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迎烈 黃云勝
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201203)
降糖消渴方治療2型糖尿病臨床觀察
許迎烈 黃云勝△
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201203)
目的:探討降糖消渴方聯合吡格列酮二甲雙胍對2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144例,隨機分為兩組,各72例 。治療組服用吡格列酮二甲雙胍片聯合降糖消渴方治療,對照組單獨服用吡格列酮二甲雙胍片,測量患者治療前后的體重指數(BMI)、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血糖(FBG)及高密度脂蛋白(HDL)、纖維蛋白原水平及中醫癥狀及臨床表現。結果:治療組中顯著有效的例數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治療后纖維蛋白原、體重指數、HbAlc、FBG、2hPG水平均低于治療前;治療組治療后纖維蛋白原、FBG、HbAlc、TG及2hPG均低于對照組;兩組治療后中醫癥狀計分均明顯低于治療前,且治療組治療后計分低于對照組。結論:降糖消渴方聯合吡格列酮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可緩解臨床癥狀,利于患者預后。
糖尿病是一種代謝紊亂的內分泌常見疾病,其主要臨床表現為體內血糖升高,2型糖尿病除血糖代謝紊亂外,伴有血脂及糖化血紅蛋白的顯著改變,蛋白質及脂肪代謝也會發生紊亂[1]。吡格列酮二甲雙胍片是治療糖尿病的一種新型藥物,其主要成分為噻唑烷二酮及二甲雙胍,二者治療糖尿病具有協同作用,可以降低胰島素抵抗并能夠提高體內胰島素的敏感性。糖尿病從中醫角度來講屬于消渴,臨床表現主要有消瘦、多食、多尿以及多飲[2]。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升高,發病群體逐漸年輕化,且致殘率及死亡率也較高,本院通過聯合使用降糖消渴方及吡格列酮治療2型糖尿病,探索中西醫治療2型糖尿病的治療效果。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內分泌科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44例,根據入選標準選入觀察[3]。治療組:72例,男39例,女33例;平均年齡52.1±14.2歲。對照組:72例,男43例,女29例;平均年齡54.9±16.5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基本臨床資料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已通過本院倫理道德委員會審查批準。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飲食管理,糖尿病飲食,口服吡格列酮二甲雙胍片(每片含有15mg鹽酸吡格列酮及500mg的鹽酸二甲雙胍)治療,1d2次,1次1片。治療組除此之外口服降糖消渴方,1次1袋,每日2次,其配方組成為知母、天花粉、石菖蒲各15g,鬼箭羽、石斛、黃連、川芎各10g;肝腎陰虛者加懷山藥25g,熟地黃20g,枸杞子、山萸肉各15g;胃熱熾盛者加玄參、梔子各10g,黃芩25g,生石膏、懷牛膝、麥冬各15g;肺熱津傷者加葛根、地黃各25g,藕汁、麥冬各15g;氣陰虧虛者加茯苓15g、甘草20g、懷山藥25g、黃芪35 g、白術、黨參各10g。兩組患者均進行3個療程的治療,每個療程1個月。
觀察指標 測量患者治療前后的體重指數(BMI)、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血糖(FBG)及高密度脂蛋白(HDL)以及纖維蛋白原水平。
療效標準 顯著有效標準為患者體征及癥狀明顯緩解,空腹血糖水平下降≥30%或達到正常水平;有效標準為患者體征及癥狀基本緩解,空腹血糖水平下降≥20%;無效標準為患者體征及癥狀未得到緩解或加重,空腹血糖水平下降20%。癥狀計分標準:2型糖尿病診斷的主證和次證均由經過專業培訓的中醫醫師列出,根據其貢獻大小評定其權重,分為4個等級:3分為重度異常、2分為中度異常、1分為輕度異常、0分為正常。

治療結果 療效比較 治療組中顯著有效63例,有效7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7.2%,對照組顯著有效48例,有效21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85.8%,治療組顯著有效的例數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兩組患者有效率相近,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前后臨床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后纖維蛋白原、體重指數、HbAlc、FBG、2hPG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前后LDL與HDL水平差異不具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治療后纖維蛋白原、FBG、HbAlc、TG及2hPG均低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

附表 治療前后臨床指標比較
治療前后中醫癥狀計分比較 治療組治療前21.2±3.0分,治療后11.1±1.7分,對照組治療前20.8±2.9分,治療后15.7±2.1分,兩組患者治療后中醫癥狀計分均明顯低于治療前,且治療組治療后計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討 論 糖尿病是一種終身代謝異常的內分泌疾病,患者體內紅細胞因代謝異常致變形力減弱且容易聚集,患者的微循環易發生障礙,致患者組織細胞缺血缺氧易發生變性壞死,最終導致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4]。目前治療2型糖尿病主要以服用降糖西藥來改善患者血糖及血液黏度,雖然其在血糖控制方面能取得良好的療效,但對于緩解患者癥狀其有效率較低,且長期服用西藥易出現各種不良反應,如肝腎功能發生損害、血糖濃度過低[5]。由于中藥的治療作用較為持久,臨床上治療2型糖尿病多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能夠明顯改善患者心理狀態及臨床癥狀[6]。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中顯著有效的例數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吡格列酮二甲雙胍聯合降糖消渴方較單獨使用吡格列酮二甲雙胍更能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本研究發現兩組患者治療后纖維蛋白原、體重指數、HbAlc、FBG、2hPG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治療組治療后纖維蛋白原、FBG、HbAlc、TG及2hPG均低于對照組,表明吡格列酮二甲雙胍片聯合降糖消渴方對2型糖尿病有確切療效,且效果較單獨使用吡格列酮二甲雙胍片更為顯著,這與Esteghamati A等[7]人的觀點相一致,筆者推測這與降糖消渴方中的中藥成分有關[8]。2型糖尿病患者臨床表現為身形消瘦、多飲、多尿、多食,常常導致患者陰虛燥熱且氣滯血瘀,故以養陰清熱、行氣活血為治療原則,且針對患者不同的中醫癥狀,制定不同的中醫成分,可以達到針對性的有效治療;本研究中所采用的配方中知母、石斛及天花粉功效主要是用于生津潤熱、瀉火解毒及養陰清熱,川芎及鬼箭羽主要適用于解毒消腫、活血行氣,黃連則有清熱燥濕以及瀉火解毒的功效,石菖蒲則可以宣氣逐痰[9],肝腎陰虛者加懷山藥可以補脾腎益氣,胃熱熾盛及氣陰虧虛者通過輔以黃芩20g,可提高患者免疫力,并可益氣升陽,肺熱津傷者輔以地黃可有助改善患者血液動力學,并可降低患者血小板的凝聚,改善患者微循環[10]。
[1] 趙丹丹,李小可,于 娜,等.降糖消渴顆粒對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謝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24):172-176.
[2] 王衛紅,孫立娟.消渴降糖膠囊治療肥胖2型糖尿病的臨床觀察[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5,25(11):1415-1416.
[3] Dan-dan Z, Xiao-ke L, Na Y, et al. Effect of Jiangtang Xiaoke Granule on 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 in Type 2 Diabetic Rats[J].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 2013, 113(1): 156-175.
[4] Yong-qiu Z, Zheng-yan G, Long J, et al. Effect of Jiangtang Xiaozhi Tablets on Expression of Insulin Receptor β and 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 in KK-A~y Transgenic Mice Model of Diabetes Mellitus[J].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 2013,100(10): 925-934.
[5] 賀仲晨,李 博,李伯武,等.常規治療聯合自擬消渴降糖方治療2型糖尿病的療效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14):14-17.
[6] 賀仲晨.自擬消渴降糖方治療2型糖尿病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22(28):3130-3132.
[7] Esteghamati A, Rezvani S, Khajeh E, et al. Comparative effects of metformin and pioglitazone on YKL-40 in type 2 diabetes: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 Journal of Endocrinological Investigation, 2014, 37(12): 1211-1218.
[8] 高 進,劉愛兵,侍曉云,等.西格列汀、吡格列酮分別聯合二甲雙胍治療難治性2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對比研究[J].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學雜志,2014,9(11):994-997.
[9] Pei Q, Huang Q, Yang G, et al. PPAR-γ2 and PTPRD gene polymorphisms influence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response to pioglitazone in China.[J].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2013,33(1): 86-95.
[10] 范星霞.二甲雙胍分別聯合西格列汀與吡格列酮治療2型糖尿病的效果觀察[J].中國綜合臨床,2013,29(12):1295-1298.
(收稿2015-07-29;修回2015-09-01)
糖尿病,2型/中西醫結合療法 @降糖消渴方
R587.1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5.12.019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浦東醫院中醫科(上海201399)