最常見的并發癥為周圍神經病變[1]。糖尿病足為周圍神經病變引起的并發癥,患者足部特點為疼痛、皮膚深潰瘍、肢端壞疽等,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殘疾和死亡的重要原因。糖尿病高危足屬于0級糖尿病足,患者足部周圍神經病變和血管病變更為嚴重,發生足潰瘍的幾率更高[2]。糖尿病高危足臨床主要表現為足部皮膚發涼、感覺遲鈍等,多數伴有足部畸形,單純的西醫治療效果并不理想[3]。為此,本組研究以中醫理論為依據,特選取我院中醫科收治的40例糖尿病高危足患者,在西醫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口服黃芪桂枝五物湯,觀察其臨床效果和安全性,現報道如下。
臨床資料 選擇我院中醫科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足患者,根據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對照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61~79 歲,平均年齡69.23±17.31歲;糖尿病病程1~16年,平均病程11.48±2.87年;糖尿病病足病程1~7年,平均病程4.73±1.19年;16例伴有高血壓,4例伴有冠心病,22例伴有血脂異常,25例伴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5例伴有腦血管病,18例伴有糖尿病腎病,2例有糖尿病家族史;平均空腹血糖(9.75±2.44)mmol/L,平均餐后2h血糖(14.36±3.59) mmol/L,平均糖化血紅蛋白(9.47±2.37)%,平均甘油三酯(1.34±0.34) mmol/L。觀察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61~78 歲,平均年齡68.76±17.30歲;糖尿病病程1~15年,平均病程10.85±2.86年;糖尿病病足病程1~6年,平均病程4.24±1.17年;15例伴有高血壓,5例伴有冠心病,23例伴有血脂異常,24例伴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4例伴有腦血管病,19例伴有糖尿病腎病,1例有糖尿病家族史;平均空腹血糖(9.37±2.34)mmol/L,平均餐后2h血糖(14.19±3.55)mmol/L,平均糖化血紅蛋白(9.23±2.31)%,平均甘油三酯(1.35±0.35) mmol/L。本組研究經本院醫學道德倫理委員會批準后開始實施,所有患者均主動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在性別比、年齡、病程、合并癥、病情等基本資料方面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納入排除標準 所有患者根據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和電生理檢查而確診,均符合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頒布的糖尿病診斷標準[4]:在任何時間內血糖≥11.1 mmol/L或空腹血糖≥7.0 mmol/L。排除中醫范圍內的“里熱”證患者,排除多器官功能障礙患者,排除對列地爾或甲鈷胺服用禁忌癥者。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給予常規胰島素治療,限制糖的攝入,將空腹血糖控制在8 mmol/L以下,餐后2 h血糖控制在11.1 mmol/L以下。對照組患者口服甲鈷胺片(批號:H20041767,規格:0.5 mg×20 片),1d3次,每次1片;前列地爾注射液(批號:H10980023),1d5μg。觀察組在此基礎上服用中藥“黃芪桂枝五物湯”,由石家莊市中醫院藥劑科制備煎煮提供,成分:黃芪、芍藥各30 g,大棗15 g,桂枝、生姜各10 g,水煎服,每日兩劑。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4周,4周后評價臨床效果。
療效標準 兩組臨床效果評價:根據衛生部2002年制定的《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關于糖尿病足的療效標準[5]進行評價。顯效:患肢皮膚感覺異常等臨床癥狀完全或基本消失,足部皮膚顏色正常、足背動脈搏動有力,ABI比治療前提高≥0.1;有效:足部皮膚感覺和動脈搏動均較明顯,ABI比治療前提高0.05~0.1;無效:足部皮膚感覺異常無改善,足背動脈搏動弱或消失,相關指標未達到顯效和有效的標準。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踝肱指數(ABI)以及下肢神經傳導速度的變化情況。ABI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患者在測量前的6 h要禁煙、酒、茶和咖啡。

治療結果 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χ2=7.54,P<0.01),兩組均未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效果評價[n(%)]
踝肱指數(ABI)以及下肢神經傳導速度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的ABI、下肢神經傳導速度無明差異(t=1.4983、1.5648、1.7785、1.6424,P=0.7524、0.7182、0.6921、0.7058);兩組患者治療后的ABI明顯高于治療前(t=2.4987、2.6434,P=0.0385、0.0246)、下肢神經傳導速度明顯快于治療前(對照組:t=2.5438、2.5829、2.4371,P=0.0326、0.0312、0.0347;觀察組:t=2.6485、2.6623、2.6537,P=0.0264、0.0261、0.0258);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ABI明顯高于對照組(t=2.4816,P=0.0379),下肢神經傳導速度明顯快于對照組(t=2.5381、2.5149、2.4772,P=0.0305、0.0346、0.0388),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踝肱指數(ABI)以及下肢神經傳導速度的變化情況
討 論 糖尿病足在中醫學中屬于“消渴”、“脫疽”的范疇,由于陰虛已久,導致氣血瘀滯,加上痰濁交織,使絡脈失和,累及肢體,最終出現周圍神經病變,因此無論病程長短,都應該及時進行活血化瘀的治療[6]。黃芪桂枝五物湯出自《金匱要略》,由多種藥物組成,方中黃芪為君藥,補氣行血,可以控制血壓,使患者自身免疫力提高,改善血管的瘀滯狀態,維持體內循環正常進行[7]。白芍消炎止痛,調和營衛,防缺氧;桂枝通陽益氣,可以改善凝血狀態而調節血液循環;大棗是補血,與上述藥物共同使用能緩解疲勞、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諸藥共同作用,具有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益氣滋陰,溫經通痹的功效,能改善患者肢體的疼痛、麻木癥狀[8]。由于黃芪桂枝五物湯中藥物普遍偏溫燥,因此在選擇研究對象時排除了 “里熱”證患者(有發熱、口干、煩躁、便秘、舌紅、脈數等癥狀)。糖尿病足的發展過程與傳統醫學中“血痹”有相同的病機,證候表現相同,因此在這個階段治療的臨床效果較好[9]。黃麗萍等為了驗證中醫異病同治理論,引入黃芪桂枝五物湯對24例老年糖尿病高危足患者進行治療,結果顯示,黃芪桂枝五物湯可以提高老年糖尿病高危足的臨床療效,改善患肢的供血不足狀況[10]。本組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糖尿病高危足屬于糖尿病足的早期,足部皮膚無破潰,因此要積極預防以阻止病情進一步發展,和黃麗萍等的研究結果基本相同。
周圍血管和神經病變可以反映糖尿病高危足患者的預后情況,在發病早期可以根據ABI值進行評價[11]。ABI值主要反映下肢的缺血程度,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測定,安全可靠,對患者無損傷,已被公認為下肢外周血管疾病的診斷指標,可以真實準確的反映下肢血壓與血管狀態。相關研究已證實,ABI值敏感性和特異性將近100%,對于不同患者的差異性較小[12]。本組研究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后的ABI明顯高于治療前、下肢神經傳導速度明顯快于治療前;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ABI明顯高于對照組,下肢神經傳導速度明顯快于對照組。分析其原因,本組研究認為這可能是由于黃芪桂枝五物湯能改善病變部位的血流狀況,但由于觀察時間較短,遠期效果還需要加大樣本量進行更長周期的評價。
[1] 馬培盈,雷光鋒.糖尿病足36例治療體會[J].陜西醫學雜志,2014,43(5):636-637.
[2] 張玲玲.中藥結合生活飲食護理對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河南中醫,2014,34(5):890-891.
[3] 董小英,王麗娟,楊秀琴,等.438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踝肱指數及相關指標分析[J].寧夏醫科大學學報,2013,34(10):1012-1015.
[4] Garcia Alvarez Y,Lazaro-Martinez JL,Garcia-Morales E,et at. Morpho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ot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and diabetic neuropathy.Diabetes Metab Syndr,2013,7:78-82.
[5]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中醫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233-237.
[6] 劉云云,張 靜,何 紅.糖尿病中、高危足病人疾病不確定感與社會支持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研究,2014,28(12A):4264-4266.
[7] Tsai ST,Chou FH.The effectiveness of multimedia nursing education on reducing illness-related an xiety and uncertainty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The Journal of Nursing,2012,59(4):43-53.
[8] Ortiz MS,Myers HF.Association between 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metabolic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type l diabetes mdlitus[J].Rev Med Chil,2014,142(4):7451-7457.
[9] 陳青青.0級糖尿病足三蟲桃紅湯足浴聯合足底反射區按摩的療效觀察[J].護理學報,2014,21(12):61-62.
[10] 黃麗萍,張 冷,齊輝明,等.黃芪桂枝五物湯治療老年糖尿病高危足的臨床觀察[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4,16(5):500-502.
[11] 曹 瑞.補陽還五湯輔助治療糖尿病足53例[J].陜西中醫,2014,35(11):1511-1512.
[12] 胡 鵬,于曉霞.糖尿病足高危因素評分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護理學報,2013,20(5A):1-4.
(收稿2015-07-29;修回2015-08-25)
糖尿病足/中西醫結合療法 老年人 黃芪桂枝五物湯/治療應用
R587.1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5.1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